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优秀班集体的建设与维护

优秀班集体的建设与维护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21-08-23
开本: 16开 页数: 175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6.7(4.3折) 定价  ¥38.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优秀班集体的建设与维护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0029936
  • 条形码:9787510029936 ; 978-7-5100-299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优秀班集体的建设与维护 内容简介

  在一般意义上,我们把“班级”等同于“班集体”,但事实上二者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班集体是由集体成员、教育教学过程、班级综合而成的一个微观的特殊的社会教育环境。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一个松散的组织。优秀的班集体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学生有较强烈的学习动机,并表现出较高的学习效率;二是学生愿意接受教育教学目标,并能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或超额完成;三是学生心情舒畅、精神饱满、较少有不安、焦虑与挫折现象,而是充满信心和力量;四是学生同校领导、教师和同学间有良好的沟通联系;五是学生间能同心协力,有高度的相互作用影响,成为一个安定、团结的整体;六是学生能积极参加集体管理,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优良的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经过班主任的精心培养并为之付出大量的劳动后形成的。  把班级建设成为班集体,让班集体发挥自我教育功能,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同时,需要认识清楚的是,优秀班集体的建设与维护,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优秀班集体的建设与维护,既要有宏观的目标设计,又要有微观的策略推进;既要有刚性的制度保障,又要有柔性的精神渗透;既要进行主导价值观念的带领,又要尊重多元文化形态的价值;既要发挥学生干部的骨干作用,又要激励全体学生参与集体建设;同时,优秀的班集体通常也是能够有效开展班级活动,班集体生活建设有序,并做好班集体建设评价工作的集体组织。这些要求,都需要班主任和各级教育工作者拥有较高的素质才能胜任,《优秀班集体的建设与维护(修订版)》的编写目的,就是提供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供相关人员参考。

优秀班集体的建设与维护 目录

前言

**章 班级发展的高级组织形式——班集体
**节 班集体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 班集体的建设任务
第三节 班集体对学生的影响
第四节 班集体对学生的关怀
第五节 班集体是学生的精神家园
第六节 班主任与班集体

第二章 确立班集体建设目标
**节 班集体建设的目标
第二节 学生参与目标设计
第三节 根据班情确定奋斗目标
第四节 目标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第五节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的能力

第三章 建立班级组织结构
**节 班集体组织结构
第二节 班集体组织的构建
第三节 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第四节 做好团队组织工作
第五节 组织建设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 用制度来管理班级
**节 班集体制度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班集体制度的制定流程
第三节 班集体制度的实施艺术
第四节 班集体潜规则的应对

第五章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节 班级文化的构成和影响因素
第二节 班级环境的优化设计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班集体舆论
第四节 铸就班集体凝聚精神
第五节 正确对待主文化与亚文化
第六节 班级非正式群体教育

第六章 有效开展班级活动
**节 班级活动的特点和类型
第二节 班级活动的原则
第三节 班级活动的实施办法
第四节 主题班会的实施
第五节 班级活动的创新

第七章 班集体生活建设
**节 培养学生日常生活能力
第二节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第三节 养成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节 关照弱势群体的生活

第八章 做好班集体建设评价
**节 教育评价的定位
第二节 对班集体的评价
第三节 对学生的评价
第四节 对班主任的评价
展开全部

优秀班集体的建设与维护 节选

  谈到班集体的制度建设,我们的直观感觉是,班集体并不是缺乏制度,事实恰恰相反,班集体的规章制度实在是有些太多了。并且,有相当多的班集体制度,都事无巨细地规定了学生们在各种场合下,不能做的事情。已经存在的各种班集体制度中,一个普遍性的现象是,制度的语言大多采用禁令式的权威语言。  实际上,这种类型的语言很容易过于关注学生言行的“是非”,而忽视与学生心灵的“共鸣”;过于强调对学生的惩罚,而淡薄对学生的激励。用这类语言表述的班集体管理制度是一种被动的、约束型的管理,容易给学生一种误导,即制度是对人的意志与行为的约束与防范,忽视对人格尊严、生命意义的体认。  约束型的班集体管理制度执行时间长了,学生易产生抵触情绪。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指出:“记住你管教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要让学生真正形成规范意识,内化成自觉的行为,光靠简单的分值考核等刚性管理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激励机制与正面引导。  一、班集体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禁令式的权威语言常表现为指令性语言,如:“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缺席。迟到、早退,每次-1分;旷课,每节-4分”、“严禁抄袭作业,凡抄袭作业者和提供者,每人每次-3分”、“不能在教室里随意走动、打闹、讲话,更不能无故离开教室”、“不服从班委安排者,每次-2分”等等。言下之意,学生将会迟到,将会抄袭作业,将会在教室里随意走动、打闹、讲话和离开教室,将会不听从班委的正确安排,其实质是对学生能力潜意识上的怀疑和否定。  西方管理史上有一种“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对管理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经济人”假设的主要观点有:“多数人天生懒惰,尽量逃避工作,胸无大志;甘愿受人指责,不愿负任何责任;多数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许多班级管理条款的出台,都是受到这种人性假设的影响。即把学生看成是“经济人”,认为学生天性懒惰,逃避学习,缺乏责任感,其行为主要受外在利益的驱使,学生会因规避风险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教师可用这些具体可操作的奖惩措施来约束学生。  受这种人性观的影响,班主任不仅在制度的制定方面会采用禁令式的权威语言,而且在执行当中也不知不觉在“约束人”的管理理念下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受管理者地位。这种管理制度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管理对象进行管理,体现了刚性的科学管理特征。从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来看,刚性的科学管理尽管有维持组织正常的工作秩序、方便考核的优点,但过于强调制度的约束功能则会使学生缺乏独立性、自控能力低,限制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关怀。  比如学生迟到,也可能存在合理化的理由,但在僵化和缺乏关怀的制度下,学生毫无辩解的机会,学生不得不服从,因为不服从管理,又会违反“不服从班委安排者,每次-2分”和“顶撞老师者,每次-2分”的“纪律”,人的个性、思想和情感受到极大的限制,学生对班级制度的认同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另外,班集体管理制度中的奖惩情况中还有一个失误,那就是奖罚失谐。罚的项目几乎包含了全体学生在校内的方方面面,全方位约束着学生的言行举止,具体而详尽;奖的方面却相对狭窄,主要奖的内容有:学习成绩出色或进步很大,为集体带来荣誉,或有着怎样突出的表现。相对来说,这些奖的内容重点关照了少数学生的少量行为:成绩好的、班干部和有特长的学生。而且,从分量上看,罚得重而奖得轻。  这种管理制度显然服务于“应试”教育。其优点在于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班级的学习秩序,规范学生的言行,却过于强调了统一的学习模式和对文化成绩的追求。如“早修、自习课、午休期间,教室里要保持安静,不能在教室里随意走动、打闹、讲话,更不能无故离开教室”,等等。安静的环境是否对所有学生的学习都有利呢?教育专家早就提醒过教师,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需要不同的学习环境。过于强调统一的学习模式显然不利于某些学生的学习。  在这样的教育管理中,学生的个性发展会受到全面的压制,创造性和个性甚至会被扼杀。这样的班级管理,与初衷相距甚远,这不能不让人思考。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