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中医心质学教程/李良松/高等创新教材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中医心质学教程/李良松/高等创新教材

作者:李良松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48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38.0(7.3折) 定价  ¥5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中医心质学教程/李良松/高等创新教材 版权信息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中医心质学教程/李良松/高等创新教材 内容简介

中医心质学说与中医体质学说一样,是基于中医核心思想的学术创新。心质有心灵气质、心态特质、心理质量等多种含义。
“心理学”为西方舶来品的概念,是以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这与中国古代的“心质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心理学”——即“心质学”,除了具有西方心理学的所有内涵之外,还包括了人的道德层面、气质层面、品格层面和灵性层面。因此,中国传统的心质概念可归纳为以下公式:心质=心理+道德+气质+品格+灵性。
中医心质学说具有悠久的历史。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很好重要心质的研究,并将之作为心理、心灵、心态等方面的健康评价与疾病诊疗。“心”即心灵、心态、心理,“质”即气质、质量、特质、性质等,心质学的内涵是更能突出中华文化的特色、特征和特质。心灵质包括人性理论、智慧与天赋、形神关系。心识质包括人的个性、道德品质、认知方法。心意质包括了情志、欲望和志向等方面的内容。中医心质学说的创立并逐步走向成熟,必将为中医心质健康的调理、维护与治疗,为中医增加全新的健康体检项目提供科学的依据。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中医心质学教程/李良松/高等创新教材 目录

中医心质学概论
一、中医心质背景
二、中医心质释义
三、相关学科思考
(一)中医心理学
(二)西方心理学
(三)整合医学
(四)灵性心理学
四、中医心质定义

中医心质学的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神
(二)七情
(三)梦
二、心质学相关学说
(一)气质学说
(二)心性理论
(三)七情学说
(四)元神理论
三、心质的三个维度
(一)心灵质
(二)心识质
(三)心意质
(四)三者的关系
四、儒释道三家心质
(一)儒家
(二)释家
(三)道家
五、心质学发展源流
(一)中医心质的萌芽
(二)中医心质的发展
(三)中医心质的繁荣
(四)中医心质的近况

中医心质学的理论与分型
一、心质学临床理论
(一)阴阳学说与心质
(二)藏象学说与心质
(三)经络腧穴与心质
(四)五运六气与心质
二、心质修炼的层次
(一)真我
(二)超我
(三)自我
(四)本我
(五)非我
(六)五者的关系
三、心质常见的八种类型
(一)概述
(二)八种分型
(三)典型心质
(四)结合心质
(五)心质疾病
四、心质的影响因素
(一)先天“心”
(二)后天“心”
(三)先天“质”
(四)后天“质”

中医心质学的临床治疗
一、心质治法
(一)治法概论
(二)分型调养

附录
一、心质诀
二、心质名文选录

中医心质量表
展开全部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中医心质学教程/李良松/高等创新教材 节选

  《中医心质学教程/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  (三)道家  道家思想在经历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特有的一种文化大繁荣现象——百家争鸣之后,形成了一种以“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为中心思想的信仰基础,作为中国本土文化孕育的宗教信仰,道教思想萌芽于中国的封建社会,伴随着皇权意识的产生,百家争鸣时代结束。作为中国后封建时代的**个大一统社会,秦为了树立普遍的“尊君”意识,采取了一系列违背自然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统治后期,经济疲软,社会秩序混乱,文化沦丧,人民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所以,在礼崩乐坏的秦后汉统一时期,道家思想显得弥足珍贵,黄老思想被汉初统治者所重视,结合社会的自我修复能力,到汉武帝统治时期,社会已经初具恢复礼乐制度的生机和物质基础,一直实行郡国并行制的西汉存在影响中央集权的不和谐因素,因此一套“阳儒阴法”的思想上层建筑逐步取代了汉初“人权萌芽”的黄老之学。直到东汉时期,随着方士和谶纬学说的盛行,道家思想有复苏之势,道教的雏形也形成于此。  21世纪初期,宗教思想研究进入了一个理性而深刻的阶段,道家心性论的思想体系初步建立,这也为讨论道家思想与心质学的联系奠定了理论基础。道家思想作为道教的一种指导思想,能够历经中国社会制度的变迁而不灭.与其“秉心”“凭心”“契合于心”的认识论观点有很大关系。道家思想是一种更倾向于人性的宗教思想理论,虽然其核心是形而上的“道”,并衍生出一系列神谱,但“天人合一”却依旧把修心的实质落在了“人”身上。这便是宗教思想的一种进步因素。道家思想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了中国人认识和改变世界的方式,通过社会遗传和历史继承,这种认识论和世界观也同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对自我心质的认识和改造。  1.性论  道家性论的实质是“道”在人身上的体现和延伸,同时“反哺”于“道”,即“人亦大”。一般认为,道家的“性”指的是人的先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应着心质学的心灵质层面。  《老子》一书未见“性”字,但其提出的“德”,即后代所谓的“性”。因为道彰显于物,即是“德”。德内化于人,即为人之性,与道家基本性论相近。老子所言德,就其描述的内涵而言,实与性相近,比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在老子看来,道之本性即是自然无为。由此出发,老子反对人之有为,因为有为破坏了人的原始纯朴,造成了人格的分裂,带来了贪欲。针对这一现象,老子提出“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所谓“常德”乃是原初、原始和自然的人性状态。而婴儿为人之原初,所以性之朴为婴儿之性。因此老子经常赞扬婴儿、赤子,“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希望通过对婴儿之性的强调能挽回人性的日渐零落。  而关于德与性的关系,《文子·上礼》已有阐明:“循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虽然德性并称,显然就其内涵而言,早期道家所言之德确为性的另称。《文子》基本继承了老子的观点,并加以扩展:“夫人从欲失性,动未尝正也,以治国则乱,以治身则秽。故不闻道者,无以反其性;不通物者,不能清静。原人之性无邪秽,久湛于物即易,易而忘其本,即合于若性。水之性欲清,沙石秽之。人之性欲平,嗜欲害之。唯圣人能遗物反己,是故圣人不以智役物,不以欲滑和,为乐不忻忻,其于忧不惋惋,是以高而不危,安而不倾。”他认为原人之性无邪秽,是一种道家性善论的表述,而因为后天情欲的扰动“从欲失性”,将“易而忘其本”而合于“若性”,因此要保持本性,须学圣人不以智役物,不以欲滑和的方法。文子的理念同老子一致,同样欲将“无为”思想延伸至治国方面,认为“故圣人牧民也,使各便其性,安其居,处其所能,周其所适,施其所宜,如此,即万物一齐,无由相过”,当然其目的还是为了保持性之本然状态。  ……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中医心质学教程/李良松/高等创新教材 作者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甲骨文化与中医学》《中医文化探津》等专著25部,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联袂主编101部、7000 多万字的佛医巨著《中国佛教医药全书》,与台湾星云大师联袂主编36册、1000多万字的《中国佛教系列丛书》,发表《商周青铜器上的医学铭文探析》、《殷商甲骨病案探释》等学术论文67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