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我国生态工业园模式创新发展研究

我国生态工业园模式创新发展研究

作者:闫二旺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5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8.2(7.3折) 定价  ¥6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我国生态工业园模式创新发展研究 版权信息

我国生态工业园模式创新发展研究 内容简介

在总结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经验基础上,本书探索和创新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策略。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从产业共生的载体、范围、方式和形成路径等方面进行多方面剖析;在环境保护方面,引入精细化管理思想和方法,构建了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区域创新网络方面,总结苏州工业园区创新生态圈建设的经验,为其他园区建设区域创新网络提供经验借鉴。在开放合作方面,紧扣小型开放经济区的特性,提出了混合链招商、创业招商等开放新路径。在产城融合方面,提出必须统筹协调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重点建设新型社区商业服务中心体系,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向生态产业新城转变。

我国生态工业园模式创新发展研究 目录

**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观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生态工业园区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特殊性
**节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发展述评
第二节 国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
第三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特殊性

第三章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SWOT分析
**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SWOT分析
第三节 基于SWOT分析的发展策略
第四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合力模型

第四章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节 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的载体
第二节 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的范围
第三节 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的方式
第四节 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的形成路径
第五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政策

第五章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研究
**节 精细化管理方式及其思想
第二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实践

第六章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创新网络的理论与实践
**节 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来源
第二节 苏州工业园区创新生态圈建设的实践

第七章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开放合作研究
**节 小型开放经济区
第二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开放新路径
第三节 中外合作生态工业园区实践

第八章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产城融合研究
**节 生态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条件
第二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运营机制分析
第三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空间布局模式
第四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制度创新

第九章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绩效
**节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水平评价
第二节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绩效分析

第十章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趋势
**节 低碳行动社会化
第二节 循环利用虚拟化
第三节 绿色技术产业化
第四节 社区营造向心力
第五节 构筑国际合作的新高地
第六节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我国生态工业园模式创新发展研究 节选

《我国生态工业园模式创新发展研究》:
  (三)产权扩资
  产权扩资是指通过产权交易方式引进和扩大资本的外资利用模式。生态工业园区要引导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境外上市、外资并购等多种途径,引进和扩张资本、吸收先进的技术和项目。
  1.增资扩股。增资扩股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拓展生产范围的重要手段。在外资集聚程度较高的生态工业园区,外企增资扩股已经成为利用外资的重要渠道。在市场预期一定的条件下,影响外企增资扩股的主要因素就是地方营商环境。因此,生态工业园区要坚持亲商安商理念,在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服务等精简高效服务模式基础上,积极对接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经验和模式,探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程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与合作环境,增强外资企业增资扩股的信心。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引进外资方面,新批外资项目和外资增资项目两手抓,外资利用持续增加。在增资项目中,永旺梦乐城项目、约翰迪尔项目、考拉商业保理项目、灯塔涂料项目等增资额均超过3亿元。
  2.境外融资。进入21世纪,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境外融资已经成为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境外上市融资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除了市场行情、企业的声誉等因素外,境外上市的交易成本也有重要影响,包括境外上市的政策、通行规则以及风险预防等。因此,生态工业园区也要借鉴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经验,组建境外投资促进委员会,摸排一批重点培育名单,并指导企业制定境内外上市培育计划,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一站式”服务,减少境外上市的交易摩擦,降低境外上市的交易成本;同时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借用外债,有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进一步拓展利用外资的渠道。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不仅提供上市指导和服务,而且还为上市企业提供奖励基金。
  3.外资并购。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9号)和商务部《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商务部令[2009]第6号)的精神,生态工业园区积极宣传和推介市场前景好、高成长性的企业,为园区企业与外资之间搭建交流平台,引导外资企业参与园区企业的改造和发展。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鼓励外资并购等方式引进资本,盘活存量企业,带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外资并购的主要项目有:比利时贝卡尔特集团收购韩国韩线钢铁项目(2011年)、德国赢创工业集团收购位于开发区的美国邱博公司的二氧化硅业务(2017年)等。
  二、“走出去”的探索
  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要素流动的双向性明显表现出来。一个区域不仅需要从区外、国外获得更先进的生产要素,而且还必须将过剩的产能输出向区外和国外。对外投资、虚拟工业园区建设和示范带动等活动已经在工业园区出现,并将成为推动园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一)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转移产能和调整布局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寻求发展空间的策略。生态工业园区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是园区产品、技术和服务“走出去”的重要策略,也为园区经济结构转型腾出了空间和要素。随着园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园区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外投资将成为园区经济活动和管理的新内容。为了有效推进对外投资进程,生态工业园区要统筹开展对外投资监管、服务体系建设和风险防范等项工作,契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打造精简、高效的“走出去”模式。苏州工业园区采用多种举措加快企业对外投资步伐。2015年建立了境外投资促进委员会,出台专项政策建立首个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为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提供集成化、专业化的“一站式”服务。同时,联系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驻华机构以及中外金融机构、市场中介成立“金鸡湖境外投资服务联盟”,对外投资企业提供咨询、信息,为投资方案提供建议。2016年,园区有81家企业在境外累计投资104个项目,投资额10.47亿美元,同比增长153.17%。
  ……

我国生态工业园模式创新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

闫二旺,1965年8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经济学博七,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山西省政协智库专家。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工业生态学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6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国家财政部“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1部,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