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精)

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精)

作者:赵林度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318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142.6(7.2折) 定价  ¥1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精)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689443
  • 条形码:9787030689443 ; 978-7-03-06894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精) 本书特色

保障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方法,满足消费者\"碎片化\"多场景消费需求,推动我国\"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精)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三部分七章,围绕“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介绍了互联网+”生鲜农产品标准化和“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资源集聚、多渠道发展、服务创新、集约化、集成化、智能化等内容。在现代农业发展目标驱动下,致力于探索改善“小农户”与“大市场”格局的有效途径、保障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方法,满足消费者“碎片化”多场景消费需求,推动我国“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本书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及相关专业,特别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的教师、学生的教科书和参考书,也可以作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企业及相关产业人员、生鲜电商政策研究人员的工具书。

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精) 目录

目录
**部分 标 准 篇
第1章 “互联网+”生鲜农产品标准化3
1.1 概述3
1.2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分级销售标准化7
1.3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补贴机制和监管机制25
1.4 生鲜农产品标准化支撑体系34
1.5 本章小结48
第二部分 发 展 篇
第2章 “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资源集聚51
2.1 概述51
2.2 面向消费者的生鲜农产品需求分析55
2.3 面向农户的资源集聚模式 64
2.4 基于众筹众包模式的平台资源集聚77
2.5 本章小结85
第3章 “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多渠道发展86
3.1 概述86
3.2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多渠道探索89
3.3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多渠道策略101
3.4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多渠道平台115
3.5 本章小结129
第4章 “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服务创新130
4.1 概述130
4.2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保障服务134
4.3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精准营销服务151
4.4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冷链运营服务161
4.5 本章小结171
第三部分 未 来 篇
第5章 “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集约化175
5.1 概述175
5.2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集约化探索178
5.3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双向集约模式186
5.4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集约经营体系197
5.5 本章小结213
第6章 “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集成化214
6.1 概述214
6.2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集成化探索218
6.3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集成策略226
6.4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集成体系240
6.5 本章小结256
第7章 “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智能化257
7.1 概述257
7.2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智能化探索263
7.3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智能化策略271
7.4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智能化体系291
7.5 本章小结303
参考文献304


展开全部

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精) 节选

**部分 标 准 篇 “互联网+”背景下,生鲜农产品标准化已成为释放品质信号、安全信号的*佳载体,深刻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消费行为。“互联网+”生鲜农产品标准化关系到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高效衔接,在生鲜农产品运营中具有重要意义。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分级销售标准化,以有形的标准刻画无形的生鲜农产品品质和安全,以无价的口碑和品牌培育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从而增强保障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面对生鲜农产品标准化潜在的巨大价值,政府职能部门应建立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补贴机制和监管机制,同时完善由标准化技术、标准化服务组织和标准化服务网络构成的生鲜农产品标准化支撑体系,依托“互联网+”生鲜农产品标准化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互联网+”生鲜农产品标准化,以一个更加开放、合作共赢的标准化体系推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发展,全方位地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利益。 第1章 “互联网+”生鲜农产品标准化 “互联网+”依托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孕育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成长环境,持续创新“互联网+”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运营模式,衍生新的价值、新的动力和新的生态。“互联网+”生鲜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聚焦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分级销售标准化,通过构建标准化补贴机制、监管机制和支撑体系,促进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高效运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1.1 概 述 生鲜农产品标准化深刻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消费过程,并与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衔接效率密切相关。“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者购买行为和消费过程的变化催生生鲜农产品销售方式的变化,也必然带来生产加工方式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建设“互联网+”生鲜农产品标准化体系,有利于提高生鲜农产品供应竞争优势。 1. 生鲜农产品标准化内涵 生鲜农产品具有经验品(experience goods)和信任品(credence goods)属性,消费者在购买使用之后才能知道其质量,有时甚至消费之后都无法对有关安全和营养水平等方面的特征做出真实的评价,如营养含量、农药残留、激素含量等(崔明和李文扬,2012)。消费者购买行为会受到食品质量信号影响,如食品安全事件释放的食品质量信号会动摇消费者的信任(Ling and Wahab,2020),生鲜电商平台上的食品质量信号会影响食品销售(Sigurdsson et al.,2020)。生鲜农产品标准化具有品质信号和安全信号内涵。为了提高消费者支付意愿,需要提供品质安全信号以表征生鲜农产品真实的品质和安全,生鲜农产品标准化成为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1)品质信号 生鲜农产品标准化源自生产加工标准化、分级销售标准化过程,形成于精工细作、精准分级的过程,从而产生生鲜农产品品质信号和安全信号。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向分级销售标准化传递食品品质信号,消费者可以据此判断生鲜农产品的真实质量状况,从而做出购买决策。 在质量安全标准化中,Bostr?m和Klintman(2006)发现瑞典有机生产控制协会(Association for Control of Organic Production,KRAV)已经成功促进有机食品标签标准化,并且已经开发出一种适用于瑞典本国和欧盟的监管框架;通过对环境因素和过程因素分析,需要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两种渠道都实施有机食品标签标准化。 以德国的鸡蛋为例,德国就是应用标准化代码标识鸡蛋品质和安全的。在德国,每一枚鸡蛋上都会有一串字符,其中**个数字用于标识母鸡的生长环境,“0”代表有机的大自然环境(organic),“1”代表露天放养环境(free range),“2”代表宽敞的圈养环境(barn),“3”代表拥挤的鸡笼饲养环境(caged)。 2)安全信号 生鲜农产品安全信号不仅依赖于企业信用、政府背书,而且依赖于生鲜农产品可追溯能力,以可信的、可追溯的信号表征生鲜农产品安全。生鲜农产品标准化奠定了可追溯体系的基础,以可视化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分级销售标准化过程提供安全信号,从而增强消费者放心消费的信心。 Trienekens和Zuurbier(2008)基于公共部门和个人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需求,提出了质量安全标准的四个发展前景:①食品质量标准将主导生产配送过程;②标准将为企业带来更多契机;③质量标准、认证计划和标签将鼓励企业和供应链建立基于质量保证的品牌;④规范和完善质量标准将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降低成本。 仍然以德国的鸡蛋为例,第2~3位字母表示产地,如DE代表德国、DK代表丹麦。第4~10位数字表明企业和饲养笼子的号码。例如,1-FR-1234567表示法国的1234567农场露天放养的母鸡下的蛋,如果这个标号的鸡蛋出现质量安全问题,食品监测部门就可以追溯到这家农场。 2. 生鲜农产品标准化类型 “互联网+”生鲜农产品标准化,覆盖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全链条,其中生产加工标准化和分级销售标准化是两个尤为关键的环节。从现有生鲜农产品标准化研究成果可知,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标准化存在标准化水平不高、缺乏统一的分级标准等问题(周传宝等,2013;Zhang et al.,2018)。“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生鲜农产品标准化问题。 1)生产加工标准化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致力于从源头的生产加工环节实现标准化,以标准化生产加工方式提高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加工能力。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包括环境标准化、工艺标准化、包装标准化和贮藏标准化等,重点在于保障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和环保(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HSE)的生鲜农产品。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的核心在于贯彻HSE标准,将HSE理念、思想和方法贯穿于整个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形成一个以消费者健康、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标准化体系。HSE理念、思想和方法在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的渗透,有助于增强每一个环节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互联网+”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通过集聚和应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成员信息,能够建立基于信息共享的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体系。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中的贯彻执行,有助于形成HSE目标驱动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保障*终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2)分级销售标准化 生鲜农产品分级销售标准化致力于从终端的销售环节实现标准化,以标准化分级销售方式提高规范化、标准化分级销售能力。生鲜农产品分级销售标准化,包括质量标准化、安全标准化、流程标准化和标识标准化等,重点在于培育生鲜农产品优质优价市场环境,为消费者提供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信号。 生鲜农产品分级销售标准化的核心在于贯彻优质优价标准,将优质优价理念、思想和方法贯穿于生鲜农产品分级销售过程,形成一个以消费者健康、以质分级和以质定价为主题的标准化体系。优质优价理念、思想和方法在生鲜农产品分级销售过程的渗透,有助于提高消费者放心消费的意愿。 “互联网+”生鲜农产品分级销售标准化,能够更好地观察分析生产加工标准化信息,更有效、更精准地制定分级销售标准,更好地提供生鲜农产品优质优价信号。生鲜农产品分级销售标准化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中的贯彻执行,有助于形成优质优价目标驱动的生鲜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有效提高消费者的支付意愿(willing to pay,WTP)。 3. 生鲜农产品标准化策略 生鲜农产品标准化具有品质信号和安全信号内涵,向*终消费者传递真实可信的品质信号和安全信号,是每一个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成员的社会责任。政府应注重加强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补贴机制、监管机制和生鲜农产品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进而实现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分级销售标准化。 1)补贴和监管机制策略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会增加整个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运营成本,并且加重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负担。如果没有外部资金支持,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进程将受到极大影响。为推进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进程,政府应建立有效的补贴机制,以增强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可持续运营能力。 为了提高生鲜农产品标准化的真实性、可靠性,政府需要依托自身的公信力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以保证生产加工标准化能产生真实的品质信号和安全信号,分级销售标准化能产生可靠的优质优价信号。在生鲜农产品标准化过程中,政府应以有效的监管机制保证标准化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支撑体系策略 随着政府补贴机制和监管机制的完善,生鲜农产品标准化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推动着生产加工标准化、分级销售标准化能力和水平的持续提高。面对生鲜农产品标准化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政府应建立涵盖标准化技术、服务组织和服务网络的支撑体系,为生鲜农产品标准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除了依赖标准化技术、服务组织和服务网络的完善,生鲜农产品标准化也离不开支撑体系的标准化、规模化和透明化建设。生鲜农产品标准化支撑体系,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素支持生鲜农产品标准化,在政府补贴机制和监管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培养生鲜农产品标准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作为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分级销售标准化的持续动力,生鲜农产品标准化补贴机制、监管机制和支撑体系,应该成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成员共同关注的焦点。“互联网+”生鲜农产品标准化能够以集聚的信息、资源和能力增强生鲜农产品标准化能力和水平。本章结构图如图1-1所示。 图1-1 本章结构图 1.2 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分级销售标准化 生鲜农产品标准化包含生产加工标准化和分级销售标准化。为了实现“互联网+”生鲜农产品标准化,我国应借鉴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生鲜农产品标准化经验,针对不同种类的生鲜农产品制定完善的生产加工标准和分级销售标准,以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提升我国生鲜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1.2.1 国外生鲜农产品标准化模式 生鲜农产品标准化是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基础,也是“互联网+”背景下集聚信息、资源和能力的重要基础。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生产高度现代化,标准化贯穿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学习借鉴国外生鲜农产品标准化模式和先进经验,有助于增强我国生鲜农产品标准化持续创新能力。 1. 美国模式 美国农产品标准包含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涉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标签、品质、等级、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大兽药和杀虫剂残留物允许含量等要求,同时还涉及农产品进出口检验和认证制度、农产品取样和分析方法等标准规定,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的标准体系。美国技术法规没有独立的体系,技术法规的制定、归档、发布、管理和服务等每一个环节都包含在联邦法规统一运作之中,从而确保技术法规的现行性。 美国农产品质量标准分三个层次:一是国家标准,由农业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环境保护署及联邦政府授权制定;二是行业标准,由民间团体制定,民间组织的标准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在国际上也被广泛采用;三是农场主和贸易商制定的企业规范,相当于我国的企业标准。美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相对较为松散,实行的是“联邦政府+各州(省)”的分级管理机制,即在联邦政府统筹下,各州(省)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有自己的法规条令。 美国主要由农业部和食品药品管理局两个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管理。农业部负责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机构主要包括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服务局、动植物健康检验服务局、农业市场服务局、谷物检验包装和存放管理局。其中,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服务局负责美国境内的肉类、禽类、蛋制品从生产、进口、加工到标识销售的全过程监管;动植物健康检验服务局主要任务为诊断、防治及控制动植物疫情,并对新发生的动植物疫情进行监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