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燕辽造山带中生代构造格架新认识-由复向斜相叠加所形成的背形

燕辽造山带中生代构造格架新认识-由复向斜相叠加所形成的背形

作者:林晓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6-01
开本: 32开 页数: 167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63.4(7.2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燕辽造山带中生代构造格架新认识-由复向斜相叠加所形成的背形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534828
  • 条形码:9787030534828 ; 978-7-03-053482-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燕辽造山带中生代构造格架新认识-由复向斜相叠加所形成的背形 本书特色

本书从燕辽造山带的发展历史出发,认为燕辽造山带在华力西期形成了统一的构造环境,早印支期形成了东西向向斜,内蒙古地轴是向斜的北翼,燕山沉降带是向斜的南翼,内蒙古地轴南缘断裂是燕辽向斜的轴部纵断裂。并且发育了东西向的纵断裂,南北向的横断裂和北东向及北西向的共轭断裂。

燕辽造山带中生代构造格架新认识-由复向斜相叠加所形成的背形 内容简介

林晓辉、于华、周小希、郑锦娜编著的《燕辽造山带中生代构造格架新认识——由复向斜相叠加所形成的背形》从地层分布特征及构造运动产生的*基本构造形态是褶皱和断裂出发,并从地质发展史的角度,论述了燕辽造山带从晚古生代开始,原内蒙古地轴和燕山沉降带就处于统一环境下向下弯曲,深部发育了断裂而成为了岩浆侵入的通道。三叠纪形成了一个东西向向斜及其配套东西向纵断裂、南北向横张断裂和北西、北东向共轭断裂。早中侏罗世形成了由三个背斜和两个向斜组成的复向斜,并发育裂隙盆地及其充填物和内蒙古地轴。晚侏罗世,受北东向构造的影响而形成了具Ramsay褶皱**类干涉样式的第二种干涉图型的区域构造格局。白垩纪开始,该构造格局遭到破坏。新生代。燕辽造山带从华北平原中分裂出来并拼贴到兴蒙造山带上。同时,本书还利用背斜或向斜的断裂排列特征来解释燕辽造山带断裂的出露状态、对冲现象、力学性质及其与岩浆活动的关系。本书对从事与燕山、辽西地区有关的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人员都有参考价值。

燕辽造山带中生代构造格架新认识-由复向斜相叠加所形成的背形 目录

目录
前言
绪论 1
参考文献 8
第1章 区域地质简介 14
1.1 基底 14
1.2 盖层 17
1.3 岩浆活动 20
参考文献 22
第2章 构造的序幕 24
2.1 地层 24
2.2 构造 28
2.3 岩浆活动 30
参考文献 32
第3章 向斜阶段 36
3.1 地层 36
3.2 印支运动 38
3.3 向斜的形成 40
3.4 向斜及断裂的形成机制 48
3.5 向斜被填平 49
3.6 岩浆活动 50
参考文献 52
第4章 复向斜阶段 55
4.1 地层 55
4.2 印支运动第二幕 59
4.3 向斜向复向斜发展 61
4.4 断裂 66
4.5 复向斜的消亡 73
4.6 岩浆活动 74
参考文献 75
第5章 背形构造阶段 81
5.1 地层 81
5.2 燕山运动**幕 82
5.3 秦皇岛背形的形成 84
5.4 燕山地区的构造形迹 96
5.5 辽西地区的构造形迹 109
5.6 土城子组与褶皱干涉样式的关系 115
5.7 岩浆活动 116
参考文献 117
第6章 背形被破坏阶段 124
6.1 地层 124
6.2 燕山运动第二幕 128
6.3 背形构造 129
6.4 燕山地区的构造特征 135
6.5 辽西地区的构造形迹 143
6.6 岩浆活动 153
参考文献 154
第7章 进一步被破坏 160
7.1 地层 160
7.2 喜马拉雅运动 162
7.3 燕山地区 163
7.4 辽西地区 166
7.5 岩浆活动 166
参考文献 167
附图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