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杨耕作品系列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杨耕作品系列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作者:杨耕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5-01
所属丛书: 杨耕作品系列
开本: 其他 页数: 334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43.1(4.9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杨耕作品系列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3226344
  • 条形码:9787303226344 ; 978-7-303-22634-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杨耕作品系列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本书特色

本书从新的角度入手,对唯物主义历史观进行深入研究,拓展出新的哲学视野,为当代中国学界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观提供了新的视角,学术价值较高。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杨耕作品系列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新的角度入手,对唯物主义历史观进行深入研究,拓展出新的哲学视野,为当代中国学界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观提供了新的视角,学术价值较高。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杨耕作品系列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目录

导论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特征 一 法国唯物主义的两个派别:机械唯物主义与现实人道主义 二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三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终结形而上学 **章 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 一 社会与自然的相互渗透及其中介 二 实践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 人对自然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四 否定性的辩证法 五 实践:人类社会和人类世界的本体 第二章 社会的个人与个人的社会 一 “有生命的个人”与“现实的个人” 二 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三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四 “社会生产人”与“人生产社会” 第三章 社会的本质、结构和有机体的特征 一 实践:社会生活的本质 二 社会结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和交往活动的制度化 三 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形式和意识形态 四 社会有机体及其特征 第四章 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一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在何种意义上与 自然历史过程“相似” 二 社会发展中的自然形态、派生形态和超越形态 三 人类总体历史的进程与具体民族历史的进程 四 社会历史过程与自然历史过程的区别 第五章 历史规律的形成与特征 一 历史规律的实践性、总体性和重复性 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三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四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 五 历史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活动的选择性 第六章 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 一 人文关怀的取向与历史尺度的坚守 二 价值关系: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三 价值观:价值关系应然状态的期盼与展示 第七章 意识与意识形态批判 一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二 意识是被意识到的存在 三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四 重演:意识个体发生与种系发生的本质关系 五 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六 意识形态批判 七 意识形态批判与资本批判的统一 第八章 实践反思与“从后思索” 一 从黑格尔的思辨反思到马克思的实践反思 二 “从后思索法”:马克思一贯主张的思维方法 三 “从后思索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四 “从后思索法”的基本要求 五 “从后思索法”与批判的历史哲学 六 历史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生长点 第九章 科学抽象与思维建构 一 感性具体、抽象规定、思维具体和实践理念 二 科学抽象与理论体系的形成 三 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的具体”的基本环节 四 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的具体”的根本原则 五 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的具体”的实质:思维的建构 六 历史认识活动中的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 第十章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一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人类活动的本原性结构 二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 三 从片面的人向全面的人的发展 四 时间是人的发展的空间 附录一 历史唯物主义:基于概念史的考察与审视 附录二 重新理解斯大林与卢卡奇的本体论思想 附录三 唯物主义历史观研究:问题、观点与思路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杨耕作品系列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作者简介

杨耕,1956年生。安徽合肥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唯物论研究》(日本)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先后出版《杨耕集》、《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危机中的重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代阐释》等著作十部;先后主持编写国家级教材五部;教学、科研成果先后六次获国家级奖,七次获省部级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