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企业人类学-从社会结构视角分析经济行为

企业人类学-从社会结构视角分析经济行为

作者:张继焦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5-01
开本: 32开 页数: 371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2.1(4.3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企业人类学-从社会结构视角分析经济行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98698
  • 条形码:9787516198698 ; 978-7-5161-9869-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企业人类学-从社会结构视角分析经济行为 本书特色

企业人类学引入“社会结构转型”理论,作为其新的基础理论,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变:不再是个案式地研究企业,而是从市场转型和社会结构转型的整体性视角,探讨了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因及其社会结构性因素。在国内外一大批学者80多年的持续探索基础上,*近几年企业人类学已经在学科名称、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学术活动、学术成果等各个方面,开展了许多开拓性探索,已创新地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可以说,企业人类学的兴起意味着人类学发展的局部突破,标志着人类学第四次革命。作为一个国际性学科,企业人类学打通了中国与西方人类学的通道。从这个学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来看,中国和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使其成为了企业人类学创新发展之地。中国学者应该可以基于本土的调查思考,提出本土的企业人类学新理论。

企业人类学-从社会结构视角分析经济行为 内容简介

企业人类学引入“社会结构转型”理论,作为其新的基础理论,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变:不再是个案式地研究企业,而是从市场转型和社会结构转型的整体性视角,探讨了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因及其社会结构性因素。在国内外一大批学者80多年的持续探索基础上,*近几年企业人类学已经在学科名称、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学术活动、学术成果等各个方面,开展了许多开拓性探索,已创新地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可以说,企业人类学的兴起意味着人类学发展的局部突破,标志着人类学第四次革命。作为一个国际性学科,企业人类学打通了中国与西方人类学的通道。从这个学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来看,中国和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使其成为了企业人类学创新发展之地。中国学者应该可以基于本土的调查思考,提出本土的企业人类学新理论。

企业人类学-从社会结构视角分析经济行为 目录

导论 国内外理论综述与本书的分析框架**章 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企业人类学的新探索 **节 企业人类学:作为一门世界性的前沿学科 一 美国:从工业人类学到组织人类学或工商人类学 二 中国:从探讨农村工业化到创立企业人类学 三 日本:从“工商人类学”到“经营人类学” 四 企业人类学: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前沿学科 第二节 企业人类学:应用研究和案例分析 一 知名企业里的人类学调查与研究 二 企业人类学的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15个领域 三 企业人类学与中国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学科建设 第三节 企业人类学的*新学术活动及其研究动向 一 2009年:企业人类学的安身立命之年 二 2010年:企业人类学在亚洲的崛起 三 2011年:企业人类学继续发展其亚洲的学术网络 四 2012年:企业人类学立足中国,与国际学术界开展合作 五 2013年:企业人类学的世界性影响不断扩大 六 2014年:企业人类学立足亚洲,增强世界性影响力 七 2015年:企业人类学的世界性影响进一步增强 八 总结:由中国学者主导的企业人类学已形成世界性影响 第四节 企业人类学的*近学术成果和研究进展 一 不断推出新的学术成果 二 世界各国学者对企业人类学的探讨 三 不断增强应用性研究和社会影响力 四 结语:现状总结、存在的不足与未来前景 第五节 企业人类学:学科体系建设、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 一 企业人类学的“名”与“实”:学科名称的整合 二 从学术活动和学术成果看企业人类学的国际性 三 研究范畴的不断扩展:从传统的到新兴的 四 研究方法的持续创新:三个方面的转变 五 总结、思考和启示:企业人类学的兴起和未来发展前景第二章 企业人类学的新范式:对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探索 **节 观察经济社会转型的三大方面:新一轮的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 一 研究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 二 企业人类学的新视角:新一轮的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 三 小结:关于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文化多元化、现代化、全球化的初步看法 第二节 “伞式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一个新概念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理论准备和分析框架 三 从“地方”和“企业”两类案例,看中国的“伞式社会” 四 讨论与分析:社会结构转型下的“伞式关系”——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五 小结:经济社会转型中“伞式社会”依然发挥作用 第三节 “蜂窝式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另一个新概念 一 研究缘起和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假设、理论基础与实证材料来源 三 就业性“蜂窝”结构及其功能 四 经营性“蜂窝”结构及其功能 五 小结:对“蜂窝式社会”的总体性阐释 第四节 对“伞式”关系和“蜂窝式”关系发展趋势的分析 一 “伞式”关系的发展趋势及政府行为模式的变化 二 对蜂窝式社会发展趋势的看法第三章 人类学的新课题:从东部到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节 中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一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二 影响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 三 影响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 四 小结: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企业搬家” 第二节 食品工业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环境污染及其对策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本节采用的环境经济学理论 三 食品工业:从东部向中西部的转移 四 食品工业:环境污染及其对策 五 小结 第三节 新一轮产业转移与中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一 新一轮产业转移与中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二 处理好承接产业转移与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四章 人类学视角下的城市转型:老字号、老商街与城市竞争力 **节 “自下而上”的视角:对老字号、老商街与城市竞争力的分析 一 引言:从习总书记吃庆丰包子、逛南锣鼓巷谈起 二 研究思路 三 **个层次:微观地对老字号的分析 四 第二个层次:中观地对老商街的聚集经济分析 五 第三个层次:宏观地对城市竞争力的整体性分析 六 讨论与小结 第二节 “自上而下”的视角:对城市竞争力、老商街、老字号的分析 一 研究思路:从“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 二 “自上而下”的三层次分析 三 小结第五章 民族产业的典型代表——“老字号”企业的现代转型 **节 中华民族之代表企业——“老字号”的研究现状、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 为什么要研究“老字号”企业 二 企业人类学研究“老字号”的独特视角 三 “老字号”研究的学术价值 四 “老字号”研究的现实意义 五 小结:逐渐构建“老字号”研究学术体系 第二节 中国企业是否都“富不过三代”:对“老字号”长寿秘籍的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中国企业都“富不过三代”吗? 二 中国的商业传统源自本土、历史悠久 三 对“老字号”企业的调研及有关数据 四 从竞争的角度,看“老字号”企业的长寿秘籍 五 “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前景 六 小结:中国企业并非都是“短命郎君” 第三节 “老字号”企业的盛典性“事件营销”:以上海杏花楼为例 一 以往的相关研究与上海世博会 二 分析框架 三 世界各国企业与中国“老字号”企业:上海世博会上的仪式性“事件营销” 四 上海世博会:上海杏花楼的典礼性“事件营销”案例分析 五 小结:盛大的世博会典礼与上海“老字号”企业的“华丽变身” 第四节 中国“老字号”企业的经营现状与发展前景 一 受访“老字号”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 二 “老字号”企业的经营现状与发展前景 三 小结第六章 人类学的新视角:对“经济文化类型”变迁的思考 **节 少数民族城市移民经济文化类型:从“原生态型”到“市场型”的转变 一 文献回顾:关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有关探讨 二 在城市移民研究中重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 三 影响“经济文化类型”转变的因素分析 四 城市移民的经济文化类型:从“原生态型”到“市场型” 第二节 经济文化类型的转变:民族企业与民族企业家的作用 一 文献回顾:对城市移民、民族企业与民族企业家的有关研究 二 对调查资料的描述与分析 三 总结与讨论:民族企业和民族企业家在形成新的经济文化类型中的作用结语 企业人类学——人类学第四次革命对中国的意义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企业人类学-从社会结构视角分析经济行为 作者简介

张继焦,男,1966年生,现为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社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兼任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和东南亚的唯一代表)、国际企业人类学委员会创办人和主席;曾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国际研究员、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国际研究员;1997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工业社会学博士学位,2005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教授级研究员;兼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都市人类学委员会主席、中国企业人类学委员会创办人和秘书长;曾访问过的国家和地区有33个。论著公开发表?:(1)?外文论著:已用英文、日文、法文等三种外文,在8个国家发表了4本论著和10多篇论文;(2)中文论著:论文和文章170多篇,中文专著和论文集、译著26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