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以人为本背景下中学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以人为本背景下中学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于伟强著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0-02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4.4(3.2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以人为本背景下中学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3968398
  • 条形码:9787563968398 ; 978-7-5639-6839-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以人为本背景下中学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内容简介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给了教学极大的挑战,但同时也给了教学新的机遇。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从教书匠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习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教师,笔者深知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加强教学管理和评估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因此,近年来,笔者致力于以人为本思想的研究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  《以人为本背景下中学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就是笔者对“以人为本与教学”有关问题的思考与探讨。

以人为本背景下中学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目录

**章 教育概述
**节 教育与教育学
第二节 以人为本思想及相关理论
第三节 教学模式概述

第二章 国内外重要教学模式概述
**节 国外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节 我国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第三章 中学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
**节 教学工具
第二节 直接教学法
第三节 间接教学法

第四章 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理念
**节 培养健全人格,育人为本
第二节 明确教学理念,创建和谐校园
第三节 践行科学发展观
第四节 开展科技教育活动

第五章 以人为本的中学教育实践
**节 了解并尊重学生
第二节 营造新型课堂,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第三节 把握学生个性心理进行教育
第四节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第五节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第六章 我国中学教学模式创新
**节 “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第二节 “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第三节 整体优化教学模式
第四节 目标教学模式

第七章 中学教育模式向以人为本方向的改革
**节 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权利
第二节 自主学习以合适方式成长
第三节 充分利用资源成长自我

第八章 以人为本背景下的中学教学实践
**节 交流
第二节 学习动机
第三节 阅读
第四节 课堂管理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以人为本背景下中学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节选

  《以人为本背景下中学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3.追问型问题  我们刚才一直在讨论聚焦型问题和提示型问题。前者可以用来确定学习和理解的水平,以及使学生更投入,而后者则在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的时候使用。另外一种教师必须干预的情境出现在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或者是正确但不充分不深刻的时候。这种情况下,你应该让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或是让他们额外补充一些所需要的信息。这一点可以通过追问型问题来实现。  追问型问题旨在纠正、提高或扩展学生的原始答案。它们迫使学生更彻底地思考*初的回答。追问型问题可以用来纠正*初的答案、澄清问题、形成批判意识或重新聚焦于一个回答。  你可能会为了弄清答案来提出追问型问题。有时学生会给出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答案或是只回答了问题的一半。在这些回答后面就应该提出追问型问题,迫使学生进行更彻底的思考,并促使他/她形成自己的回答。  (六)提问技术  与提问有关的一些特定的技术既有助于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数量,同时也能提高其质量。现在让我们来看4种这样的技术。  1.转向  转向是一种扩大参与答题学生数量的有效技术。你可以让学生回答同一问题,根据不同学生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你就可以把他们引入一种讨论的状态。因为该技术要求对同一问题要有几个不同的正确答案,因此该问题必须是开放型的、创造型的或是评价型的。  应该注意的是,如果你想正确地使用转向技术,你就不应该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你只要把这个问题再抛给另一个学生就可以了。因此,可以预见的是,该技术将会导致更大规模的学生参与,并且*终促进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  转向技术对那些不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同样有效。你应该尽可能地让那些学生参与其中,因为就像前面提到的一样,参与可以促进学习并激发兴趣。  然而,很重要的一点是,你不应该强迫那些不主动的学生回答问题;你要做的应该是给他们机会参与这次讨论。另外,你应该给这些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学生思考问题的答案所需要的时间被称为等待时。  2.等待时  学生需要时间来仔细考虑你所给出的问题。但是研究表明,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一般只等待大约1秒钟的时间。研究还表明,当教师把等待时从3秒提高到5秒时,就会出现下面一些结果:  **,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增加。  第二,回答不出问题的情况减少。  第三,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  第四,主动回答问题的情况增多。  第五,学生的自信心提高。  等待时主要有两种:**种是提供给**个回答问题的学生的时间。第二种是教师等待所有学生回答同一个问题或是学生相互间回答问题的时间。第二种可能有好几分钟。如果你希望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投入,你必须学会增加你的等待时,这样学生才有更多的机会去仔细地思考他们的回答。  3.暂停时  当你呈现复杂材料的时候,你在讲解的时候要学会暂停,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这种暂停被称作暂停时。这个时候不问任何问题,没有学生发言。使用暂停时技术就是在你呈现一些较难的材料或是较复杂的要求时停顿片刻,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这些信息或是完成你的指令。在这期间,你应该用目光扫视全班,看看学生有没有跟上你的节奏,有没有理解你讲的东西或布置的任务。如果情况良好,那么你就继续。如果学生看起来是一副困惑的样子,那么你就应该把刚才的东西再讲一遍。  4.强化  一旦你提出了问题并得到了令你满意的回答,你就必须对这个回答做出反馈。你是应该点点头仅仅同意这个回答但没有任何评论并开始继续下面的内容呢,还是应该表扬一下学生的优秀表现?你的强化——也就是你积极反馈的模式——将对课堂中交互的导向产生强有力的影响。  奖励和表扬常常能够鼓励学生的参与性。一些诸如“正确”“很好”“很不错的想法”以及“太棒了”等口头语都可以用来对学生的正确回答进行奖励。  通常情况下强化是个不错的主意,但过于频繁的使用会抵消等待时的作用。如果在一次回答序列中强化给得过早,那么其他学生可能会选择不再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答案比不上前面那个。毕竟你说过前面的那个回答“很好”。在提问与回答这个顺序中,你不应该把强化给得太早,而应该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然后再对他们所有人的回答进行强化。在随后的评论中你可以时不时地提到那个*好的回答。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