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段水沙调控

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段水沙调控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186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36.4(7.0折) 定价  ¥5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段水沙调控 版权信息

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段水沙调控 本书特色

  《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段水沙调控》针对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存在的问题,从水沙规律、过流能力、合理库容、水沙调控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在以往黄河水沙研究和水沙联合调控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水沙调控的基本理论,构建了基于梯级水库群水沙调控的理论框架;分析了黄河上游径流、洪水的基本规律,充分论证了水库参与水沙调控的可行性,揭示了研究区域的水沙规律和过流能力,确定了水沙阈值系列;构建了水沙调控的指标体系、方案集;计算了黄河上游梯级水库参与水沙调控的合理库容。重点分析了长系列和典型年的水沙调控成果,阐明了不同水平年的供需水、外调水与各调控目标之间的响应关系,揭示了各调控目标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后,分析了黄河上游梯级水库群水沙调控的潜力,提出了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段水沙调控对可持续发展的调控策略,为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的水沙调控实施提供了科技支撑。
  《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段水沙调控》可供从事河流动力学、河床演变与河道整治、泥沙运动力学、水沙调控、水资源利用、黄河治理等方面研究、设计和管理的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段水沙调控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梯级水库群水沙调控理论研究、黄河上游径流规律及洪水规律研究、梯级水库运行及其对下游河道冲淤影响分析、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水沙规律及过流能力分析、水沙调控指标的选取及方案集构建、梯级水库群多目标水沙调控模型的建立及求解、可调冲沙水量的计算及分析、中小洪水调水调沙成果、非汛期典型年水沙调控成果及其分析、非汛期长系列水沙调控成果及其分析、黄河上游梯级水库群水沙调控潜力分析。

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段水沙调控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黄河水沙研究进展
1.3 水库库区泥沙研究进展
1.4 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进展
1.5 水沙联合调度研究进展
1.6 泥沙运动研究进展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梯级水库群水沙调控理论
2.1 水沙调控基本概念
2.2 水沙调控途径与模式
2.3 水沙调控模型建立
2.4 模型算法
2.5 泥沙输移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黄河上游径流规律研究
3.1 年内分配规律
3.2 年际变化趋势分析
3.3 年际变化不均匀性分析
3.4 径流周期性
3.5 丰枯变化分析
3.6 典型年选取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黄河上游梯级水库运行及其对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
4.1 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运行方式
4.2 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运行情况分析
4.3 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河道冲淤变化分析
4.4 梯级水库运行与下游河道冲淤的关系
4.5 水库参与水沙调控的可行性探讨
4.6 水沙调控水库及时机的选择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水沙规律及过流能力
5.1 水沙规律分析
5.2 河道输沙能力分析
5.3 过流能力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水沙调控指标的选取及方案集设置
6.1 水沙调控指标选取
6.2 水沙调控指标体系构建
6.3 方案集设置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梯级水库群合理库容分析
7.1 梯级水库合理库容的概念
7.2 2010现状水平年合理库容分析
7.3 2020远景水平年梯级水库合理库容分析
7.4 2030远景水平年梯级水库合理库容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长系列水沙调控计算结果分析
8.1 2010现状水平年计算结果及分析
8.2 2020远景水平年计算结果及分析
8.3 2030远景水平年计算结果及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典型年水沙调控计算结果分析
9.1 不同年份水沙调控计算结果分析
9.2 不同调控主体的水沙调控计算结果分析
9.3 不同调控手段组合的水沙调控计算结果分析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水沙调控潜力与调控对策研究
10.1 水库运行模式与情景设置
10.2 水沙调控潜力分析
10.3 方案优选
10.4 水沙调控对策
10.5 本章小结

第11章 总结与展望
11.1 主要研究成果
11.2 主要创新点
11.3 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段水沙调控 作者简介

白涛,男,汉族,1975年7月生,陕西安康人,博士 2013年12月毕业至今在西安理工大学任教。 2014年赴台湾大学生物环境系统工程系进行为期8个月的博士后研究 先后参与完成973、国家自然基金及重大项目等纵横项课题10余项,两项研究成果分别达到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获青海省科技成果证书一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实验室基金和横向课题各1项。 发表论文30篇,SCI期刊检索4篇,EI收录6篇,核心期刊10余篇;参加国内外会议6次,在国际会议报告2次,具有坚实的业务基础和较强的综合业务能力。 2014年赴台湾大学生物环境系统工程系进行为期8个月的博士后研究,发表SCI期刊论文2篇,完成项目1项,作主题报告6场,在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