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清华汇智文库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研究

清华汇智文库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研究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4-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34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49.7(7.2折) 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清华汇智文库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2509165
  • 条形码:9787302509165 ; 978-7-302-5091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清华汇智文库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研究 本书特色

企业创新投资经典案例,极具实践指导意义!

清华汇智文库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对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问题展开了全面研究。首先,选取衡量企业创新的相关指标,分析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现状,并将现有典型创新案例进行归纳,为民营企业创新投资提供借鉴;其次,从经济环境、法治环境、政治环境、经营环境四个方面对创新投资环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环境建设的内容;再次,根据民营企业不同创新投资模式的特点,从发展趋势、行业性质、企业规模等角度研究了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针对民营企业如何平衡双元创新的建议;很后,构建民营企业创新投资效率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对创新投资效率进行了科学有效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本书主要适用于高校研究生、政府部门及民营企业管理层阅读。 项目来源: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问题研究”(项目编号: 172400410625)。

清华汇智文库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研究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1

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意义5

1.2文献综述7

1.2.1创新投资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7

1.2.2创新投资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19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1

1.3.1研究内容21

1.3.2研究方法22


第2章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24

2.1基本概念24

2.1.1对创新投资概念的认识24

2.1.2创新投资的基本特征26

2.2基础理论29

2.2.1创新理论29

2.2.2信息不对称理论32

2.2.3委托代理理论34

2.2.4融资约束理论36

2.3本章小结37


第3章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现状分析39

3.1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基本情况分析40

3.1.1创新投资总额40

3.1.2创新投资强度42

3.1.3研发人员投入44

3.1.4专利申请数量46

3.2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47

3.2.1持续创新动力不足47

3.2.2高层次创新人才短缺48

3.2.3创新产出质量较低48

3.3本章小结49


第4章国内其他省市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经验借鉴51

4.1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经验成果51

4.1.1区位优势建设51

4.1.2创新政策扶持53

4.1.3倡导规模经济55

4.1.4重视人才培养56

4.2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经验借鉴58

4.2.1识别区域优势58

4.2.2落实创新政策59

4.2.3引进科技人才61

4.2.4坚持企业为主61

4.2.5参与全球合作62

4.3本章小结63


第5章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环境建设研究64

5.1创新投资环境建设的必要性65

5.1.1创新投资环境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础65

5.1.2创新投资环境建设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66

5.1.3创新投资环境建设是企业获得创新机会的前提66

5.2创新投资环境建设的现状与措施67

5.2.1河南省创新投资环境现状68

5.2.2河南省创新投资环境建设措施78

5.3本章小结86


第6章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模式研究87

6.1不同创新投资模式的内涵及差异88

6.1.1不同创新模式的内涵88

6.1.2不同创新模式的差异91

6.1.3不同创新投资模式的优、劣势分析93

6.2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模式选择分析95

6.2.1宏观因素95

6.2.2微观因素96

6.3影响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模式选择因素的实证检验98

6.3.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99

6.3.2变量定义及模型设计99

6.3.3描述性统计分析101

6.3.4相关性分析102

6.3.5回归结果分析102

6.4优化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模式选择的相关建议105

6.4.1政府层面106

6.4.2企业层面107

6.5本章小结109


第7章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效率评价研究110

7.1创新投资项目评价的相关研究111

7.2数据包络分析的研究进展112

7.3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113

7.3.1评价指标体系113

7.3.2评价模型114

7.4实证分析115

7.4.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15

7.4.2创新投资效率评价116

7.4.3有效性分析120

7.4.4规模收益分析121

7.4.5投影分析122

7.5本章小结125


参考文献127


后记134


展开全部

清华汇智文库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研究 节选

第3章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现状分析2016年年底,中国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进出口贸易总额稳居美国之后排名第二,亚洲**。但是,高投入、高消耗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的产能过剩、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已迫在眉睫。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民营经济成为转型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民营经济在经过几十年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产能过剩、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粗放经营等问题。民营企业是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力量,因此,提高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已成为当务之急。自国家提出“双创”以来,政府领导人曾多次在国家重要会议及地方发展指导意见上提出,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积极促进产业转型。河南省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近年来不断提升省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创新战略的实施。2016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25万人,经费支出4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 072个,其中国家级84个;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459个,其中国家级4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08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5个;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8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15家;全省全年申请专利94 669件,增长率为27.3%;授权专利49 145件,增长率为2.9%;有效发明专利22 601件,增长率为28.6%;签订技术合同4 275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9.2亿元,增长率为30.0%,可以看出,2016年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能力较强。 图31为河南省2011—2016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及变化趋势。从近几年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可以看出,自2011年以来,河南省民营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绝对数额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反映了河南省创新势头较足的特点。从相对数来看,虽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在2015年之前放缓,但是从2015年开始,又呈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而民营企业作为河南省创新投资的主力军,近几年也在不断加大创新投资强度,为河南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民营企业创新投资可以由不同的指标衡量,接下来,本部分将从创新投资总额、创新投资强度、研发人员数量以及专利申请与授予数量等微观层面详细分析河南省民营企业的创新投资情况,并具体分析对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现状影响的一些因素。 图312010—2016年河南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及变化趋势 3.1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基本情况分析〖1*2〗3.1.1创新投资总额创新投资总额是衡量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创新投资总额一般用企业研发投入总量来表示。由于部分上市公司未在财务报告里披露研发投资总额,因此本文用所有已披露创新投资数据公司的均值衡量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的整体水平。截至2016年,河南省上市公司共计72家,其中民营上市公司44家。从披露的数据来看,河南省每年进行创新投资的民营上市公司在逐年增长,民营企业表现出较高的创新热情,本部分将从多个维度对2011—2016年民营上市公司创新投资情况进行简单评价。表312011—2016年民营上市公司投资数额及平均值年份民营上市公司 数量/家披露创新投资 企业数量/家创新投资倾向本书所界定的研发倾向为目前已经进行创新投资的企业总数除以年度企业总数,一般而言,企业创新投资的披露情况与企业创新投资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即没有披露创新投资数据的企业多为没有进行创新投资的企业。投资总额 /亿元平均投资额 /亿元201128160.575.750.35201236200.556.520.33201337340.9124.070.71201438360.9450.101.39201538360.9430.980.86201644410.9335.180.85图322011—2016年我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总额及平均数情况 从表31和图32中可以看出,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总额呈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4.34亿元增长为2015年的35.18亿元,增长将近9倍;创新投资平均值从2010年的0.29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0.85亿元,增长将近4倍,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河南省民营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创新投资热情。上市公司创新投资倾向是衡量企业创新意愿可能性的大小,由表31中可以看出,企业创新投资倾向从2011年的57%上升为2016年的93%,即平均100家民营企业中有93家都进行了创新活动。这说明随着经济改革的进行,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式由粗放型的要素驱动逐渐向技术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靠拢。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的增长与省内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自从2011年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在政府政策的积极引领下,河南省积极围绕“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引领民营企业大力创新,加强创新投入能力和科技转换能力,实现省内民营企业近年来创新投资热度持续升温。伴随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拥有了纲领性文件,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河南省成为首个拥有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2014年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达到了近年来的*高值50.10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一倍多。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河南省民营企业的创新投资环境逐渐得到改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机遇为民营企业创新投资提供了发展的沃土,这些必将刺激民营企业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增加创新投入和科技转化能力,实现民营企业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3.1.2创新投资强度 创新投资总额在总量上反映了民营企业总的创新投入数量,但是由于每个企业规模不同,不同企业之间的创新投资总额会存在较大差异,简单比较每年企业的创新投资总额,并不能反映出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的整体水平,因此,为了更好地反映河南省民营企业的创新投资现状,应该用创新投资强度指标来进行考核。目前,学者们对创新投资强度的衡量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基于销售收入平减的创新投资、基于总资产平减的创新投资及基于员工总数平减的创新投资,分别用创新投资对企业销售收入、总资产和企业员工总数做平减处理。鉴于大部分研究较少采用基于员工总额的创新投资,基本上都采用基于销售收入的创新投资和基于总资产的创新投资,所以本部分将选取这两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创新投资强度。 表32和图33呈现了近几年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强度的基本数据和趋势分析,其中创新投资强度1为基于销售收入平减的创新投资强度,创新投资强度2为基于总资产平减的创新投资强度。可以看出,基于销售收入的创新投资强度*大值为3.5%,*小值为2.8%,基于总资产的创新投资强度*大值为3.5%,*小值为1.7%。相关数据表明,企业创新投资强度达到2%时才可以维持基本生存,创新投资强度达到5%时才具有竞争力。上述数据分析表明,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强度依然较低,可以维持基本生存,但尚未具备竞争优势。从图33创新投资的整体趋势来看,基于销售收入的创新投资强度呈平稳上升态势,而基于总资产的创新投资强度在2014年达到峰值,随后出现下降。这主要是因为民营企业创新投资数量激增,但是总资产保持基本不变,而销售收入随着研发投资总额的增加也呈现上涨趋势,所以不同的创新投资强度具有不同的发展态势。但是,从总体来看,企业创新投资强度的波动并不算太大,基本能够保持一个缓慢上升的态势,这表明,目前河南省民营企业整体创新能力正在逐渐提高,但是依然不具有竞争优势,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河南省的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环境建设还不完善,缺少相关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政策扶持激励民营企业持续稳定地进行创新投资。另一方面,河南省民营企业的创新投资理念还不成熟,在近两年经济持续走缓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创新投资强度不能保持有力的增长趋势,减少了投资力度,这可能与管理者决策短视分不开,随着近些年实体企业金融化的不断进行,一些民营企业热衷于赚钱快的行业,不能很好地认识到创新投资对企业价值和核心竞争力提高的重大意义。表322011—2016年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强度年份创新投资总额 /亿元销售收入 /亿元总资产 /亿元创新投资强度创新投资强度1创新投资强度2平均值中位数平均值中位数平均值中位数平均值中位数平均值中位数20110.2900.29210.4599.25516.98212.3730.0280.0320.0170.02420120.3260.3029.4548.99417.40016.3950.0340.0340.0190.01920130.7080.37323.6229.99135.28922.9620.0300.0370.0200.01620141.3920.49140.75612.82240.32327.0970.0340.0390.0350.01820150.8610.43226.61614.29749.15729.9660.0320.0300.0180.01420160.8590.47924.68112.39651.18028.1380.0350.0390.0170.017图332011—2016年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强度 3.1.3研发人员投入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无不说明了知识的重要作用,民营企业作为创新的主要载体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对知识人才的需求和投入更是毋庸置疑。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研发人员作为企业创新的主体,是创新活动的核心人员之一,在促进企业创新水平和成果转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肩负着企业创新持续发展的重任,其投入数量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企业创新投资的投入不仅包括研发资金、研发设备、研发原材料等,还包括研发人员的投入。虽然目前研发人员尚不属于企业的主要资产,但相关研究已经开始关注人才所具有的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熊彼特创新理论强调了企业家个人的重要性,但是现在人才越来越丰富,不只企业家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企业核心员工在企业创新投资活动中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节用企业所拥有的核心技术人员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来衡量企业创新投资中的人力资本投入。本节继续沿用上文创新投资强度的公司样本,再经过严谨的筛选后,剔除数据披露不完全的样本后,*终确立了207个样本。 表33为2011—2016年河南省民营企业研发人员强度的基本统计结果。从表33中可以看出,随着企业员工总数的不断上升,企业核心技术人员也在逐渐增加,核心技术人员从2011年的417人上升为2016年的691人,增长率为65.71%。无论是从企业研发人员强度的平均值还是中位数来看,研发人员强度除了在2011年保持23.99%和18.81%的较高比例之外,其余年份中,研发人员强度均低于这一数值,但基本在逐年上升,研发人员强度均值由2012年的13.09%上升为2016年的14.71%,研发人员强度中位数由2012年的13.41%上升为2016年的18.71%。从研发人员趋势图34来看,河南省民营企业的研发人员总数在不断上升,研发人员强度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人力资源的流动性,每年的研发人数并不一定保持同比增长。特别是2011年,研发人员的比例在统计区间内为*高值。这是因为选取的样本公司部分未在2011年公开发行股票,研发数据并未披露,因此样本数较少,企业员工数和研发人员的数量较为集中,未能均匀呈正态分布。2012年后,样本公司数量较稳定,数据披露较全面,因此能够合理准确地反映研发人员的比例。2013年研发人员的比例较高,也合乎2013年创新投资总额激涨的趋势,同时,因为2013年政府对河南经济建设释放出来的两大国家级战略规划,引导高新技术企业扎根河南、促使传统型制造企业加大研发人员投入力度,积极实现经济产业变革。表332011—2016年河南省民营企业研发人员强度年份研发人员/人员工总数/人研发人员强度/%平均值中位数平均值中位数平均值中位数20114172501 7381 32923.9918.8120124832373 6881 76713.0913.4120135393304 0022 07613.4615.8920145793264 1282 07614.0215.7020156153544 0462 04015.2017.3520166914314 6962 30314.7118.71图342011—2016年河南省民营公司研发人员强度情况3.1.4专利申请数量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作为一个企业乃至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凸显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的*优衡量方式,企业高强度的创新投入能否实现创新产出效果呢?本节统计了河南省民营企业2011—2015年由于企业2016年的专利申请数量难以查到,相关数据库并未公布,因此本文对专利的相关统计截至2015年。对外披露专利申请量的平均值,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三种类型,表34展现了2011—2015年各种类型专利申请情况,从专利申请总额这一指标来看,平均每家公司的专利申请数量从2011年的28.89件到2015年的41.68件,基本保持逐年上升的趋势。从不同专利类型来看,实用新型专利的数量*多,*大值达到24.41,外观设计专利的数量*少,其*大值只有5.46,发明专利的数量则居中,其*大值达到15.06。近5年以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呈现增加的趋势,外观设计专利变化并不稳定。图35为近5年专利申请量的基本趋势。从趋势图中也可以得到与上述基本分析相似的情况,即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均逐步上升,外观设计专利的变化趋势不太稳定。发明专利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数量上优于外观设计专利,但是与实用新型专利的差距较大,河南省民营企业应当将提升发明专利的申请数作为重要目标。表342011—2015年河南省民营企业专利申请情况单位: 件年份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数20117.0816.355.4628.8920128.7817.634.330.720139.2815.312.6627.25201413.3322.475.241201515.0624.412.2141.68图352011—2015年河南省民营企业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3.2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上述的相关分析中可以发现,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近几年呈现逐步增长的良好态势。无论是从企业创新资金投入、创新人员投入还是从创新成果产出来看,河南省民营企业均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其创新投资活动还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持续创新动力不足、创新人才短缺、创新产出质量较低三个方面。 3.2.1持续创新动力不足 虽然河南省民营企业用于企业创新投资的金额不断增加,但是对创新活动的推动力度还是不够,由于河南省民营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再加上创新投资的经济效益短期内很难实现和直接衡量,民营企业在综合权衡创新投资带来的风险和收益之后大都选择规避风险较大的创新投资活动,因此民营企业的创新投资强度相对较低。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强度长期徘徊在1.5%左右,仅2010年比重达到2.36%,低于发达国家3%、东部地区2%的平均水平。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企业创新投资强度在1%以下,表明企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创新能力不足;1%~2%表明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有一定的创新能力;2%~3%表明企业处于稳定发展阶段,能够维持企业持续创新;超过3%表明企业处于成熟发展阶段,能够激发企业进行创新,推动企业持续创新。从此数据来看,河南省民营企业还处在创新的快速发展阶段,虽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未能达到激励创新的程度,更谈不上持续创新,图33中近6年的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强度走势图忽高忽低,说明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并不处于平稳状态,这可能与民营企业缺乏后期持续性创新投资动力有关。 3.2.2高层次创新人才短缺 民营企业创新活动的实现离不开高层次的创新人才,而高层次的创新人才紧缺也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从河南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全省全年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有25万人。而2016年全省研究生招生14 206人,在校研究生39 525人,毕业生11 954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60.60万人,在校生187.48万人,毕业生48.69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47.79万人,在校生128.25万人,毕业生42.37万人。依据河南省高校毕业学历层次比进而推出全省研究与实验发展的人员质量层次比,其中研究生以上层次占比0.12%,这表明河南省高层次研发人员奇缺,研发后备能力不足。从图34中可以看出,民营企业中的研发人员占比较低,不足五分之一,这对高科技民营企业来说,很难支撑企业进行持续高效的创新活动。虽然河南省*近几年在人才引进方面也加大了力度,并卓有成效,表现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员总量显著增加,人才引进制度和载体平台建设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实施“中原崛起百千万海外人才引进工程”之后,据统计,仅2009年,河南省就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252项,取得了丰硕成果。郑州高新区还着手打造“院士专家合作工程”,通过建立与院士专家的合作来集聚高新人才。然而河南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工作也存在问题: “弱企业化”和“碎片化”问题严重,创新环境落后,事业平台缺乏竞争力,这就使民营企业的人才引进步履维艰。 3.2.3创新产出质量较低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强调了创造性破坏的概念,更指出创造性破坏才是经济增

清华汇智文库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研究 作者简介

周雪峰 河南新乡人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副教授 管理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中国会计学会会员 河南省会计领军-后备人才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校级青年骨干教师。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社会资本经济后果与企业投资融。先后在'财贸研究'等CSSCI 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篇 主持国j1a社会科学基金和省级项目各1项 参与重量与省部级项目6项 获省级科研成果奖2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