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遭遇“视差之见”:齐泽克与文化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遭遇“视差之见”:齐泽克与文化研究

作者:戴宇辰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260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52.5(7.0折) 定价  ¥7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遭遇“视差之见”:齐泽克与文化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7599666
  • 条形码:9787567599666 ; 978-7-5675-996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遭遇“视差之见”:齐泽克与文化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当代文化研究界的学术明星斯拉沃热·齐泽克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哲学理念中的“视差”这一概念出发,将其关于大众文化“电影”、“文学艺术”、“意识形态”、“后现代”、“赛博空间”和“优选化”六大主题的诊断的论述材料,相互勾连、相互融合,试图构建起其关于文化研究论述的全部理论脉络。

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遭遇“视差之见”:齐泽克与文化研究 目录

视差之见与齐泽克的“兔子” 代序一 吕新雨
作为“文化研究”的齐泽克式哲学 代序二 吴冠军

序篇
**章 文化研究:齐泽克兵临城下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本书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书的创新点与理论贡献

第二章 何谓“视差之见”
**节 视差:从天文学到文化研究
第二节 柄谷行人式视差:从主体转向客体
第三节 齐泽克的视差之见
第四节 始发站:分析家齐泽克
转捩点:文本视差

第三章 “未完成现实的本体论”——齐泽克论电影
**节 电影分析:从叙事内容转向形式模型
第二节 想象一象征一实在:形式分析的三个要素
第三节 电影中的三类客体
第四节 实在界的回归
小结 **站:电影作为观众的享乐方式

第四章 “一小片实在界”——齐泽克论文学艺术
**节 主体:作为阿尔都塞批判者的卡夫卡
第二节 欲望:作为哈姆莱特真理的安提戈涅
第三节 伦理:作为康德征兆的萨德
第四节 革命:作为黑格尔读者的瓦格纳
小结 第二站:文学艺术的真理——设置的、外部的、规定的反思

转捩点:批判视差
第五章 “他们一清二楚,但仍勤勉为之”——齐泽克对当代意识形态的批判
**节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第二节 作为社会先验主体的“真实的抽象”
第三节 信仰的客观性
第四节 犬儒主义意识形态
小结第三站:意识形态——自在、自为、自在自为

第六章 “大他者并不存在”——齐泽克对后现代的批判
**节 “漂浮的主体”VS“空洞的主体”
第二节 风险社会及其敌人
第三节 后现代文化:对于实在界的依恋
小结 第四站:行动——重塑后现代主体的方式

转捩点:实践视差
第七章 “上帝死了,一切都不被允许”——齐泽克对赛博空间的反思
**节 虚拟现实:一个糟糕的概念
第二节 赛博空间中的三重威胁
第三节 俄狄浦斯向何处去
小结 第五站:在赛博空间中穿越幻象是可能的吗?

第八章 “欢迎光临真实的荒漠”——齐泽克对全球化的反思
**节 原教旨主义者的信仰有多脆弱?
第二节 身份政治还是多元文化主义?是的,请!
第三节 走向减法的政治学
小结 第六站:Don't Act.Just Think!

尾声
第九章 “关于齐泽克,永远不要说已经了如指掌”——图绘齐泽克
**节 想象:他人论齐泽克
第二节 象征:作为“消隐的中介”的齐泽克
第三节 实在:作为“事件”的齐泽克

第十章 文化研究:遭遇“视差之见”,遭遇齐泽克
**节 齐泽克对文化研究的理论贡献
第二节 齐泽克的理论缺陷
第三节 齐泽克与中国
第四节 终点站:齐泽克之视差,或,视差之齐泽克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遭遇“视差之见”:齐泽克与文化研究 节选

  (2)激进政治理论随着国内对齐泽克的研究不断深入,许多学者从意识形态分析逐渐转向探讨齐泽克的激进政治理论。作为当代左翼的领导人物,齐泽克借由拉康精神分析思想发展起来的政治理论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期刊论文方面,胡大平在《从马克思到拉康——齐泽克与文化政治学之精神分析转向》中认为当代政治学理论中存在着一个显著的精神分析转向,而这一转向的代表就是齐泽克所推崇的激进政治理论。于琦在《论齐泽克从精神分析到政治哲学的思想进路》中强调拉康的“真实”的概念对齐泽克激进政治思想起到了巨大作用。齐泽克正是通过诉诸实在界的不可能来强调政治的激进不可能性维度。在另一篇《巴特比式的“拒绝”与齐泽克“减法”的政治理论》中,于琦通过齐泽克对于“巴特比”的探讨,认为其发展了一套具有重建政治主体性维度的“减法的政治学”。莫雷在《从激进民主到阶级斗争——拉克劳、墨菲与齐泽克的政治策略的差异》中分析了拉克劳、墨菲的“回到领导权”斗争与齐泽克的“回到阶级”斗争之间的政治取向差异,认为两者的差异体现了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发展逻辑。王金林在《唯物史观视阈中的齐泽克“共产主义假设”——(首先作为悲剧,然后作为喜剧>剖析之一》中重回对唯物史观的考察,他回顾了齐泽克对共产主义概念的重新审视,认为齐泽克将传统的无产阶级概念激进化到存在层面,使这一概念丧失了原有的革命性。吴冠军在《齐泽克的“第十一论纲”》中批判性地考察了全球资本主义的当代状况,认为齐泽克的政治洞见在于我们必须在今天重新激活“共产主义假设”。  在学位论文方面,孟飞的硕士论文《齐泽克的左翼政治主题》分析了齐泽克左翼政治理论中的三大主题一反对全球资本主义,拒绝正在流行的所谓多元主义宽容政治,对资本主义全球民主的怀疑,认为齐泽克为激进左翼政治开辟了新的视域。董倩在硕士论文《齐泽克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研究》中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入手,广泛考察了齐泽克资本主义批评理论的源头、理论逻辑以及内在发展动力,认为其贯彻着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以及对革命的向往。  (3)文化分析  文化分析是研究齐泽克的一个新近热门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开始转向于探讨齐泽克的文化理论的方方面面,这一领域的研究包括关于齐泽克的电影、艺术、赛博空间、欲望等主题的探讨。诚然文化分析与笔者所关注的齐泽克研究主题高度相关,但迄今为止,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仅局限于零星主题,基于某一特定领域(例如电影)也未能有学者建立起系统性的理论架构。并且,对于整体的文化研究领域来说,尚未有学者能够建构起齐泽克完整的文化分析理论脉络。  在期刊论文方面,韩振江是国内比较早注意到齐泽克文化批判理论的学者之一。在《齐泽克:新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一书中,韩振江将齐泽克定位于新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学者,将齐泽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分为“原质美学”“幻象艺术论”“赛博空间论”三个维度,但并未对三个维度的内涵和其间的内在关系作出详细说明。在《“实在界的鬼脸”——图绘齐泽克的“拉康主义”》《齐泽克文艺理论中的关键词释义》《安提戈涅:赤裸生命的抵抗——论齐泽克对的意识形态阐释》等文章中,韩振江也开始有意识地转向考察齐泽克文化分析理论的几个核心概念。  电影理论是齐泽克文化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主要有:南野在《齐泽克或齐泽克式的电影读解》中,分析了电影中的幻象客体在电影艺术客体中的巨大作用,认为齐泽克通过对拉康式的实在界的重述,阐释了作为客体的凝视;孙柏在《实在界之快感:齐泽克电影批评对拉康理论的应用》中,将齐泽克的电影批评分析回溯到拉康的精神分析脉络之中,通过对齐泽克几部经典影片分析的再评述,集中阐释了电影作品对观众快感的调度,并且认为这种来自“实在界之快感”是电影艺术的核心魅力;胡继华在《穿越幻象——齐泽克为观察电影提供的一个视角》中,强调“幻象”对于电影中意识形态缝合的巨大作用,正是通过本体化幻象的方式,齐泽克剖析了围绕在电影观者之间的欲望与快感;刘昕亭在《波德维尔为什么错了?——论齐泽克对大卫·波德维尔的批判》中,阐释了齐泽克与波德维尔在电影理论与后理论之辩的观点分歧,认为齐泽克开拓了电影理论分析的新局面。  ……

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遭遇“视差之见”:齐泽克与文化研究 作者简介

  戴宇辰,现任职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晨晖学者,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期间曾在卡迪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意识形态批判和齐泽克研究中心担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文化研究与当代批判理论、媒介社会学、政治传播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项,华东师范大学青年高层次引进人才研究项目1项。目前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国际新闻界》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论文曾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