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书--论语前十篇述真

新书--论语前十篇述真

作者:郭会坡 著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7-01
开本: 32开 页数: 288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34.6(7.2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书--论语前十篇述真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2031805
  • 条形码:9787552031805 ; 978-7-5520-3180-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书--论语前十篇述真 本书特色

通过对论语前十篇的述真,梳理作者独特视角下的论语篇章结构,再次解读经典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密码,继续彰显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新书--论语前十篇述真 内容简介

《论语》是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本书系作者对论语前十篇进行的解读和述真,主要是将《论语》中存有争论的词句、段章等通过文义的综合解读,重新进行精妙编排,形成逻辑清晰的篇章结构、篇章对应关系。

新书--论语前十篇述真 目录

引子 1


学而篇** 5

为政篇第二 25


八佾篇第三 48

里仁篇第四 73


公治长篇第五 97


.

雍也篇第六 128

述而篇第七 161

泰伯篇第八 203

子罕篇第九 227

乡党篇第十 262



参考书目 279

后记 281


展开全部

新书--论语前十篇述真 节选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意译】[注明:为便于大家了解原文文意,在每段原文之后先列此“意译”部分。文中选用的多是近现代学者们对原文的白话翻译,主要参照了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里的译文。之后的“述真”部分则是作者对原文的阐发。]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不为他人所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述真】 这段有几个关键字,第1个是“习”字,一般认为“习”是指复习的意思。我认为这个“习”字是指实践、践习的意思,“时习”就是不停地去实践,那么“学而时习之”的意思便是学习然后不停地去实践。 第二个是“远”字,一般来说是指距离的远近。而此处“远”字还不仅仅是指空间上的距离远,还有时间上远的意思,就如在我此时之前的遥远过去和之后的无穷未来,都是远方。那么“有朋自远方来”就不一定单纯是说在空间距离上从远方来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说在我之前或之后的遥远过去和未来未曾谋面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三个是“愠”字,“愠”有怒的意思,但不是大怒更谈不上怨恨,而是心中有些不平之意,那不愠就是心中没有不平之意。所以“人不知而不愠”的意思是说,别人不了解我,我心中也没有什么不平的怒意。 那么整个这三句的意思是说,学习然后不停地去实践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心中也没有什么不平的怒意,不也是君子吗? 即便是这样解读,有人依然有些茫然不知所云,而且认为这三句并无什么必然的联系,前后顺序倒换似乎并不影响文义,那么能否倒换或者三句之间到底有何逻辑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其实答案就在《论语》里面。在《论语》中《公冶长篇》中提到,有次孔子和他的弟子颜回、子路各自谈论将来的志向,孔子说他自己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安之”是说天下的老年人都能过上安逸的生活,“朋友信之”是说朋友之间相互信任,“少者怀之”是说天下的少年儿童都能得到关怀爱护。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志向呢?这其实就是我们古人说的大同社会天下太平的理想世界[ 《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孔子一生的志向。当我们知道了孔子的志向再回过头来看这一段文字,就会发现,不只是前后顺序不能倒换,而且三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的意思,实际上是说当我有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志向时,我要怎么做才能实现这个志向呢?暂且不去管它到底能否实现,有了志向就要通过学习并不停地去实践,努力地去接近!(zui)后会发现越靠近这个志向,我们便越有一种与理想又近一步的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是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个志向古往今来并非只有我一人拥有。与我拥有共同志向的人有很多,有过往的先贤,有他乡的知己,也有未来的贤俊,这里的“乐”,既是指“德不孤,必有邻”的不是一人在战斗、摆脱孤独感的快乐,也是指可以相互切磋、借鉴有益实现志向的快乐。 至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说当别人不了解我的这个志向,我心中并没有什么不平的怒意,这难道不是一个君子理应具备的修养吗? 从立志的角度理解本段的三句话:首先,立了志向就要为实现志向而努力,因为见到成效而心生喜悦又进一步促进了自己的学习;其次,自己勤奋精进的同时又与有共同志向的朋友们交流切磋,助益学习;(zui)后,对不了解自己志向的朋友不必挂怀。所以,这三句是有次第关系的。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意译】 有子说:“为人孝顺悌爱而喜好冒犯在上者的,很少见;不喜好冒犯在上者而喜好作乱的人,还从未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根本建立起来了,‘道’就由此而产生了。孝顺悌爱大概是实行‘仁’的根本要点吧!” 【述真】 这段的核心在一个“本”字上,大多认为“本”就是根本的意思,我认为“本”在这里是基础的意思。所以“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孝悌这件事儿是生发仁的基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做君子就应该把生发仁的基础做扎实,基础做好了,以仁为核心的大道才能生发出来。 前面第1段讲立志求学,这一段又讲孝悌生发仁,两段之间是否有什么关联呢?多数解读《论语》的学者普遍认为《论语》里多是散乱的篇章,语句之间并无前后上下的关系,但果真是这样吗?似乎并不尽然。先就开篇的两句看,孔子先讲了学习过程中的种种体验,目的有分享和激励学习的意思。那么接下来有子的这段话与孔子的话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哪呢?我认为,还是要从志向这个角度看。立了志向,便通过学习来实现志向,那问题是学什么呢?怎么学?学成什么样才能实现志向呢?具体到孔子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要想实现这远大理想、崇高志向,应该先从何处下手呢?有子的这段话就是告诉大家,要想实现孔子的这个远大理想应该先从(zui)基础的孝悌做起,由孝悌生发仁,由仁成君子,由君子去实现志向。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意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仪容伪善,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述真】 这段的文义易于理解,但这段的出现,我认为是针对前一段而来的。孝悌是生发仁的基础,可如果把孝悌看成一个人是否具备仁的评判标准时,那有人便会把孝悌当作一种表演来博得仁的名声。作为表演的孝悌是很难生发出仁来的。所以,要警惕这种虚伪的表现。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意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他人谋事是否忠诚?与朋友往来是否守信?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述真】 这段的核心在一个“省”字上,“省”就是反省的意思。反省什么呢?反省自己的忠信是否有虚假不真的地方,反省老师传的学问是否去践行或者自己传授教导给别人的学问是否是践习过的。那为什么要反省呢?曾子说的这句话,我认为是承接着前面的文义来的。为实现远大理想,有子认为从孝悌生发仁做起,孔子告诫要警惕虚伪表现,那么曾子便以每日的自我反省来避免虚伪。因为,给别人谋划出主意、与朋友交往、为实现理想而践习所学,这三件事是极容易作伪的,有时会是刻意为之,有时可能是连自己都未必察觉的。当然,前面有子讲了孝悌生发仁,而曾子除了提到要省己来得忠信的纯粹外,还强调了对学习的反省。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意译】 孔子说:“治理具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要谨慎处事而守信,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 【述真】 这段讲治理国家,主要就两点:一要有诚敬诚信的品行,也就是政德;二要讲究治理方法,也就是政行。“敬事而信”讲的是政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讲的是政行。这段,我认为是对前面文义的引申。就个人而言,通过孝悌生发仁,通过事后反省避免虚假并积极践行所学。小到个人的成长修为,大到国家的治理,意思是类同的,个人修为要生发仁、习所学,国家治理要有仁德、施仁政,而所谓的仁政不就是孔子传习的学问吗?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意译】 孔子说:“后辈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的房子,便敬爱兄长,言行谨慎,且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 【述真】 这段的关键字是“文”,这个“文”是指文化知识也指文献。这一段我认为是对前面文义的概括性总结。弟子们通过孝悌生发仁,通过反省避免虚伪,谨慎又讲诚信,由少及众的仁爱大众并且亲近有仁德的道德君子,当这些都做到了便要学习文化知识。这里面简单讲,包含了两点,一是成仁,二是学文。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意译】 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服侍君上,能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样的人,虽然没学习过,我却认为他已经学习过了。” 【述真】 这段的核心在第1句“贤贤易色”,第1个“贤”字是以之为贤,第二个“贤”字是贤德的意思,“易”字一般认为是改变的意思,我认为“易”在这里是轻视、轻易的意思。“色”字是容态脸色的意思。“贤贤易色”的意思是轻视容貌脸色,崇尚实实在在的德行道德。所以接下来的三句:事父母、事君和与朋友交,则是对这一句的具体说明。子夏的意思实际上是承接了前段孔子的总结而来,但对于是否要学习,子夏却与孔子的总结有所不同。子夏认为即便没学过,如果能做到竭力事父母、致身事君、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这三点的话,便说明已然是具备了仁德忠信的君子了,那不学与学又有什么区别吗?反而很多时候,学了满口圣贤言却行邪恶事的大有人在。子夏认为修己应以实实在在的德行为主。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意译】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要以忠信为主。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 【述真】 这段有两个关键字,第1个是“重”,重就是重视、以此为重的意思,那重什么?以何为重呢?在这里我认为是德行,君子不重德行,不以德行为重,那么他就没有威严、没有威信。很难想象一个不孝父母、不敬事业、不讲诚信的人会有何威可言? 第二个是“固”,这个“固”字一般认为是坚固的意思,我认为应该是固执鄙陋的意思,“学则不固”,也可以说是不学则固,意思是学习了才能不固执,或者说不学习则会固执鄙陋。接着孔子强调以忠信为主,是说在德行和学习这两者之间,以德行为主,也就是“主忠信”的意思。从这里,我们便能看出,这明显是针对上段子夏观点的回应,德行和学习两者都重要,以德行为主。 “无友不如己者”的解释历来争议很大。有人解释为,我所交的朋友没有一个是不如我的,也就是说他们都有优点,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这样解读看似公允,实则不通。按这样解读,那结交十恶不赦、违法乱纪的人为朋友不是也可以吗?毕竟他们也有比自己强的地方,可以向他们学习,这岂不是误人子弟!结合本段文义,前面孔子针对子夏重德行的观点,提出既要重德行也要注重学习。那这句便是承接着前面来的,还要多结交比自己德行高尚的朋友,也就是孔子前面提到的“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里的“亲仁”的意思。 接着文中提到一旦有过错就不要怕改正,这其实是一种学习的态度。整段的意思,应该是对前面的一个总结,君子既要注重德行,又要注重学习,当然以忠信为主,还要亲近那些德行高尚的君子,(zui)后,要有知错能改、知错就改的进步精神,这样做才能说是为能实现远大理想而迈出的第1步:修己——修成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 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意译】 曾子说:“谨慎地处理父母的丧事,诚挚地追思远代祖先,自然会导致民众归于淳厚了。” 【述真】 这段有三个关键字,第1个是“终”字,多数人的解读是指父母的死亡,我认为是终结、结束的意思,更多的可能是指自己,“慎终”是指要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终结,这里面有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整个人类的时间长河中,个体的生命是极其短暂、转瞬即逝的意思。 第二个是“远”字,这个远一般解读为远祖,我认为应是在我之前而远去的人、远去的事、远去的一切,这些皆为远,当然也有在我之后距我遥远的未来的一切也是远,追远便是追念那些过去的历史、追想这未曾到来的将来。 第三个是“厚”字,“厚”一般被解读为敦厚、厚道,这是基于对“慎终,追远”被解读为谨慎地料理父母丧事、祭祀远祖而得出的解读。当人们慎丧事祭祖宗后,人们的德性便归于厚了。其实这种解读缺乏说服力!慎丧祭祖与民德归厚没有必然关系,是非常牵强的解释。这个“厚”字其实是对应着薄字,“薄”有轻薄、浮薄的意思。“民德归厚矣”,结合“慎终,追远”来解读应该是这样的:当我们意识到个体生命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是如此短暂,而我们又既想从这远去的历史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又想给未来的将来留下辉煌时,我们哪还有时间去轻浮轻薄、去随意呢?这便是我所理解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意思。 这段我认为是承接上段文义而来的,孔子讲了修己之法后,曾子认为时不我待。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意译】 子禽向子贡问道:“夫子一到哪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道:“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来取得的。夫子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同吧?” 【述真】 这段的意思是说孔子获得一个国家政事的方法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孔子依靠“温、良、恭、俭、让”来获得。因为只要观察一国之民“温、良、恭、俭、让”的德行,就能判断获知此国政事如何。国民具有“温、良、恭、俭、让”的德行则此国必定政治清明主圣臣贤,反之则政治昏暗。由此,也知孔子提倡的次第修己的学训,就是希望培养学生们都能成为具有“温、良、恭、俭、让”德行的君子,这也是对开篇如何实现孔子志向的回应,要想实现天下太平大同社会的志向,就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责任意识,学做一个具有“温、良、恭、俭、让”的君子。此解可参考《礼记》中第二十六篇《经解》的内容。 附《经解》(部分内容):“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此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此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意译】 孔子说:“父亲在世,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述真】 这段的关键字有两个。一个是“父”字,一般认为“父”就是父亲,“父在,观其志”是说父亲活着的时候,儿子不能专行,只能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则可看其行为。其实,父亲活着的时候,儿子怎么就不能专行了,专行就一定是不孝吗?为什么要等到父亲去世后才去看他的行为?在世时就不能看他的行为了吗?这种解释与情理不符!我认为,《论语》篇章是有内在逻辑的,要想给这句话一个合理的解释,我们要提前看一下后面一段的内容。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段里提到了先王之道,所谓先王是指前代的圣明君王。我认为,这里的“父”应该就是指前代的君王。若由此再来看这句话,意思便是:君王在的时候,儿子还没有施政的权力,这时候主要是看君王儿子的志向;等君王去世后,君王的儿子便有了施政的权力,这时候则主要看他的行为了。这样的解释才合乎情理。 第二个是“改”字,“改”就是改变、改革的意思,“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说三年或多年不改变先王的大道。“可谓孝矣”是结论:这样做才算作孝嘛!那到底是无改呢,还是改呢?又或者说,无改什么,改什么,才能算孝呢?我认为于情而言,秉承父志、无改初衷便是孝。但时代在变,面临的情况并非相同,自然应对的方法策略也应随之而变,这并不违背父志,甚至唯如此才算是真正的初心不改。所以,无改的应是礼。因为先王治礼作乐的目的就是为实现平治天下的志向才有的,礼就是先王志向的具体化。结合下一段的文义“礼之用,和为贵”,既然礼的作用是治理天下并使其和谐,那先王留下的礼就不能妄改。但礼真的就一成不变地不能改不能变吗?其实也不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话本身就含有可改可变的意思。所谓先王之道便是治理天下的礼乐大道,秉承先王志向以礼治国自然便是大孝了!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意译】 有子说:“礼的作用,以和谐为贵。过去圣明君王的治国之道,其美好之处就在这里;他们小事大事都做得恰当。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便为恰当而求恰当,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述真】 这段关键在“节”字上,有节制、限制的意思。我认为这段是对前段的解释,当然解释的重点应该是“父没,观其行”这句的“行”上。君王去世后,儿子成了君王,拥有了施政的权力,那新君王高举着秉承先王遗志的所作所为,便有了正当性。但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往往这种举旗帜喊口号的背后多有着胡作非为的龌龊。有时虽初心很好,但毫无原则的激进、迁就、退让也都是有违初衷的妄为。所以,“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便是说,施政是有原则、有规矩、有边界的,不可胡为。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意译】 有子说:“与人的信约接近义的要求,说的话就能兑现。待人恭敬接近礼的规范,就不致遭受侮辱。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述真】 这段我认为依然是对前面孔子所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解读。只是重点在“孝”上面,怎么做才算是对父的孝呢?前面提到了秉承先王志向不改初心是孝,但如果此先王是桀纣般残虐的暴君,那他们的大道就毫不动摇地秉承实施了才算孝吗?如果这样做是孝,那孝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所以,我认为“信近于义、恭近于礼”含有对孝的合理性的规范意义。符合道义的忠信才能实践,符合礼仪的恭敬才能远离耻辱,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孝。而“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的意思,则是不因“父没”而不再亲近亲族,这一点本就应是孝的题中之义。 这样看来,从“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一直到这段,主要是在讲礼,而礼,便是孔子为实现自己志向而提倡的大道。当然仅就这三段是不可能把礼这么大的一个问题说透的,在《论语》的后面篇章里还会有更详尽的论述。而这三段的出现是作者有意安排的,他在示意我们,修己以成君子仅是实现远大理想的第1步,这如同是先要造一艘动力十足耐受风浪的大船,然后还要选择一条通往目标的航线。礼,便是孔子认为的那条航线!

新书--论语前十篇述真 作者简介

郭会坡,1981年出生,山东滨州人,祖籍河北沧州。自幼承继家传燕青拳,上海燕青武艺馆馆长。倡导“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的文武兼修理念。曾在《东方早报》发表《是断魂?是枪?——品老舍》(2016年)、《从傅山的书法艺术看傅山武学》(2017年),在(guo jia ji)期刊《中华武术??研究》发表《对八卦掌技术源起的探究》(2017年)、《中央国术馆教材研究——以为例》(2018年)。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