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行的系列故事

行的系列故事

作者:李彗生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3-01
开本: 其它 页数: 303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11.3(3.9折) 定价  ¥2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行的系列故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1456569
  • 条形码:9787561456569 ; 978-7-5614-565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行的系列故事 本书特色

“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思想。“行”,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行动、行为、践履之义。在中国古代,知行问题涉及认识论,也涉及伦理道德等其他哲学范畴。儒学创始人孔子很好重视“行”在认识社会以及道德修养中的作用。他认为:人的道德修养是一个学习和锻炼的过程,即从学习道德知识到确立信念,再到认识和把握规律进行实践、实现目的的过程。而这正是“行”的过程。孔子的知行思想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不能只凭其言论,还要看他的实际行动。孟子认为,“知”和“行”对人认识主观世界、客观世界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人要努力地探求,不探求就得不到。荀子是中国哲学目前较早明确提出知行关系问题的人。他不仅提出要重视学习,而且很好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程颢、程颐提出“格物致知”不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法则,而是借格物在人的内心恢复“天理”。朱熹主张知行并重,不可缺一,人若做到知得行得,并由此达到等

行的系列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将历史上有关“行”的故事有选择的加以整理,展现不同时代关于“行”的内涵。以通俗易懂的连环画形式进行大众传播,对社会大众,特别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提升我们的民族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

行的系列故事 目录

●伯牙学琴
●成抟识人
●楚人驾船
●冯妇遇难
●谎言误国
●南岐之见
●孟效实行
●难识鼋鳖
●求琴习筑
●言行不一
●越人造车
●赵襄子学驭
●商贾许金
●太庙坍塌
●良药伤身
●琵琶显灵
●赠竹风波
●斋钟磬声
●张祜受骗
●揭穿谣言
●部分目录
展开全部

行的系列故事 作者简介

李彗生,为巨人文化丛书、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丛书主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