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乡村振兴

作者:张晓山著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6-01
开本: 24cm 页数: 307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0.6(7.0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乡村振兴 版权信息

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乡村振兴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在写作时注意界定基本概念,厘清基本理论的演进过程。立足现实,坚持问题导向,从理论角度回应实践中凸显的问题。坚持用事实和数据作为理论分析的依据,做了大量调研,搜集了大量数据和来自基层的有代表性的鲜活案例,资料新颖翔实。总体而言,本书是一部将理论、政策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乡村振兴 内容简介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本书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视角,深入研究怎样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者探讨了如何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及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样促进农业产业振兴、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并提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改革与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从而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强国梦。

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乡村振兴 目录

**章.从“大包干”到城乡融合发展 / 1

**节.“大包干”是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和激励机制的根本性变革 / 2

第二节.乡镇企业: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 / 6

第三节.农民工大潮: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主角 / 10

第四节.从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城乡融合发展 / 18

第五节.农村改革和发展实践中的基本准则 / 25


第二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27

**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极大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 / 28

第二节.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坚实.基础 / 32

第三节.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关键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 37

第四节.乡村振兴需要科学规划 / 42


第三章.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历史演进和理论探讨 / 55

**节.基本概念的界定和研究思路 / 56

第二节.农村集体所有制的由来及其演进历程 / 58

第三节.农村集体所有的资源和资产的现状 / 63

第四节.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关的几个理论与政策问题 / 66

第五节.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弊端 / 74

第六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 / 79


第四章.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农民的财产权利 / 87

**节.土地问题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 / 88

第二节.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及演进 / 92

第三节.深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改革 / 100

第四节.在要素开放流动的农村产权格局下保障农民的权益 / 113


第五章.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产业振兴 / 119

**节.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历程 / 120

第二节.通过配套政策措施使农业生产经营者利益不受损或少.受损 / 128

第三节.国际农产品贸易摩擦新形势及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 / 134


第六章.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143

**节.农业经营模式和经营主体的现状 / 144

第二节.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质和相对应的农业经营模式 / 155

第三节.创新制度和培育人才,促进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 164

第四节.深化农村金融和保险体制改革,扶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 / 171


第七章.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 185

**节.垂直一体化的概念与几种形式 / 186

第二节.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 / 189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修订时两个有争议的问题 / 196

第四节.农业垂直一体化在中国农村的实践 / 200

第五节.多样化、异质性的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 / 204

第六节.前景展望——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否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主体力量 / 212


第八章.深化改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221

**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工作的发展历程 / 222

第二节.精准脱贫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227

第三节.精准脱贫的底蕴在于提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质量 / 234

第四节.关键是2020年后——如何做到脱贫攻坚成果的可持续 / 238

第五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深远经济社会意义 / 251


第九章.促进绿色发展,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 253

**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254

第二节.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 260

第三节.推动乡村生态振兴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 263

第四节.深化国家治理体系的改革——生猪问题的启示 / 270


第十章.改革与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 277

**节.村民自治制度的沿革 / 278

第二节.农村基层各种组织之间的关系 / 280

第三节.地方政府与村级组织之间的关系 / 284

第四节.农村基层干部与村民之间的关系 / 288

第五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 295

第六节.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改革与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 300


参考文献 / 301


展开全部

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乡村振兴 节选

(摘自本书第221页至第226页) 第八章深化改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再次重申这一目标和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2018年5月31日召开会议,审议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会议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大扶贫格局,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着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切实提高贫困人口获得感,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工作的发展历程 一、扶贫开发工作的历史回顾 1978年,全国农村有贫困人口2.5亿人,占当时农村总人口的30.7%。从1978年底开始,农村改革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农民收入迅速提高,大大缓解了农村贫困问题。到1985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1.25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8%。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开展扶贫开发工作。1986年成立了专门机构——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并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改革,确立了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到1993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8000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8.7%。 1994年3月,国家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8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由此,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一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由主要扶持贫困地区(主要是贫困县)向扶持贫困村、贫困户转变。同时,较大幅度地增加了扶贫资金。到2000年底,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低于693元的标准测算,按当时扶贫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已降至320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7%。“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目标基本实现。2001年,我国颁布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对扶贫工作重点与瞄准对象作出重大调整。扶贫工作重点放到中西部地区,并在此地区确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村成为基本瞄准对象,以村为单位进行综合开发和整村推进。这一阶段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问题、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到2010年底,以当时扶贫标准1274元计算,农村贫困人口2688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8%(陈锡文,2016b)。 二、脱贫攻坚进入新阶段 2011年,国家颁布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此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已普遍建立,因此,这一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开始从以解决温饱为主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国家大幅度提高了扶贫标准,明确以在扶贫标准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为扶贫工作主要对象,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围绕实现“两不愁”(吃、穿)和“三保障”(看病、子女上学、住房)为中心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三五”时期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用5年的时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2011年确定了按2010年不变价2300元为基数的贫困标准。2014年,按当时价格计算的贫困标准为2800元,按此贫困标准,截至2014年底,全国还有2948.5万个贫困户,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7.2%。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 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按照中央的部署,全国各地区、各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努力,2013—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391万人,累计5564万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至2016年底的4.5%,下降了5.7个百分点。2017年,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比2016年末又减少了1289万人;贫困发生率3.1%,比2016年下降1.4个百分点。2018年,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比2017年末减少1386万人;贫困发生率1.7%,比2017年下降1.4个百分点。2018年全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71元,比2017年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中新闻中心举行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介绍说:“按照我国农村现行扶贫标准,2013—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000多万人,每年减贫人数都保持在1200万以上,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832个贫困县,已脱贫摘帽436个。贫困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多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出全国农村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发展差距逐步缩小。预计到2019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将实现摘帽,再经过2020年一年的努力,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 四、行百里者半九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指出,扶贫开发到了攻克*后堡垒的阶段,所面对的多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抓工作。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科学确定脱贫时间,不搞层层加码。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他的讲话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深度贫困地区的现状,指出:“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讲话深刻分析了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的成因,介绍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成功典型以及经验,并从8个方面部署了未来3年的工作任务。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2月12日在四川成都市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听取脱贫攻坚进展情况汇报,集中研究打好今后3年脱贫攻坚战之策。他指出,今后3年要实现脱贫3000多万人,压力不小,难度不小,而且越往后遇到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行百里者半九十。必须再接再厉,发扬连续作战作风,做好应对和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准备。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8年5月31日召开会议,审议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的举措,构筑了全党全社会扶贫的强大合力。2018年6月12日新华社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并再次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行百里者半九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这点,意味着脱贫攻坚工作越往后遇到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要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

张晓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农村发展系博士生导师。曾任十一届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1998-2010年期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6年8月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农村发展,农村组织与制度,合作经济理论与实践。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等多项重要的科研任务。所著论文或专著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等多项奖励。兼任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等职。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