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制造2025”出版工程中国制造2025出版工程:先进材料连接技术及应用

“中国制造2025”出版工程中国制造2025出版工程:先进材料连接技术及应用

作者:李亚江等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352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75.5(7.7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制造2025”出版工程中国制造2025出版工程:先进材料连接技术及应用 版权信息

  • ISBN:9787122320148
  • 条形码:9787122320148 ; 978-7-122-3201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制造2025”出版工程中国制造2025出版工程:先进材料连接技术及应用 本书特色

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对近年来受到人们关注的先进材料连接问题,如高硬度难焊脆性材料和轻质先进材料连接的原理、焊接性特点、应用现状及前景等做了系统地阐述,力求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和新颖性等特色。 本书内容反映出近年来先进材料连接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的发展。先进材料连接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先进连接技术,也符合国家的科技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本书将按先进陶瓷与金属连接、金属间化合物连接、叠层复合材料连接、先进钛合金连接、轻质镁合金焊接、先进复合材料连接等分章编写,每章又分为材料特性、焊接性分析、焊接工艺要点、应用前景等,层次分明,便于读者阅读。

“中国制造2025”出版工程中国制造2025出版工程:先进材料连接技术及应用 内容简介

优选材料连接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值得大力推广的。本书针对近年来受到人们关注的优选材料,如高技术陶瓷、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对其连接原理、焊接性特点、技术要点及应用等做了系统的阐述,给出一些典型工程结构连接的应用示例,可以指导新产品研发。本书内容反映出近年来优选材料连接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推动优选材料的焊接应用有重要的意义。本书供从事与材料开发和焊接技术相关事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师生、科研院(所)和企*单位的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中国制造2025”出版工程中国制造2025出版工程:先进材料连接技术及应用 目录

第1章 概述 / 1
 1.1 先进材料的分类和性能特点 / 1
   1.1.1 先进材料的分类 / 1
   1.1.2 先进材料的性能特点 / 2
 1.2 先进材料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7
   1.2.1 先进陶瓷 / 7
   1.2.2 金属间化合物 / 8
   1.2.3 叠层材料 / 9
   1.2.4 复合材料 / 10
   1.2.5 功能材料 / 11
 参考文献 / 12
第2章 先进陶瓷材料的焊接 / 13
 2.1 陶瓷材料的性能特点及连接问题 / 13
   2.1.1 结构陶瓷的性能特点 / 14
   2.1.2 陶瓷与金属连接的基本要求 / 22
   2.1.3 陶瓷与金属连接存在的问题 / 22
   2.1.4 陶瓷与金属的连接方法 / 24
 2.2 陶瓷材料的焊接性分析 / 28
   2.2.1 焊接应力和裂纹 / 28
   2.2.2 界面反应及界面形成过程 / 33
   2.2.3 扩散界面的结合强度 / 40
 2.3 陶瓷与金属的钎焊连接 / 45
   2.3.1 陶瓷与金属钎焊连接的特点 / 45
   2.3.2 陶瓷与金属的表面金属化法钎焊 / 46
   2.3.3 陶瓷与金属的活性金属化法钎焊 / 50
   2.3.4 陶瓷与金属钎焊的示例 / 53
 2.4 陶瓷与金属的扩散连接 / 56
   2.4.1 陶瓷与金属扩散连接的特点 / 56
 2.4.2 扩散连接的工艺参数 / 57
   2.4.3 Al2O3复合陶瓷/金属扩散界面特征 / 66
   2.4.4 SiC/Ti/SiC陶瓷的扩散连接 / 73
 2.5 陶瓷与金属的电子束焊接 / 75
   2.5.1 陶瓷与金属电子束焊的特点 / 75
   2.5.2 陶瓷与金属电子束焊的工艺过程 / 76
   2.5.3 陶瓷与金属电子束焊示例 / 77
 参考文献 / 78
第3章 复合陶瓷与钢的扩散连接 / 80
 3.1 复合陶瓷与钢的扩散连接工艺 / 80
   3.1.1 Al2O3-TiC复合陶瓷的基本性能 / 80
   3.1.2 复合陶瓷与钢扩散连接的工艺特点 / 81
   3.1.3 扩散接头试样制备及测试方法 / 84
 3.2 Al2O3-TiC复合陶瓷与Q235 钢的扩散连接 / 86
   3.2.1 Al2O3-TiC/Q235钢扩散连接的界面特征和显微硬度 / 87
   3.2.2 Al2O3-TiC/Q235钢扩散连接界面的剪切强度 / 89
   3.2.3 Al2O3-TiC/Q235钢扩散连接的显微组织 / 91
   3.2.4 界面过渡区析出相分析 / 94
   3.2.5 工艺参数对Al2O3-TiC/Q235钢扩散界面组织的影响 / 96
 3.3 Al2O3-TiC复合陶瓷与18-8 奥氏体钢的扩散连接 / 99
   3.3.1 Al2O3-TiC/18-8钢扩散连接的界面特征和显微硬度 / 99
   3.3.2 Al2O3-TiC/18-8钢扩散连接界面的剪切强度 / 101
   3.3.3 Al2O3-TiC/18-8钢扩散连接的显微组织 / 103
   3.3.4 界面过渡区析出相分析 / 106
   3.3.5 工艺参数对Al2O3-TiC/18-8钢扩散界面组织的影响 / 108
 3.4 Al2O3-TiC复合陶瓷与W18Cr4V高速钢的扩散连接 / 110
   3.4.1 扩散工艺特点及试样制备 / 110
   3.4.2 Al2O3-TiC/W18Cr4V钢扩散连接的界面特征 / 112
   3.4.3 Al2O3-TiC/W18Cr4V扩散连接界面的剪切强度 / 113
   3.4.4 工艺参数对界面过渡区组织的影响 / 114
   3.4.5 Al2O3-TiC/W18Cr4V扩散界面裂纹扩展及断裂特征 / 116
 参考文献 / 124
第4章 镍铝及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连接 / 125
 4.1 金属间化合物的发展及特性 / 125
 4.1.1 结构用金属间化合物的发展 / 125
   4.1.2 金属间化合物的基本特性 / 126
   4.1.3 三种有发展前景的金属间化合物 / 127
   4.1.4 Ni-Al、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的超塑性 / 135
 4.2 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焊接 / 137
   4.2.1 NiAl合金的扩散连接 / 137
   4.2.2 Ni3Al合金的熔焊 / 141
   4.2.3 Ni3Al与碳钢(或不锈钢) 的扩散焊 / 143
   4.2.4 Ni3Al基IC10合金的扩散连接和真空钎焊 / 147
 4.3 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焊接 / 150
   4.3.1 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焊接特点 / 151
   4.3.2 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电弧焊 / 154
   4.3.3 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电子束焊 / 155
   4.3.4 TiAl和Ti3Al合金的扩散焊 / 159
   4.3.5 TiAl异种材料的扩散焊 / 162
 参考文献 / 166
第5章 铁铝金属间化合物的连接 / 168
 5.1 铁铝金属间化合物及焊接性 / 168
   5.1.1 铁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特点 / 168
   5.1.2 铁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焊接性特点 / 172
   5.1.3 Fe3Al焊接接头区的裂纹问题 / 173
 5.2 Fe3A与钢(Q235、18-8钢)的填丝钨极氩弧焊 / 174
   5.2.1 Fe3Al与钢的钨极氩弧焊工艺特点 / 174
   5.2.2 Fe3Al/钢填丝GTAW接头区的组织特征 / 177
   5.2.3 Fe3Al/钢填丝GTAW接头区的显微硬度 / 186
   5.2.4 Fe3Al/钢GTAW接头的剪切强度及断口形态 / 189
 5.3 Fe3Al与钢(Q235、18-8 钢)的真空扩散连接 / 195
   5.3.1 Fe3Al/钢真空扩散连接的工艺特点 / 196
   5.3.2 Fe3Al/钢扩散焊界面的剪切强度 / 198
   5.3.3 Fe3Al/钢扩散焊界面的显微组织特征 / 201
   5.3.4 Fe3Al/钢扩散焊接头的显微硬度 / 206
   5.3.5 界面附近的元素扩散及过渡区宽度  / 209
   5.3.6 工艺参数对扩散焊界面特征的影响 / 213
 5.4 Fe3Al金属间化合物的其他焊接方法 / 218
   5.4.1 Fe3Al金属间化合物的电子束焊 / 218
   5.4.2 Fe3Al的焊条电弧焊 / 219
 5.4.3 Fe3Al氩弧堆焊工艺及特点 / 221
 参考文献 / 222
第6章 叠层材料的焊接 / 224
 6.1 叠层材料的特点及焊接性 / 224
   6.1.1 叠层材料的特点 / 224
   6.1.2 叠层材料的焊接性分析 / 228
   6.1.3 叠层材料的焊接研究现状 / 232
 6.2 叠层材料的填丝钨极氩弧焊 / 235
   6.2.1 叠层材料填丝GTAW 的工艺特点 / 235
   6.2.2 叠层材料焊接区的熔合状态 / 237
   6.2.3 叠层材料与18-8钢焊接区的组织性能 / 244
 6.3 叠层材料的扩散钎焊 / 247
   6.3.1 叠层材料扩散钎焊的工艺特点 / 247
   6.3.2 叠层材料与18-8钢扩散钎焊的界面状态 / 252
   6.3.3 叠层材料/18-8钢扩散钎焊接头的显微硬度 / 258
   6.3.4 叠层材料/18-8钢扩散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 / 262
 参考文献 / 264
第7章 先进复合材料的焊接 / 266
 7.1 复合材料的分类、特点及性能 / 266
   7.1.1 复合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 266
   7.1.2 复合材料的增强体 / 271
   7.1.3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 274
 7.2 复合材料的连接性分析 / 280
   7.2.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连接性分析 / 280
   7.2.2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连接性分析 / 285
   7.2.3 C/C复合材料的连接性分析 / 288
   7.2.4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连接性分析 / 292
 7.3 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焊接 / 295
   7.3.1 连续纤维增强MMC焊接中的问题 / 295
   7.3.2 连续纤维增强MMC接头设计 / 296
   7.3.3 纤维增强MMC的焊接工艺特点 / 297
 7.4 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焊接 / 306
   7.4.1 非连续增强MMC焊接中的问题 / 306
   7.4.2 非连续增强MMC的焊接工艺特点 / 307
参考文献 / 315
第8章 功能材料的连接 / 316
 8.1 超导材料与金属的连接 / 316
   8.1.1 超导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 316
   8.1.2 超导材料的连接方法 / 318
   8.1.3 超导材料的连接工艺特点 / 321
   8.1.4 氧化物陶瓷超导材料的焊接 / 322
 8.2 形状记忆合金与金属的连接 / 331
   8.2.1 形状记忆合金的特点及应用 / 331
   8.2.2 形状记忆合金的焊接进展 / 338
   8.2.3 TiNi形状记忆合金的电阻钎焊 / 345
   8.2.4 TiNi合金与不锈钢的过渡液相扩散焊 / 349
 参考文献 / 352
展开全部

“中国制造2025”出版工程中国制造2025出版工程:先进材料连接技术及应用 作者简介

李亚江,山东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曾作为技术员在原电子工业部(四机部)4191厂技术部门工作过7年,有从事基层焊接技术工作的经验;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至今已有30多年),一直从事新材料及特种焊接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和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20多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指导博士生和硕士生30多人。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80多篇,主要著作有《特殊及难焊材料的焊接》《焊接冶金学—材料焊接性》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