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德性政治与礼乐教化--礼记礼乐释义研究

德性政治与礼乐教化--礼记礼乐释义研究

作者:梁腾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392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108.4(7.8折) 定价  ¥1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德性政治与礼乐教化--礼记礼乐释义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67561
  • 条形码:9787520367561 ; 978-7-5203-6756-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德性政治与礼乐教化--礼记礼乐释义研究 内容简介

  礼乐文化深度塑造了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生活形态和精神世界,是华夏文明的根本标志和传统教化的重要形式。《礼记》因其荟萃早期儒家礼乐释义文献,全方位论析礼乐之本原、本质、结构、特性、功能与意义,成为理解礼乐文化精神的核心经典。《德性、政治与礼乐教化:礼乐释义研究》致力于回归传统经学诠释思路,化用章句、义疏等解经体裁,通过对《礼记》的精细解读,勾勒儒家礼乐政教思想之全貌,阐扬其理论特质和精神价值。  作者首先系统疏解《礼记》通论部文献,以考察儒家对礼乐文化之形上哲理根基、价值观念系统、社会政治理想和生命意义追求的理论诠表,阐发其一天人、本性情、合外内、通物我、协文质、尚中和的思想主旨;其次,对《礼记》礼仪释义专论进行阐释,集中呈现儒家对冠、昏、丧、祭、乡、射等礼仪之情感内蕴、象征意义和政教功能的深刻理解;*后,以《乐记》为本诠解儒家乐论,推明礼乐同源、相成互补之义,探析乐何以成为古典教化的形式和儒家德性人格、生活理想的表征。

德性政治与礼乐教化--礼记礼乐释义研究 目录

绪论
**章 华夏礼乐文明源流:《礼记》的历史根基
**节 华夏礼乐文明之滥觞与早期演变
第二节 周代礼乐文化之特质与其理想性
第三节 宗周政制衰退与礼乐文化之转型

第二章 先秦诸子礼乐反思:《礼记》的思想本源
**节 礼所以本:春秋诸贤对礼乐的认知与阐释
第二节 何以文为:战国诸子对礼乐的批评与质疑
第三节 与于斯文:儒家礼乐释义理论之兴起与发展

第三章 《礼记》通论部礼乐政教思想疏义(上)
**节 《礼记》通论部文献概说
第二节 《礼运》:道之行隐与礼之运转
第三节 《礼器》:忠信之本与义理之文

第四章 《礼记》通论部礼乐政教思想疏义(中)
**节 《哀公问》:爱人与成身
第二节 《仲尼燕居》:制中与周流
第三节 《孔子闲居》:达礼乐之原
第四节 《儒行》:礼乐人格的辩护

第五章 《礼记》通论部礼乐政教思想疏义(下)
**节 《坊记》《表记》《缁衣》:仁义文质之道
第二节 《中庸》:礼乐政教义理纲维的全面开显
第三节 《礼记》通论部礼乐释义思想综论

第六章 教学之道与礼乐政教:《礼记》学礼诸篇疏义
**节 古代学校制度与礼乐教化
第二节 《学记》与古典教学方法
第三节 《经解》与儒家六艺之教

第七章 礼乐人生与成德之教:《礼记》吉事诸篇疏义
**节 《冠义》:成人之道与“礼之始”
第二节 《昏义》:夫妇之义与“礼之本”
第三节 《乡饮酒义》:尊贤养老以成政教
第四节 《射义》:志正体直以立德行
第五节 《燕义》《聘义》:君臣宾主相敬之道

第八章 情文意识与终极关怀:《礼记》丧祭理论疏义
**节 “称情立文”:《礼记》丧礼释义
第二节 “致敬鬼神”:《礼记》祭礼释义
第三节 丧祭礼与华夏古典政教精神

第九章 乐与儒家政教理想:《乐记》礼乐论通诠
**节 华夏乐教传统与儒家音乐境界
第二节 本情象德:音乐之本原与特质
第三节 广乐成教:乐教之内容与方法
第四节 天地中和:礼乐政教之全体大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德性政治与礼乐教化--礼记礼乐释义研究 节选

  《德性、政治与礼乐教化:礼乐释义研究》:  《坊记》对人情的观察首先集中于面对富贵、贫贱等不同境遇时民众所表现的“人情之欲”,这恰是*贴近民众现实生活之日常形态的。如《礼运》所言:“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论语》也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承认这是普通民众的正常心理。因此,儒家并非不承认更非排斥人之自然心理欲求和倾向,而是指出此类欲求若不加规范和引导,则会对社会生活秩序造成破坏性影响,故而肯定礼义之坊是节制人情,维系社会秩序的根本方式。《坊记》特别指出,圣人制礼的原则在于中道,“使民富不足以骄,贫不至于约”。儒家对贫富差别的处理方式体现其一贯的中道立场。总体上看,儒家的经济思想,如许多学者指出的,属于“社会主义”式的,即主张国家对社会资源财富实行适度的管理、调控和再分配,以克服外在偶然因素导致的不公和可能引发的阶层对立与社会动荡。但儒家也不主张人为性地完全消除贫富之别,这一点正体现对自然秩序的承认。儒家一贯的态度是承认自然,而后予之以人文精神的提升与转化。当然,在自然秩序和自然状态问题上,可能引发争议。也许有人会提出,人类社会本就是群体组织形态,并无所谓自然状态。或者认为自然状态是低级的、不合理的——严格上讲是不理想的。的确,人类社会是在人的自觉塑造行动中不断演变着的,这一点也为儒家所特别重视。儒家极言“文”与“教”在人类生存中的根本意义,正是努力要以人文和教化理想重塑人类社会。但儒家也坚持此人文教化理想并非与人之性情及自然秩序相违逆、对抗的反自然形态,而是与自然相协调并有以调校自然状态之不足,同时展示人之创造与审美精神的人文生活形态。如果出于某种纯然人为的理想性原则改造社会,将社会强行纳入一种与自然相悖的轨道,势必会造成严重后果。①  与贫富同列的是贵贱。在古代社会,贵贱之别较之贫富之殊更为严格,也是传统礼制所重点突出的内容。《坊记》云:“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所谓“章疑别微”,主要是从明贵贱之别,防止僭越的意义上言,核心是君臣之分,*终落实于敬让之风的形成,即“民有所让”。贵贱之别是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一社会结构形式在近代之后逐渐被颠覆而消亡,平等取而代之成为现代性思想的核心主题之一。因此,等级制度在现代政治观念语境中被认为是错误的甚至是邪恶的,处于后启蒙状态中的现代人很难理解古人对等级秩序的认同与重视。但一定程度上讲,差序格局恰是古典政教精神的核心要义之一。不过,我们在考察古典思想时,需首先分别历史实存的等级制度与思想家理想的等级秩序,前者对等级的划分主要依据血统(财富在古代甚至都是很次级的因素),后者则主要基于人之智慧、才能与德行之层级。儒家对于历史上的血统贵族及其特权同样持严厉的批评态度。认为由德能优异的贤人君子管理的国家社会才是更理想的,这一思路自有其理论的合理性,并且构成古代思想家解决政治问题的主体方案。对古人而言,基于“选贤与能”的等级划分才是*合乎正义法则的制度形式。事实上,即便在现代民主政治格局中,也同样保留了传统政治思想“贤者在位,能者在职”的基本诉求。在实际的行政管理和制度运作中,某种意义上的等级秩序更不可避免。因此,平等诉求与等级秩序的观念冲突仍然在现代语境中以某种方式持续,从政治哲学的意义上讲,这一问题远未终结。古人将等级秩序仪式化,使之成为礼制的主导要素之一,这是近代以来传统礼制秩序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但如果从上述古代政治思想的等级秩序构想出发,将礼制对贵贱之等的分别视为其理想化等级秩序的一部分,则亦不必对其内涵抱持太多成见和敌意。  ……

德性政治与礼乐教化--礼记礼乐释义研究 作者简介

  张树业,1975年生,河南辉县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200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已出版古籍整理著作一部,在《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