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致远学术文丛汤显祖诗学理论研究

致远学术文丛汤显祖诗学理论研究

作者:万文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76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89.6(7.0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致远学术文丛汤显祖诗学理论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174343
  • 条形码:9787520174343 ; 978-7-5201-743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致远学术文丛汤显祖诗学理论研究 内容简介

汤显祖是有明一代伟大的戏剧家,也是有名的诗人和文学理论家,在晚明至清初转型期文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人物,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甚至思想史都值得进行多方面综合研究。长期以来,汤显祖戏剧的成就遮蔽了他作为一个大诗人和文学理论家的光辉,也遮蔽了作为一位在晚明至清初历史文化思潮转型期,有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的思想光芒。故研究汤显祖的诗学思想及其在文学目前的重要地位,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汤显祖的创作理论和实践仍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汤学研究还有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本书以广义诗学的视角来研究汤显祖诗学理论的主要内核。主要包括:汤显祖思想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汤显祖诗学的哲学基础;汤显祖诗学理念本体论;汤显祖的历史诗学观和诗歌主体论;汤显祖的诗歌创作论和诗歌美感论;汤显祖尺牍创作的美学内涵;“临川四梦”的接受研究等。

致远学术文丛汤显祖诗学理论研究 目录

上编
**章 汤显祖诗学概要
**节 汤显祖的生平简介与学术大要
第二节 汤显祖研究综述
第三节 文学史的视角及本书的研究视点
第四节 汤显祖诗学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汤显祖思想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节 历史的镜像——从明朝文人的心态演变看汤显祖的思想发展
第二节 明初至中期诗学的嬗变及其对汤显祖诗学的影响
第三节 汤显祖独特的成长环境、经历及其独特的创作呈现
第三章 汤显祖诗学思想之哲学基础
**节 汤显祖之思想传承
第二节 道佛合一——汤显祖诗学中“心学”思想的独特显现
第四章 汤显祖诗学理论构建之一——汤显祖的“情感论”
**节 古代诗学“情感论”之流变
第二节 汤显祖“情感论”的成因与美学内涵
第三节 汤显祖“情感论”对明清戏曲创作的影响
第四节 汤显祖“情感论”中存在的思想矛盾与困惑
第五章 汤显祖诗学理论建构之二——“情”“理”辩证
**节 “情”“理”关系
第二节 诗歌的“情至”观念
第六章 汤显祖的诗学理论建构之三
**节 汤显祖的历史诗学观
第二节 汤显祖的诗歌主体论
第七章 汤显祖的诗学理论建构之四
**节 汤显祖的诗歌创作论
第二节 汤显祖的诗歌美感论

下编
第八章 汤显祖的诗歌及小品创作
**节 汤显祖诗歌创作之大略
第二节 汤显祖诗歌各体裁的考察
第三节 简论汤显祖的小品创作
第九章 汤显祖的尺牍创作——与袁宏道尺牍之比较
**节 “真”的统一
第二节 “真”的分别
第十章 “临川四梦”在明清时期的接受
**节 “临川四梦”接受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 “临川四梦”读者接受的具体展开
第三节 “临川四梦”的批评接受
第四节 “临川四梦”影响下的传奇剧作
第五节 “临川四梦”接受的主要特点及成因分析
第十一章 汤显祖戏剧人物杜丽娘与潘金莲之对比——晚明文学的两种情欲诉求
**节 晚明时代——两部巨著的产生背景
第二节 被唤醒的情欲
第三节 失衡的情欲
第十二章 汤显祖《牡丹亭》原著与英译著差异比较
**节 原著与英译著存在差异的原因
第二节 原著与英译著语言风格的差异
第三节 原著与英译著语义层面的差异
第四节 原著与英译著人物形象的差异
第五节 原著与英译著思想主题的差异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致远学术文丛汤显祖诗学理论研究 节选

  《汤显祖诗学理论研究》:  我们知道,汤显祖是写情的大家,但是他并非从一般的角度写“情”,而是突出地描写人物的“梦中之情”。这样,以梦幻这种艺术手法来编织情节,展现真情,就是汤显祖文学创作的独特之处。在汤显祖看来,“梦”是由人的真情实感引发的,“梦中之情”能反映人物灵魂深处的情感与欲求。他说:“梦生于情,情生于适。”“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①这些话都表述了他对于梦与情之间的关系的鲜明认识。汤显祖不是从一般意义上来认识梦,而是站在哲人的高度来写梦的。梦是现实环境的反映,梦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无论是《牡丹亭》中的梦,还是“二梦”之梦,都产生于潜藏在主人公意识深处的“情”。通过“梦”,原先朦朦胧胧的情感被激发出来,越发鲜明起来,于是,主人公有所感悟,找到了对待情的正确态度。也就是说,汤显祖通过梦境的方式让主人公从中观照自己,审视自己,让自己重新获得情的真谛。譬如《牡丹亭》中的《惊梦》一出,杜丽娘正是通过“游园惊梦”,心中的欲念才明晰起来、坚定起来,于是开始了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强烈追求。在这里,《牡丹亭》的梦是用以歌颂杜丽娘的真情的。如果说“前二梦”是写李霍,杜柳两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是表现梦与真情的关系,高扬“真情”的力量;那么,“后二梦”则是通过写淳于棼和卢生的宦海沉浮,表现梦与恶情的关系,来劝诫世人超越对“恶情”的贪恋。“后二梦”中,淳于棼、卢生在经历了“南柯梦”与“黄粱梦”之后,便把他们心灵深处的“恶情”暴露无遗,看清了社会,看清了自己,他们受到了警示与洗涤,发现了自己内心的卑劣与愚昧,终于决定抛弃对“恶情”的贪恋,使自己从被社会异化了的状态中清醒与恢复过来。可见,汤显祖写梦,也即在写情,因为他的“情”中事都是脱胎于梦的窠臼之中。  既然汤显祖是以梦写情,那么这种艺术手法能给他带来什么样的独特创感受与艺术效果呢?汤显祖写梦,一方面可以让自己的想象力无限地驰骋,达到自由灵性的创作境界;另一方面,这种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构造出来的梦境,表面上看荒诞不真实,实则表现了深刻的社会现实,其中也寄寓着作者的理想。  首先,以梦人戏,作者就获得了审美创作的高度自由,可以发挥无穷想象,驰骋在自己编织的梦境之中,意绪没有边界,没有限制,作者能毫无拘束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进而写出千奇百怪的艺术作品。汤显祖说:“予谓文章之妙不在步趋形似之间。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可名状。”①这种怪怪奇奇、莫可名状之作,正体现了作者灵气逼人的姿态。然而汤显祖之所以能写出这种充满想象力的神奇之作,主要是因为他是以梦幻的艺术手法描绘勾勒的,这种梦幻之感让他创造出了匪夷所思、恍惚而至的奇异世界。他曾在《序丘毛伯稿》中写道,物“能上天下地,来去古今”,能使读者从中感受到充满灵气的真趣。而汤显祖在作品中描写的奇特荒诞、光怪陆离的梦境,本身就是一种“奇士”精神的体现,它是彻底跳出时人窠臼的。可见,描写梦境,正是实现自己的创作主张,写心中真情实感,表达从生活和梦幻中得来的感受,而不是追求“步趋形似”,因此,他的创作必然充满想象。所以说,以梦入戏,无论就创作手法还是创作成品来说,都是独辟蹊径、立异标新的。它冲破了拟古的形式主义思潮,为打破晚明文坛那种“万马齐喑”的沉寂局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

致远学术文丛汤显祖诗学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

万文斌,男,江西省南昌人,文学博士,,就职于南昌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文艺学会理事。主持国家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三项。编撰《江西通典人物卷》、教材《大学语文》等,撰写论文若干。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