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

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

作者:厉以宁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21cm 页数: 19,241页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5.5(7.0折) 定价  ¥6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201971
  • 条形码:9787100201971 ; 978-7-100-20197-1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经济思想史领域的专家本书是厉以宁先生对制度学派大师加尔布雷思的观点的分析和评价,从整本书看来,从学术角度有其独到之处,其中的观点和分析,在现在看也依然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 内容简介

本书对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的经济学说进行分析, 并分析了20世纪以后美国制度学派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 以及制度学派与当时的主流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是现代制度经济学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种。针对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进行分析和评论, 着重批判它的错误的、庸俗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

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 目录

前言

**章 加尔布雷思的生平和主要著作
(一)早期学术著作
(二)四十年代的活动
(三)五十年代前期的几部著作
(四)从《丰裕社会》到《新工业国》
(五)《经济学和公共目标》
(六)《货币》和《没有把握的时代》
(七)加尔布雷思经济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二章 加尔布雷思经济学说的渊源
(一)制度学派的基本特征
(二)凡勃仑
(三)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凡勃仑的追随者们
(四)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新”在何处?

第三章 加尔布雷思的“权力转移论
(一)加尔布雷思“权力转移论”的要点
(二)究竟应当怎样分析权力的来源?
(三)所谓”技术结构阶层“的剖析
(四)资本家阶级在美国不再掌权了吗?

第四章 加尔布雷思的“公司新目标论”
(一)加尔布雷思“公司新目标论”的要点
(二)剩余价值规律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仍然起着支配作用
(三)科学技术人员不可能决定公司的目标
(四)现代资本主义企业不再依赖金融市场了吗?

第五章 加尔布雷思的“生产者主权论
(一)加尔布雷思“生产者主权论”的要点
(二)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企业与广大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三)现代资本主义企业能”稳定“市场价格、实现“价格的计划化”吗?

第六章 加尔布雷思的“二元体系论”
(一)加尔布雷思“二元体系论”的要点
(二)怎样看待当前资本主义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矛盾?
(三)美国当前的阶级差别是由教育程度不同造成的吗?
(四)如何正确认识劳资集体议价制度?

第七章 加尔布雷思的“结构改革论”
(一)加尔布雷思“结构改革论”的要点
(二)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政策和价格管制政策的实质
(三)怎样看待现代资本主义企业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
(四)加尔布雷思的“乌托邦的改良主义”

第八章 加尔布雷思的“信念解放论”
(一)加尔布雷思“信念解放论”的要点
(二)对经济增长的怀疑意味着什么?
(三)加尔布雷思和凯恩斯派争论的实质

第九章 对加尔布雷思经济理论的评价
(一)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加尔布雷思经济理论的“批评意见”
(二)应当怎样评价加尔布雷思的经济理论?
(三)论加尔布雷思经济学说的“前途”
重印后记

展开全部

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 节选

  虽然加尔布雷思在有关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小企业和小生产者的困难地位和不幸遭遇的问题上有过一些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论述和分析,但就加尔布雷思的“二元体系论”整个理论体系而言,他的论断是错误的。这首先反映于他对大企业和小企业、小生产者之间矛盾性质的曲解。  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是,社会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是指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并使用雇佣劳动的现代资本家阶级。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①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在阶级关系方面的表现。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着中间的、过渡的阶级和阶层。列宁指出:“在任何一个*发达的国家里也不能找到*纯粹的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充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还存在着进行小型的自由买卖和投机的小农经济。这些事实是不能忘记的。”①从理论上说,资本主义大生产尽管到处都在排挤小生产,但还没有这么大的力量能在一切领域内把小生产统统消灭掉,而且它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保留一部分小生产,作为调节工业劳动力供求的“蓄水池”,作为替大企业加工、修理、销售和服务的单位,既可以节省大企业的开支,又可以充分对小生产者进行剥削。因此,即使在资本主义很发达的美国,也还存在着非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存在着小业主、小商贩、个体农民和其他个体经营者。所有这些小生产者,都具有作为劳动者和小私有者的二重性:小生产就是以生产资料的小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私有经济。  但能不能像加尔布雷思那样把“计划体系”和“市场体系”之间的矛盾看成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基本矛盾呢?或者说,能不能把大公司和小企业、小生产者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视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基本生产关系呢?当然不能。毛主席说:“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城乡小生产者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和城乡小生产者的矛盾、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垄断资本和非垄断的、局外企业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矛盾)等,是非主要的、居于服从地位的,这些矛盾都被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所规定,都受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的制约。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就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而工人一无所有,不得不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受资本家的剥削。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是剥削和被剥削、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生产关系。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种基本的生产关系仍然存在。垄断组织获取的利润的主要来源仍然是靠剥削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当然,垄断利润还包括了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和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这些都是垄断组织通过高价出售自己的产品,又以低价向小生产者和非垄断企业购买产品而获得的。但垄断组织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始终是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通过不等价交换对小生产者进行的掠夺相对说来居于次要地位。至于垄断组织通过垄断价格而把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收入攫为己有,则属于剩余价值的重新瓜分问题,因为非垄断企业的收入也同样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 作者简介

厉以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始院长、名誉院长。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资料员、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系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于1988年至2002年任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至2012年任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2013年起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厉以宁教授在经济学理论方面著书多部,并发表了大量文章,是我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并对“双重转型”进行理论探讨,另外还主持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工作,这些都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