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上古汉语状语研究

上古汉语状语研究

作者:苏颖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27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85.8(7.8折) 定价  ¥11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上古汉语状语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68841
  • 条形码:9787520368841 ; 978-7-5203-688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上古汉语状语研究 内容简介

状语作为一种句法成分,主要作用是表示事件的状态(广义)。汉语从上古到现代,状语的构成形式、语义类型都有不少变化,至今还没有人作过系统的研究。本书以《左传》《论语》《孟子》《国语》《史记》等为基本语料,辅以上古至中古汉语其他重要文献,以状语位置上成分的形式类为纲,以能突出上古汉语特点的状语(包括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形容词作状语和介词组作状语)为考察重点,结合语义指向和多项状语共现顺序等专题,抢先发售全面细致地考察上古汉语状语系统的面貌,揭示上古汉语状语的若干重要特点,为汉语史状语的整体研究建立一个共时平面上的框架,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现象进行初步的历时演变考察。这对于建立上古汉语语法系统、对于整个汉语语法史研究都很有意义。

上古汉语状语研究 目录

**章 绪论
**节 状语的界定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当前研究综述
一 汉语语法史关于状语的研究
二 现代汉语关于状语的研究
第三节 拟探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案
一 研究目标和方法
二 重点语料
第五节 各章内容概述

第二章 上古汉语状语概貌
**节 上古汉语状语的形式类
一 状位典型成员
二 状位非典型成员
三 有争议的成分
四 各形式类的连用
第二节 上古汉语状语的语义类
第三节 上古汉语状语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 名词作状语
**节 名词状语的分类
第二节 N状V结构所受限制
一 A类N状V所受限制
二 B类N状V所受限制
第三节 名词作状语的历时考察
一 名词作状语的衰微
二 N状衰微的原因
第四节 关于现代汉语中的普通名词作状语
一 现代汉语N状V结构鉴别
二 现代汉语名词作状语的标记性
第五节 时间词作状语及其演变
一 时间词作状语的分类
二 时间词作状语的替代形式

第四章 动词作状语
**节 状位动词的鉴别
一 状位动词与副词
二 状中与连谓
三 状中与动宾
第二节 状位动词的定量统计及其标记性分析
一 状位动词的定量统计
二 状位动词标记性分析

第五章 形容词作状语
**节 汉语形容词的词类地位及上古汉语形容词的范围
第二节 状位形容词的鉴别
一 连谓和状中的区分
二 状位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分
第三节 状位形容词的定量统计及其标记性分析
一 现代汉语形容词作状语的定量统计
二 上古汉语形容词作状语的定量统计
三 状位形容词标记性分析
第四节 状位对形容词的选择
一 状位对形容词典型性的选择
二 状位对形容词语义属性的选择
第五节 上古汉语状位形容词的虚化
一 状位形容词的分化条件
二 状位形容词虚化的鉴别方法
第六节 状态义形容词作状语

第六章 介词组作状语
**节 介词组作状语的类型
一 介词的确认
二 介词组的语义类型
第二节 上古汉语介词组的分布及规律
一 “以”词组的分布差异及解释
二 “自”词组的语序演变及分布规律
三 “于”词组的分布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状语的语义指向
**节 上古汉语状语语义指向概述
一 单一语义指向的状语
二 复杂语义指向的状语
三 不易确定语义指向的状语
第二节 副词语义指向例析(一):“咸”“皆”“尽”“悉”
一 “成”“皆”“尽”“悉”的语义特征及出现的语义环境
二 “成”“皆”“尽”“悉”的语义指向
第三节 副词语义指向例析(二):“又”和“复”
一 “又”“复”的词义基础
二 “又”的用法及语义指向
三 “复”的用法及语义指向
四 “又”“复”对谓语中心的选择
五 “又”“复”的划类问题
第四节 名词、形容词、动词状语的语义指向
一 名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
二 形容词、动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

第八章 多项状语的共现顺序
**节 上古汉语多项状语共现的类型
一 同类形式的状语共现
二 异类形式的状语共现
第二节 副词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一 总括副词在多项状语中的位置
二 “又”“复”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第三节 介词组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一 “与~”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二 “以~”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三 “为~”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四 表方所的介词组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五 表时间的介词组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六 其他介词组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七 小结
第四节 其他形式类状语在多项状语共现中的位置
一 普通名词、方位词、时间词在多项状语中的位置
二 形容词在多项状语中的位置
三 疑问代词、数词、动词在多项状语中的位置
第五节 上古汉语多项状语共现的基本规律

结语
一 上古汉语状语整体观照
二 上古汉语状语专题讨论
三 有待继续关注的问题
引用文献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上古汉语状语研究 作者简介

  苏颖,女,满族,籍贯吉林辽源。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汉语语法史研究和辞书编纂研究工作。在《中国语文》《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语文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已完成1项,在研1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