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纳米技术发展的伦理参与研究

纳米技术发展的伦理参与研究

作者:胡明艳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21.6(4.5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43.2(9.0折)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纳米技术发展的伦理参与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55639
  • 条形码:9787516155639 ; 978-7-5161-556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纳米技术发展的伦理参与研究 本书特色

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研究热潮。逐步深入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纳米技术仍处在襁褓期,具有多重不确定性,如纳米技术的概念、发展和应用的目标、对社会与伦理的影响都具有不确定性。对于纳米技术这种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因素的新兴技术所带来的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除了加速推动人类对自然奥秘的认识和把握程度,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从事纳米技术研究的科学家工程师应当并且能够做些什么?其他的“外行”又能够并且需要做些什么?作者在本书中探讨了这些问题。

纳米技术发展的伦理参与研究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研究热潮,逐步深入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纳米技术仍处在襁褓期,具有多重不确定性,如纳米技术的概念、发展和应用的目标、对社会与伦理的影响都具有不确定性。对于纳米技术这种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因素的新兴技术所带来的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除了加速推动人类对自然奥秘的认识和把握程度,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从事纳米技术研究的科学家工程师应当并且能够做些什么?其他的“外行”又能够并且需要做些什么?作者在本书中探讨了这些问题。

纳米技术发展的伦理参与研究 目录

**章导论
 **节问题的缘起
  一  纳米技术风险初现
  二  技术的伦理研究兴起
 第二节当前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状况
  二  国内研究状况
 第三节本书的研究意义和贡献
第二章纳米伦理学的早期研究及其问题
 **节纳米技术的未来:乌托邦,还是末日噩梦
  一  乌托邦:nbic汇聚技术与纳米分子组装机
  二  大恐慌:人类的末日噩梦
 第二节一门独特的纳米伦理学
  一  纳米技术提出了性质上全新的伦理议题
  二  纳米技术是一个新的应用伦理学分支领域
 第三节伦理学议题:臆想的,还是真实的
  一  对推测性伦理学的批判
  二  对批判的批判
 第四节  回应挑战:行动中的伦理研究
  一  回应之一:从“纳米伦理学”到“纳米伦理研究”
  二  回应之二:从“纳米伦理研究”到“纳米伦理在行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伦理参与
 **节  “风险”:现代科技社会的关键词
  一  风险社会的来临
  二  充满不确定性的后常规科学
  三  纳米技术的发展作为一场社会实验
 第二节  “责任”:现代科技社会的伦理关键词
  一  科学共同体承担社会责任的困境
  二  责任伦理学的启示与不足
 第三节共同前瞻风险的努力:伦理参与
  一  科技发展的“共同责任”
  二  从治理到伦理治理
  三  治理框架下的共同责任实现机制:伦理参与
  本章小结
第四章多层面的宏观伦理参与
 **节总体战略:负责任的纳米技术发展
  一  美国“负责任的纳米技术发展”
  二  欧洲“负责任的纳米技术创新”
 第二节ehs问题上的软性监管和自愿章程
  一  政府的软性监管
  二  产业界的自愿性伦理章程
 第三节elsi问题上的整合进路
  一  早期elsl研究与技术评估的不足
  二  整合技术评估的纳米技术elsl研究
 第四节公众参与
  一  公众参与纳米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二  公众参与的形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纳米实验室中的微观伦理参与
 **节纳米实验室中的伦理参与语境
  一  社会伦理议题日益引起纳米科学共同体关注
 ……
第六章反思伦理参与及其可行性
第七章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纳米技术发展的伦理参与研究 作者简介

胡明艳,1984年生于安徽无为,南京大学哲学学士,清华大学哲学博士,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2009-2010),英国爱丁堡大学科技与创新研究所访问学者(2013-2014),现为中央党校哲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伦理、科技与社会,先后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学习时报》等学术期刊、报纸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等2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