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意识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论

意识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论

作者:徐怡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2-01
开本: 32开 页数: 225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38.5(7.0折) 定价  ¥5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意识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92849
  • 条形码:9787516192849 ; 978-7-5161-9284-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意识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论 本书特色

意识体验的首要性使得对意识的认识和研究不可 避免地要采取和包含**人称的视角。然而,与科学 史上得到充分发展并受到*度尊崇的对象化或客观化 的第三人称研究方法相比,**人称研究只在*近二 三十年间,藉由意识科学的建立,才缓慢地在科学界 取得了合法性。徐怡编*的《意识科学的**人称方 法论》以意识科学这二三十年的发展为背景,在论述 了建构意识科学**人称方法必要性的基础上,探究 了意识科学**人称方法的意识理论基础,**人称 方法的种类及其相应问题,**人称方法下产生的第 一人称报告的效度川题,**人称方法的应用与研究 的现状、展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本书试图勾 画出一个宽泛的关于意识科学**人称方法论的研究 视域。

意识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论 内容简介

意识体验的首要性使得对意识的认识和研究不可避免地要采取和包含**人称的视角。然而,与科学史上得到充分发展并受到极度尊崇的对象化或客观化的第三人称研究方法相比,**人称研究只在*近二三十年间,藉由意识科学的建立,才缓慢地在科学界取得了合法性。本书正是以意识科学这二三十年的发展为背景,在论述了建构意识科学**人称方法必要性的基础上,探究了意识科学**人称方法的意识理论基础,**人称方法的种类及其相应问题,**人称方法下产生的**人称报告的效度问题,**人称方法的应用与研究的现状、展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本书试图勾画出一个宽泛的关于意识科学**人称方法论的研究视域。

意识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论 目录

导论 意识科学与**人称进路**节 体验——作为心智本质的**人称被给予性第二节 主体性的禁忌与认知革命第三节 意识研究中的形而上学混战与解释鸿沟第四节 以现象体验为意义基石的生成认知第五节 神经现象学与训练有素的**人称方法第六节 一个全面的意识研究与**人称方法论 **章 意识结构的相关理论探讨**节 内省的困难第二节 反思与前反思第三节 单一水平的意识理论第四节 自觉知第五节 纯粹意识状态第六节 无意识第七节 注意第八节 詹姆斯的意识理论、彻底经验主义与“宗教科学”第九节 佛教心智理论 第二章 **人称方法考察**节 心理学内省第二节 现象学方法第三节 佛教禅定实践第四节 第二人称访谈 第三章 **人称报告的有效性与验证**节 体验与语言第二节 意识的交互主体性第三节 第二人称视角第四节 无主体的客观性和“陈述行为一致性”的有效性第五节 **人称报告的有效性第六节 心理学内省的言语报告研究第七节 促进描述的问题列表第八节 **人称研究中的复杂性与偏差第九节 主体间一神经一现象学验证 第四章 利用**人称专门知识研究体验的神经对应物**节 禅修的神经相关物研究第二节 神经现象学案例 第五章 评估与总结**节 **人称方法的对比评估第二节 总结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意识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论 作者简介

徐怡(1987-),女,浙江慈溪人。于2012年、2015年分获浙江大学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意识和自我的哲学一科学研究。先后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2项,***课题2项,翻译*作2部,发表一级、核心期刊论文若干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