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3版)(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3版)(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作者:宋涛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60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34.1(5.5折) 定价  ¥6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3版)(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版权信息

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3版)(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内容简介

《政治经济学教程》很初是1981年由教育部政教司和北京市委大学工作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编写的,由资深经济学教授宋涛担任主编,作为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及财经类专业的教材。
该书版于1982年1月出版,至今已出版发行12版,现在出版发行的是3版。该书由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教育重量规划教材。
该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分析,着重阐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理论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重点明确,内容充实。该书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新问题、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点和新变化,以及经济优选化等现实经济问题,都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论述。该书3版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体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及2020年全国两会的精神,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立场和坚持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重大原则,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高等教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要求,对全书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
该书3版在体系结构上划分为导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优选化和靠前经济关系四篇,共25章。3版在内容上加强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现象和新变化、经济优选化和新型靠前经济关系的分析。全书着力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科学内涵和伟大历史意义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特征、新方略和新征程,围绕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保障改善民生、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等方面作了较多分析。特别是3版着重论述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国内需求、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定经济增长、保护生态环境、多方面对外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重大问题。同时,3版对当代资本主义剥削形式和劳资关系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的新特点,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以及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等问题,也作了较多的分析和论述;并对生产资本、商品资本、金融资本优选化等问题,作了专门的分析和论述。另外,3版对第三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篇的章节结构也作了一些调整。该书体现了科学性、理论性、现实性相统一,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相统一,适宜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成.人高校、各级党校以及党政干部培训班的教材。为了更方便地服务于国内普通高校教师、学生和其他读者,更好地符合部分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设置安排,该书既有全书内容合为一体的一本书,又有拆分为“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的两本书。其中,篇“导论”和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资本主义部分”分册;第三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第四篇“经济优选化和靠前经济关系”以及第二十五章“社会主义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为“社会主义部分”分册。

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3版)(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目录

目 录

**篇 导论

**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
**节 物质资料的生产 4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 6
第三节 社会生产关系 7
第四节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 11
第五节 经济规律 12
第六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5
第七节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 18
第八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20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27
**节 自然经济及其发展为商品经济 27
第二节 商品 32
第三节 货币 37
第四节 价值规律 43

第三章 市场经济 47
**节 市场经济的形成和特征 47
第二节 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 52
第三节 市场体系和市场格局 55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第四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61
**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 62
第二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 64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66
第四节 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 68
第五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70
第六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76
第七节 当代资本主义剥削形式和劳资关系的变化 78

第五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82
**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82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 86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90

第六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 93
**节 资本的循环 94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97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103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110

第七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115
**节 利润和平均利润 116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21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123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 130
第五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和阶级结构 135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 142
**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基本特征 142
第二节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 150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54

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63
**节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危机的加深 164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166
第三节 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与曲折性 170


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77
**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7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180
第三节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188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1
**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历史性创造 192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7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99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200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05
**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20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 209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217
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经济 220

第十三章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23
**节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的按劳分配 22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和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22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28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居民生活消费和实现共享发展 233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39
**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及其特点 23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值规律 24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44
第四节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245
第五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49
第六节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52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 254
**节 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54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革 259
第三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266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民收入分配 270
**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 27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积累和消费 27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277
第四节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279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货币金融和财政 283
**节 商品流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8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286
第三节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和价格 291
第四节 社会主义金融 296
第五节 社会主义财政 300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305
**节 以新发展理念指导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05
第二节 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 313
第三节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316
第四节 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 321
第五节 改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25
第六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27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控 331
**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331
第二节 政府的经济职能 334
第三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和目标 337
第四节 宏观经济调控方式、手段和政策 341

第四篇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关系

第二十章 垄断资本全面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 353
**节 资本的全面国际化 353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 356
第三节 区域经济集团化 361
第四节 国际经济协调与世界经济一体化 364
第五节 当代国际经济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69

第二十一章 生产资本全球化与国际分工 375
**节 生产资本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 375
第二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379
第三节 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影响 382

第二十二章 商品资本全球化与国际贸易 387
**节 世界市场与国际贸易 387
第二节 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 390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协调 394

第二十三章 金融资本全球化与国际金融 399
**节 金融资本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 399
第二节 国际金融市场 405
第三节 国际货币制度 409

第二十四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413
**节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41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 41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421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收支和外汇 425
第五节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428
第六节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431
第七节 经济全球化与提高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和开放型经济水平 433

第二十五章 社会主义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 437
**节 共产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的两个阶段 43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440
第三节 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442
展开全部

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3版)(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作者简介

宋涛,安徽利辛人。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中国经济学界的宗师和泰斗。曾任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教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政治经济学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原召集人,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第一届执行主席,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一届副会长,北京市经济学总会第一届副会长、第二届会长。主编《政治经济学教程》。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