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当代戏曲剧作家创作研究/中华艺术论丛(第20辑)

当代戏曲剧作家创作研究/中华艺术论丛(第20辑)

作者:朱恒夫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5-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55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36.0(7.2折) 定价  ¥5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当代戏曲剧作家创作研究/中华艺术论丛(第20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7131798
  • 条形码:9787567131798 ; 978-7-5671-3179-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当代戏曲剧作家创作研究/中华艺术论丛(第20辑) 内容简介

  《中华艺术论丛(第20辑):当代戏曲剧作家创作研究》约请了多位戏曲研究专家尤其是青年学者,认真细致地研究翁偶虹、陈仁鉴、吴祖光、陆洪、杨春兰、陈西汀、范钧宏、徐进等18位当代戏曲剧作家的作品,调查他们的创作历程,探析他们的创作方法,总结他们的创作经验与不足,其中不少论文能从新的视角,对当代戏曲剧作家做研究,许多观点颇有新意与创见,对今日戏曲振兴有所启发。

当代戏曲剧作家创作研究/中华艺术论丛(第20辑) 目录

主编导语
“也是读书种子,也是江湖伶伦”
——翁偶虹戏曲剧作研究
推陈出新点铁成金
——陈仁鉴及其戏曲创作研究
戏曲是为广大观众而创作的
——吴祖光戏曲创作研究
人民性·民间性·诗意化
——陆洪非戏剧编创研究
散发着中原泥土的芬芳
——杨兰春剧作散论
文字惨淡经营的心血结晶
——陈西汀剧作研究
笔下有人物胸中有舞台
——范钧宏戏曲创作研究
以剧本创作来推动越剧的迅猛发展
——徐进越剧创作浅论
尊重传统超越规范
——论魏明伦的戏曲创作
自由、疼痛与崇高
——罗怀臻戏剧创作研究
振“士气”写“民”心
——论郑怀兴的戏曲创作
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
——郭启宏新编文人历史剧创作研究
女性群像的集中塑造
——论包朝赞的“庶民戏”创作
戏曲性剧种性现代性
——论王仁杰的戏曲创作
抒情自我与当代定位
——论王安祈的编剧意识及其影响
人赋意志血肉生一词一句总关情
——论陈亚先的编剧艺术
寻找*佳平衡点:对献身“崇高”理想的歌颂与
对个体不幸命运的同情
——李莉戏曲创作研究
把握时代脉搏,刻录历史进程,表现人文精神
——陈彦都市题材戏曲创作研究
展开全部

当代戏曲剧作家创作研究/中华艺术论丛(第20辑) 节选

  《中华艺术论丛(第20辑):当代戏曲剧作家创作研究》:  先生不仅在思想内涵方面除旧布新,在表现形式方面也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先生的表现手法,笔者称之为“陈氏蹊径”,可分为以下四点来谈:一是运用“局式”,即巧妙有趣的艺术构思。二是运用“背反律”结构法,即一剧之中,悲喜错置,始于悲剧者,止于喜剧;始于喜剧者,止于悲剧。三是更多地运用突转和延宕等结撰情节的技巧。四是顺叙、倒叙与追叙相结合的叙事手法。传统戏曲主要按线性时间安排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不管是一条主线的单线叙事,还是一主一次的双线叙事,都有一条贯穿始终、循序渐进的时间线索,比较容易平铺直叙,缺少张力。先生通过这四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往往在剧作开头部分迅速展开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接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令人喜乐随之,神摇目眩。传统戏曲结构的线性特征和抒情意味为之大变,还增加了少见的悬念。《团圆之后》中,作者通过叙述施状元衣锦还乡,与柳氏完婚,其母受到朝廷旌表,在**场竭力酝酿出皆大欢喜的气氛。第二场,运用倒叙手法,将施母与郑司成关系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为第三场情节的逆转做铺垫。紧接着,因为一个小意外,施母自尽,所有的圆满都被打破。第三、第四两场,柳氏及其家人蒙受冤屈,即将遭受严惩,第五、第六场是逆转前的蓄势,施佾生心生不忍,行为反常,导致杜国忠重新审案。在公堂,柳氏三缄其口,不肯吐露真情。杜国忠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步步紧逼,遂使阴谋得逞,情节再一次逆转。第八场,矛盾冲突达到高潮。父子、夫妻相继命赴黄泉,人亡家亦破,真是惨绝人寰。除了三次逆转,作者还运用延宕的手法,迟迟不揭开真相,直到*后才让施佾生明白自己和郑司成的真实关系。正是因为突转、延宕、倒叙等手法的运用,该剧剧情不断转折、顿挫,始于一门团圆而止于家毁人亡。而且,在*高潮震撼人心时戛然而止,留下悲愤的控诉与谴责,供观众回味、咀嚼,大大强化了悲剧意味,使得该剧成为一出臻于完美的悲剧。  《春草闯堂》也是一部运用“陈氏蹊径”颇为得法的剧作,全剧的核心情节是“三认婿”:其一是第二出春草闯堂,假称为小姐认婿,命悬一线的薛玫庭暂时获救;其二是第四出小姐李千金承认薛玫庭为未婚夫婿;其三是第八出李阁老被迫承认薛玫庭为女婿。这三个核心情节都运用突转之法结撰,前两个为剧情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一个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三次逆转前,都用一到两场的篇幅做准备。**出,薛玫庭帮李千金解围,使她免遭尚书公子吴独的羞辱,两个年轻人互生好感。紧接着,民女张玉莲被吴独打死,张父捶胸顿足,悲恸欲绝。再接着,薛玫庭为民女报仇,自赴公堂,在吴母的淫威之下生命危险,舞台气氛极为紧张。第三、第四出,知府胡进为核实薛生身份,随春草到相府面见小姐。春草一边寻思对策,一边故意拖延时间,不管胡进如何迫不及待,都不急不忙,磨磨蹭蹭。胡进被迫再三讨好春草,以至于将自己的官轿让给春草,笑料百出。小姐被春草说服,承认亲事,险些败露的真相隐而不发;第六、第七两出,通过改信、送婿等情节,为情节的高潮蓄足了势。李阁老原本无意认婿,欲暗下杀手,但又担心女儿阻止,没有明明白白地告诉胡进的使者。却不料,春草和小姐合谋偷改书信,急于巴结权贵的胡进高调送薛生进京,弄得天下人尽皆知,惊动了皇帝,将李阁老置于若不认婿便有欺君之罪的境地,只好赶紧找个台阶下去。既要阻止薛生当众道出真相,又央求女儿答应成亲,狼狈不堪。这三次逆转,在使剧情跌宕起伏的同时,又一再拖延真相的暴露,并*终使真相隐藏于婚礼的喜庆氛围中。小人物春草为了伸张正义,和以李阁老为代表的权贵较量,凭借其胆量和智慧笑到了*后。全剧故事情节始于悲伤、紧张,而止于喜气洋洋。情节环环相扣,令人回味;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将统治者的虚伪、冷酷、阴险、狡诈讽刺得体无完肤又人木三分;语言雅俗兼备,是一部近乎完美的喜剧。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