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钢铁低碳高能效共性难题技术研发与应用

钢铁低碳高能效共性难题技术研发与应用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3-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36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114.8(8.5折) 定价  ¥13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钢铁低碳高能效共性难题技术研发与应用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2482114
  • 条形码:9787502482114 ; 978-7-5024-8211-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钢铁低碳高能效共性难题技术研发与应用 本书特色

  《钢铁低碳高能效共性难题技术研发与应用》从钢铁行业节能、低碳、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出发,结合国内外技术进展及工序三层极限能耗模型的研究开发,总结行业低碳高能效典型共性难题技术的新研究与开发动态,尝试给出尽可能科学、经济的解决方案。
  《钢铁低碳高能效共性难题技术研发与应用》共分13章,主要内容包括钢铁能效的概念及现状、钢铁低碳高能效共性技术、钢铁工序三层极限能耗模型,以及10项钢铁行业共性难题技术的研发案例和解决实施方案,为读者提供近年来钢铁节能低碳行业典型共性技术难题攻克动态与尚存问题。
  《钢铁低碳高能效共性难题技术研发与应用》可供从事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技术人员以及钢铁工程设计、使用和维护的技术人员阅渎,也可供从事钢铁行业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参考。

钢铁低碳高能效共性难题技术研发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围绕优选碳减排大形势与钢铁行业面临压力,基于宝钢几十年高起点建设以及持续重视技术创新,尤其是近五年在低碳高能效共性难题投入的研发实践成果以及与靠前外相关机构、高校合作研究,进行系统总结编著而成,以供行业参考。本书主要围绕工序能效对标的理论基础,焦炉荒煤气显热、烧结矿显热、高炉渣显热、转炉高温烟气显热、铁钢\钢铸\铸轧界面能效,以及低温蒸汽利用、低温烟气生物质能源化与碳汇、低温余热与CCUS等行业热点和共性难题,将企业努力提升的核心技术经济指标攻关技术、首套工程化且有望在不远的将来成为行业主流技术、探

钢铁低碳高能效共性难题技术研发与应用 目录

1 绪论
1.1 钢铁材料的绿色属性
1.2 钢铁生产与能源效率
1.2.1 若干基本概念
1.2.2 能效评价方法
1.2.3 能效评价指标
1.2.4 钢铁工序极限能耗
1.2.5 钢铁高能效技术研发
1.3 钢铁生产与低碳
1.3.1 低碳背景
1.3.2 人类命运共同体
1.3.3 钢铁与低碳社会
1.3.4 钢铁低碳技术研发
1.4 钢铁行业转型发展
1.4.1 钢铁形象改变
1.4.2 优化能源结构
1.4.3 优化生产结构
1.4.4 开发节能低碳新技术
1.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2 钢铁低碳高能效共性技术
2.1 产业共性技术
2.1.1 定义
2.1.2 失灵现象
2.1.3 钢铁行业共性技术
2.2 钢铁低碳高能效共性技术难题
2.2.1 焦炉
2.2.2 烧结
2.2.3 高炉
2.2.4 转炉
2.2.5 界面能效
2.2.6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2.2.7 生物质能碳汇
2.2.8 中低温余热协同利用
2.2.9 钢铁多流耦合分布式能源
2.3 钢铁低碳高能效共性难题技术研发重点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 钢铁工序三层极限能耗模型研究
3.1 现有指标体系与极限能耗模型
3.1.1 现有指标体系
3.1.2 现有指标存在问题
3.1.3 极限能耗概论
3.2 理论极限能耗
3.2.1 钢铁工序理论极限能耗模型建立
3.2.2 钢铁工序理论能耗模型求解过程
3.2.3 理想钢铁工序理论极限能耗结果分析
3.3 技术极限能耗(以烧结为例)
3.3.1 烧结工序技术极限能耗模型建立
3.3.2 烧结工序技术极限能耗修正模型建立
3.3.3 烧结工序技术极限模型求解
3.3.4 修正模型结果分析
3.3.5 烧结工序的技术极限能耗
3.3.6 BAT应用案例
3.4 实际生产极限能耗(以烧结为例)
3.4.1 烧结实际生产工序能耗模型建立
……

4 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
5 竖式冷却炉回收烧结矿显热
6 高炉渣显热利用
7 余热驱动高炉鼓风脱湿技术
8 转炉烟气除尘与显热回收
9 铁钢界面铁水温降减少及能效提升
10 余热蒸汽用于加工矿渣钢渣微粉
11 二氧化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
12 钢铁余热耦合生物质能利用及生物炭制备
13 钢铁能源系统低碳高能效重构
附录 钢铁生产工序中典型纯物质热力学的回归公式
展开全部

钢铁低碳高能效共性难题技术研发与应用 作者简介

张永杰,1970年12月生,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东北大学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2001年起曾任宝钢研究院设备研究所所长、院长助理设备所所长、院长助理、院长助理兼炼铁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院长助理兼能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世界钢铁》第三、第四届编委会委员,宝钢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宝钢电机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创新设计研究会理事,美国项目管理(PMI)学会会员,美国企业孵化器协会(NBIA)协会会员。2014年6月至今,聘为宝钢股份公司首席研究员,专业从事低碳清洁技术开发。在宝钢,从事一线研发和研发管理近20余年,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国家863项目多项,负责或参与宝钢集团、股份重大课题共计3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80余项,宝钢重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参与编著专著2部。 黄军,男,1980年6月生,河南省罗山县人,博士,现任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系主任。主要从事冶金系统节能、连铸工艺数值模拟及优化、电磁冶金方面的研究工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