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传媒与新写实小说的兴起

传媒与新写实小说的兴起

作者:张小刚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0.6(7.0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传媒与新写实小说的兴起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77242
  • 条形码:9787516177242 ; 978-7-5161-772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传媒与新写实小说的兴起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内首部以“新写实小说”为研究对象的专著。作者运用文学社会学与文化研究的方法,将“新写实小说”重置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历史语境中,从传媒的角度细致地考察了“新写实小说”的策划与“新写实小说”作家的身份建构过程,并将其定位为20世纪80年代“小说思潮”建构的历史进程中从计划到市场的一座历史浮桥。

传媒与新写实小说的兴起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首部以“新写实小说”为研究对象的专著。作者运用文学社会学与文化研究的方法,将“新写实小说”重置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历史语境中,从传媒的角度细致地考察了“新写实小说”的策划与“新写实小说”作家的身份建构过程,并将其定位为20世纪80年代“小说思潮”建构的历史进程中从计划到市场的一座历史浮桥。

传媒与新写实小说的兴起 目录

绪论**节 “新写实小说”的研究背景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三节 研究视角和拟解决的基本问题第四节 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章 20世纪80年代文学杂志的命运沉浮**节 文学杂志的性质一何为文学杂志二当代文学杂志性质的流变第二节 1978—1984年:文学杂志的成长、繁荣期一文学杂志的繁荣的表征二文学杂志繁荣的成因第三节 1985—1988年:文学杂志的改革、徘徊期一1985—1986年:文学杂志的徘徊二1987—1988年:改革中的危机第四节 1989一1991年:文学杂志的调整、萎缩期一“治理整顿”与文学杂志的萎缩二作为“样板”的《人民文学》的命运第二章 历史的契机:文学场域的分化与重组**节 何为“文学中心”一“文学”的概念二“文学中心”与“文学场”第二节 北京:文学中心的确立与延续一权威性文学生产机构的确立二北京:文学中心地位的延续第三节 上海:“传统”优势与“现代”竞争力一外国文学名著与“探索书系”的出版二对“寻根文学”与“先锋文学”的推动三“重写文学史”与通俗文学第四节 南京:突进与占位的历史契机一“新时期”江苏文学的崛起二“新写实小说”的倡导与文学中心的位移第三章 文学杂志与“文学思潮”:被策划的“新写实小说”**节 1988年的文学生态一“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二“通俗文学”与“报告文学”第二节 选题策划:《钟山》与“新写实小说”的相遇一《钟山》的姿态与自我意识二王干:在北京和南京之间第三节 内容策划:在市场占位与意识形态导向之间一《北京文学》:从“先锋性”到“主旋律”二《上海文学》:从“探索性”到“当代性”三《钟山》:游走于市场与意识形态之间第四节 舆论支持:“众说纷纭”的“公共空间”一1988年:社会舆论与文学舆论的互动二议题设置与舆论的形成三在传媒之间:从“众说纷纭”到“定位一尊”第四章 报刊之争与“新写实小说”作家的身份建构**节 “编者的话”:分裂的文本世界一《烦恼人生》的出世与命名二《风景》等后设“新写实小说”的差异性第二节 《小说选刊》:研讨、转载与聚合一转载和聚合二被研讨的“新现实主义”第三节 《钟山》及其周边:重构中的“混乱”一《钟山》“文讯”和“宣言”中的“新写实”作家二“大联展”中的“新写实”作家第四节 剥离与定型:“经典”的诞生一文学批评对“新写实小说”作家的剥离二文学史的权力:定型和经典化第五章 想象读者的方式:被文学杂志生产的读者**节 《钟山》读者意识的自觉一“新时期”文学与读者关系的演变二《钟山》读者意识的自觉第二节 栏目设置与读者预想一《钟山》读者面向的历史条件二雅俗共赏:栏目设置中的读者预想第三节 定价、装帧设计中的读者定位一杂志定价中的读者定位二装帧设计中的读者定位第六章 文学生产与“文学思潮”:“新写实小说”的历史坐标**节 文学生产与“文学思潮”一“文学”与“思潮”二“文学思潮”的界定三文学生产与“文学思潮”第二节 “文学思潮”之一:计划生产与文学产品一计划与市场:作为两种生产方式二从“伤痕一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转折期的计划生产三“寻根文学”与“先锋文学”:计划生产的延伸和变异第三节 “文学思潮”之二:市场机制与“当代文学”的“转型”一“当代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转型”二“文学思潮”的生产与“当代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转型”附录1 全国杂志出版情况统计附录2 “新写实小说”代表作重读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传媒与新写实小说的兴起 作者简介

张小刚,宁夏隆德县人,生于1981年3月。2003年获兰州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兰州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现为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从事媒介文化研究、当代文学批评及鲁迅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