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病原生物学:上册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1-01
开本: 26cm 页数: 344页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62.3(8.3折) 定价  ¥7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病原生物学:上册 版权信息

病原生物学:上册 内容简介

《病原生物学(上册,第3版)》分为医学细菌学、医学病毒学和医学真菌学三篇,每篇先进行总的共性概述,包括生物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微生物学检查、防治措施等,再对一些重要病原体进行详细介绍,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病原生物学(上册,第3版)》还适当补充了近年来该领域所取得的新成就和发展较成熟的新策略,尤其是充实了与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的发病机制、免疫机制、诊断和防治指导等有关的“三基”内容。同时,《病原生物学(上册,第3版)》的医学微生物学病例内容可加深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学与临床医学知识的结合。

病原生物学:上册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1
第二节 医学微生物学 3
**篇 医学细菌学
第2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6
**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6
第二节 染色法 7
第三节 细菌的结构 8
第3章 细菌的生理 20
**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20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21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和能量转换 25
第四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27
第五节 细菌的分类 29
第4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33
**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33
第二节 细菌遗传性变异的机制 38
第三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应用 45
第5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47
**节 人体正常细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47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机制 49
第三节 宿主的抗菌免疫机制 57
第四节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63
第五节 医院感染 66
第6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69
**节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69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免疫预防 72
第三节 细菌感染的治疗 75
第7章 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 80
**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 80
第二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 83
第三节 生物安全 85
第8章 球菌 88
**节 葡萄球菌属 88
第二节 链球菌属 92
第三节 肠球菌属 97
第四节 奈瑟菌属 98
第9章 肠道杆菌 102
**节 埃希菌属 103
第二节 志贺菌属 107
第三节 沙门菌属 112
第四节 其他菌属 116
第10章 弧菌与气单胞菌 118
**节 霍乱弧菌 118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 120
第三节 气单胞菌 121
第11章 螺杆菌和弯曲菌 123
**节 螺杆菌属 123
第二节 弯曲菌属 125
第12章 厌氧性细菌 127
**节 厌氧芽胞梭菌 127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132
第13章 放线菌 135
**节 放线菌属 135
第二节 诺卡菌属 136
第14章 棒状杆菌属 138
**节 白喉棒状杆菌 138
第二节 其他棒状杆菌 140
第15章 分枝杆菌 141
**节 结核分枝杆菌 141
第二节 非结核分枝杆菌 148
第三节 麻风分枝杆菌 149
第16章 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 151
**节 假单胞菌属 151
第二节 不动杆菌属 153
第三节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属 153
第四节 军团菌属 155
第17章 动物源性细菌 157
**节 布鲁氏菌属 157
第二节 耶尔森菌属 159
第三节 芽胞杆菌属 162
第四节 弗朗西斯菌属 165
第五节 巴斯德菌属 166
第18章 鲍特菌属和嗜血杆菌属 167
**节 鲍特菌属 167
第二节 嗜血杆菌属 169
第19章 支原体 172
**节 概述 172
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支原体 174
第20章 螺旋体 178
**节 密螺旋体属 178
第二节 疏螺旋体属 182
第三节 钩端螺旋体属 185
第21章 立克次体及柯克斯体、巴通体 190
**节 立克次体 191
第二节 东方体 193
第三节 无形体 195
第四节 柯克斯体 195
第五节 巴通体 196
第22章 衣原体 198
**节 概述 198
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衣原体 200
第二篇 医学病毒学
第23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204
**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204
第二节 病毒的复制 207
第三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211
第四节 病毒遗传与变异 212
第五节 病毒的分类 214
第24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216
**节 病毒的感染 216
第二节 抗病毒的免疫 223
第25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227
**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227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免疫预防 234
第三节 抗病毒治疗 236
第26章 呼吸道病毒 241
**节 正黏病毒 241
第二节 副黏病毒 246
第三节 风疹病毒 250
第四节 腺病毒 251
第五节 冠状病毒 253
第六节 鼻病毒 254
第七节 呼肠孤病毒 254
第27章 胃肠道感染病毒 255
**节 肠道病毒 255
第二节 急性胃肠炎病毒 260
第28章 肝炎病毒 264
**节 甲型肝炎病毒 264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266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274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276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278
第29章 逆转录病毒 280
**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80
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 287
第30章 疱疹病毒 289
**节 单纯疱疹病毒 290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292
第三节 巨细胞病毒 293
第四节 EB病毒 295
第31章 黄病毒与出血热病毒 298
**节 黄病毒 298
第二节 出血热病毒 302
第32章 人乳头瘤病毒 306
第33章 狂犬病病毒 309
第34章 痘病毒和细小病毒 312
**节 痘病毒 312
第二节 人类细小病毒B19 313
第35章 朊粒 314
第三篇 医学真菌学
第36章 真菌学概述 318
**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318
第二节 真菌的致病性 322
第三节 抗真菌感染免疫 323
第四节 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324
第五节 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325
第37章 主要致病性真菌 326
**节 浅部感染真菌 326
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 329
索引 336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