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报告(2021)

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报告(2021)

出版社: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00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01.6(7.2折) 定价  ¥28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报告(2021)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221129
  • 条形码:9787509221129 ; 978-7-5092-2112-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报告(2021) 本书特色

??为各部门农业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为相关农产品供应链企业发展导航定向。

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报告(2021) 内容简介

?? 对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各细分领域的基础内容梳理/数据统计/多维度深入分析 ?? 全面展现农产品供应链行业发展现状,对行业未来发展的预判和展望

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报告(2021) 目录

**章 农产品供应链行业定义

**节 农产品供应链行业术语

第二节 农产品供应链典型代表企业

第二章 2020年中国农产品市场情况分析

**节 农产品市场环境分析

第二节 农产品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第三节 区域市场分析

第四节 中国农产品市场发展现状及问题

第五节 中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趋势

第三章 2020年农产品流通情况分析

**节 农产品流通环节业务场景

第二节 中国农产品流通环节现状

第三节 农产品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农产品流通环节发展趋势分析

第四章 农产品产地建设新格局

**节 2020年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政策新环境分析

第二节 产地冷链物流建设为农业产业链全链赋能

第三节 产地实例之烟台市樱桃产地物流降成本分析

第五章 农产品食材供应链新链路

**节 传统食材供应链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第二节 我国农产品食材供应链发展分析

第三节 生鲜社区团购背后的逻辑

第四节 深化精准赋能——中央厨房

第五节 预制菜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六章 生鲜农产品新跨境

**节 全球跨境生鲜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

第二节 主要输华国家、地区基本市场情况及分析

第三节 口岸通关及运输方式发展分析

第四节 跨境农产品市场走势和发展布局

第七章 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热点领域

**节 技术应用:打造供应链基础设施,联动餐饮上下游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新模式下农产品批发市场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挑战及改善措施

第三节 商品化加速、品牌化崛起的农产品行业

第四节 从消费端多样化的供应链需求看进口冻品肉食的新机遇

第五节 数字时代全链升维,重塑农产品流通模式

第六节 水果供应链浅析

第七节 农产品产地新制冷技术装备及系统建设

第八节 案例1:现代都市智慧团餐供应链

第九节 案例2:水产品温控供应链集成示范服务平台

第十节 案例3:传递健康,品质必达

第八章 农产品供应链资料汇编

**节 国家政策文件

第二节 标准文件

第三节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目录

第四节 2020年农产品食材供应链百强企业名单


展开全部

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报告(2021) 节选

第四节 中国农产品市场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一)我国农产品发展大背景 2020年我国继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供给侧结构化改革,在5G技术的助推下,发展智慧农业,努力实现种植技术智能化、农业管理智能化、种植过程公开化、信息管理智能化、助推特色农产品。 2020年我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国家对中国采取了入境管制措施,202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需求有所减少,进出口逆差继续扩大。2020年一季度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下滑,农产品贸易也受到影响,进口增幅低于往年同期,出口降幅多年少见。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我国农产品进口金额为370.8亿美元,同比增长8.9%,出口金额为162.3亿美元,同比下降5.6%。受影响*大的是水产品,出口额为2012年以来同期*低,同比降幅达到18%。2020年第二、三季度贸易回升,进口量反弹,回到2019年月均水平。2020年第四季度受市场供需关系,进口量猛增,超过2019年同比进口量,尤其是11、12月份涨幅8%,但总体进口量在2021年初收紧。目前,国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复杂,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还将持续显现。 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冲击,2020年5月14日,我国政府首次提出了“两个循环”概念,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5月23日提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6月18日提出,“一个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2020年7月30日提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上多种重要举措,目的为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及消费力,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提高三农服务水平。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完善农产品供应链,补齐“三农”领域的突出短板,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二是完善我国农产品流通机制。重生产、轻流通的问题仍然存在,农产品流通机制和能力建设亟待加强,避免过分偏重生产而无法控制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 三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商品化质量。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发展我国特色农产品品牌,让我国农业走向品牌化发展。 (二)批发市场仍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渠道:一是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流通渠道。大部分农产品经由批发市场分销,农产品批发市场仍然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枢纽和核心。二是以企业或合作社为主体的农超对接和产地直销流通渠道。预估该渠道将承担全国20%以上的农产品流通量。三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农产品电商渠道。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农产品电商交易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 1. 农产品市场范围更加广阔 我国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呈现出向优势产区集中的态势,其中存在地域性“两超多强+东密西疏”的特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复杂多样,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多种地理形态造成了我国农产品生产环境的差异性,加之各地管理差异,*终呈现出生鲜农产品分布上的地域不均,山东与河南是我国*大的生鲜产区,全国则呈现出“东密西疏”的供给趋势。根据中物联农产品供应链分会的数据,当前我国有八成的农产品从本省销往外省,同时消费者对农产品消费更加注重品质,部分国际上的优质农产品通过进口渠道进入我国,农产品流通范围日趋扩大。由于城镇化带来的人口集中和消费集中,对鲜活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巨大。高速公路网的延伸和“绿色通道”政策的实施,使得农产品全国大市场、大流通成为现实。目前,全国逐步打通了南蔬北运、北蔬南运、西果东运、南果北运等大型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这些渠道在活跃国民经济、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冷链物流设施的逐渐普及和应用,使得肉类和水产品的远途运输规模逐渐扩大。农产品面向全国市场进行生产和销售,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 2. 产业构成趋于稳定,农业效率革命催熟生命力 进入千禧年以来,大量的智械设备进入农业生态,改造了基本的生产模式,这为农业的效率革命奠定了物理基础。在长达10年的周期里,**产业GDP贡献率由10%下降到7%~8%并在近年来稳定在这一水平。农业效率的提升是产业结构转移的根本保障,这也进一步说明农业生产力的成熟和高效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3. 人口消费的结构化转型成为生鲜需求变革底层动力 2019年中国人均GDP为6.46万元,正式进入到1万美元行列。一方面,中国人均消费支出连年增长,其中食品烟酒的增长率高达35%。另一方面,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聚集活动,中国形成了以城市为轴心的巨大的消费人群,这一切都给生鲜农产品市场提供了*基本的需求和动力。 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个体消费者对于食物尤其是生鲜的观念产了巨大改变,生鲜从*早的少数人群奢侈品逐渐成为今天茶前饭后的消费必需。根据国务院发布的要求,2020年全民人均生鲜消费量要达到299公斤,这个标准较2010年提升了34%,给生鲜市场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间。 4. 完善的农产品认证体系或成为生鲜供应链“贸易语言” 我国国土广袤、地大物博,各区域差异化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其特征难以被消费者直观和接受。第三方的认证体系的建成和管理,能够对不同品质、不同地域的生鲜农产品进行基本的特征管理。“三品一标”是我国独有的农产品认证体系,对农业发展、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而言非常重要。 5. 生鲜电商的渠道变革:重塑流通价值链 尽管生鲜电商模式上线以来屡遭质疑,但必须承认电子商务对于生鲜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交易成本优化、供应链品控管理优化等多个环节有着巨大的价值。生鲜农产品不同于其他商品交易,安全品质的鉴别困难导致了生鲜农产品的渠道优势在线下,而生鲜电商正在寻求电商模式背后的,包括供应链管理、标准化认证、交易金融及生鲜品牌建设等一系列延伸价值,通过重塑用户心中的生鲜信用标准来改变价值链。 6. 农超对接实现市场与供给合作双赢 农超对接模式本意是指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便利店直接供应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虽然农超模式自2002年起就被提出,但其发展模式仍不够成熟,农超模式对于生鲜流通意义重大,它将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农超对接也存在诸多限制,一是零售端要能有较大的单点需求量,二是对于温控管理和产品标准化管理有极其严苛要求。 二、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现存问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进一步突显出完善的农产品供应链对于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重要性。但同时也暴露出行业急需转型升级、农产品供应链流通过程监管力度不足、电商发展迅猛但存在发展瓶颈、流通全过程监管主体不明、无统一的监控管理平台、应急措施无法适应疫情常态化操作,以及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管控短板等问题。 当前在中西部地区农产品采收入库“*先一公里”上,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数量不足、果蔬产品损耗大、基层冷链物流人才缺乏等问题。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农村冷链物流建设还需从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完善标准、精准“补短板”等方面发力。 (一)市场渠道无系统化规划及管控 农产品供应链无整体性规划。目前国内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无统一的整体性规划,整体渠道基于市场自然形态形成,并未有强制性或是整体性的规划和要求。基于此,出现了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流通效率低等问题。目前产地直销、农超对接及电商模式下的农产品流通量不足总量的30%,绝大多数农产品流通还是要经过以传统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但这种模式下需要经过小农户、经纪人、2~3级批发商(或物流企业)、零售商等多个流通主体。由于流通环节过多,导致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增加、质量下降、信息传递受阻,制约了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 (二)标准化及商品化程度较差 首先是标准化程度低。国家有出台农产品质量分级导则的标准,但不同的农产品有各自品类分级的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当前生产者产后分级时在参照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更多是依据客户的标准要求进行分选。同时对于农产品供应链的全程标准体系还未能全面覆盖,全程各类标准化体系的搭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其次是国内农产品商品化及精加工不足。近几年,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直供直销等新型流通业态发展迅速,对生鲜农产品的产地商品化处理及仓储物流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因为产地生鲜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缺乏,导致农产品不能及时预冷,无法实现分级、包装,给农产品的贮藏、运输、流通等环节造成困难,不利于新型流通业态发展。生鲜农产品的产地冷链物流技术与装备能有效完善生鲜农产品的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提升生鲜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水平,助力电子商务和直销直供等新型流通业态发展,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仅为5%左右,主要是得益于加工转化,其果蔬加工量占到了总产量的40%左右;而我国果品加工量仅占总产量的6%,蔬菜加工量占总产量的10%。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果蔬加工能力明显不足,目前国内主要加工产品是罐头、果汁等,品类比较单一。

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报告(2021) 作者简介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农产品供应链分会 成立于2020年,是为贯彻执行国家和有关部委发展农产品供应链文件精神,更好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做好农产品供应链行业管理工作,为相关企业提供行业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农产品流通领域健康快速发展而成立的社团组织。 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9年2月由科技部批复成立的我国物流领域仅有的国家工程中心。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