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辜堪生哲学文集

辜堪生哲学文集

作者:辜堪生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2-01
开本: 24cm 页数: 280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49.0(7.2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辜堪生哲学文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0417328
  • 条形码:9787550417328 ; 978-7-5504-1732-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辜堪生哲学文集 本书特色

《辜堪生哲学文集》整理了作者辜堪生从80年代到今天已公开发表的哲学论文三十余篇,内容大多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东西方哲学史及历史哲学,在学术界有一定反响的作品。希望这些文章的重新集结出版能给同行年轻人以启迪。本书理论结合实际,具有一定出版价值。

辜堪生哲学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哲学理论篇、哲学应用篇两篇。主要内容包括: 真理形式的主、客观问题试解 ; 关于现象与本质范畴之管见 ; 一个被误释的重要命题 ; 也谈静止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等。

辜堪生哲学文集 目录

上篇:哲学理论篇
真理形式的主、客观问题试解
关于现象与本质范畴之管见
试论黑格尔的无限观——兼评现行哲学教材
一个被误释的重要命题
也谈静止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命题新探
哲学研究与人类命运——论实践的唯物主义
辩证法本质新探
矛盾果真有“内”、“外”之分吗?
康德认识论再评价
人究竟可以几次踏进同一条河?——评一个理论误见
论气功与中国哲学
论气功与中国古代哲学的直觉思维
论气功与中国古代圣人观
论逻辑与辩证法的关系——从“鸡先蛋先”引起的思考
“理解”:认识的深层本质
论周公与和谐文化传统
论周公的“天命”哲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关于“事物即矛盾”命题的辨析

下篇:哲学应用篇
试论改革的道德与道德的改革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说易做难的原因分析
试析道德退步“代价论”
试论公共服务劳动也能创造价值
“三个代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定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解读——从“实事求是”到“三个代表’,
试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不断探索与完善
“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多维解读——纪念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
关于“人的价值”命题的理解与澄清——从小悦悦事件说起
后记
展开全部

辜堪生哲学文集 节选

  《辜堪生哲学文集》:  对列宁这两段话究竟该怎样理解?理论界传统的看法是把两段话直接联系起来理解;即把**段中克拉底鲁的命题“连一次也踏不进同一条河”看成第二段中相对主义诡辩论的渊数,从而由结论谬误反推出前提谬误(这里姑且不谈这种反推法是否合理)。  我认为,列宁这两段话是相对独立的,至少不是因果必然联系,我们先分析**段话。这段话的前半段是列宁对赫拉克利特思想的肯定性转述,这是没有疑义的,而破折号以后的话,从其语气和句式来看,应该是列宁自己的说明和发挥。为什么呢?我们知道,破折号的使用一般都是表示后面紧跟着一个注释性、补充性的说明;“其实”这个词的使用,往往就是表示后面的话是笔者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再者,列宁对为什么“连一次也不可能”做了专门解释,而且这个解释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以上理由足以说明“连一次也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是列宁自己的看法,只是由于克拉底鲁“早就说过”同样的话,所以列宁特地在括号中加以注明(如果是直接引述克拉底鲁的命题,就用不着加括号了)并使用了。“像……那样”的句式来表明两人看法的一致性,如果把后半段的两个括号注释去掉,就成了“其实连一次也不可能”,这种补充性的语气和句式不就十分明显了吗!  为什么列宁更趋向于同意“连一次也踏不进同一条河”的看法呢?我认为,在列宁看来,“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所要说明的是事物的运动;“人连一次也踏不进同一条河流”说明的也是事物的运动,两个命题并无本质区别。但如果从揭示事物的运动不息来看,后一个命题更能突出事物运动的连续性和绝对性,所以列宁更赞成后一个命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列宁就停留在克拉底鲁命题的水平上,因为命题乙毕竟只是一个片面真理(对此,我们将在第二部分详细阐述)。  我们现在来分析第二段话,这段话与前一段话并无直接联系,首先从引用的书的页码来看不是同一个地方。**段话是列宁在读到第225~228页(即拉萨尔从普卢塔克那里援引了赫拉克利特关于“一切皆流、无物常住”思想的一大段话)时所作的笔记。第二段话是谈克拉底鲁的相对主义诡辩论,与拉萨尔的那段引述无关,列宁注明的参看页码是第294-295页及其他地方。既然两段话无直接联系,那为什么列宁又要在此突转话题呢?显然是由于在**段话中提到了克拉底鲁的命题而产生的联想,所以列宁另起一段并加上括号来注明,提醒“注意”。究竟“注意”什么呢?原来克拉底鲁虽然正确地看到了“一切都在运动”,但得出了“关于任何东西都不可能说出什么来”的不可知论的结论。列宁所批判的正是这点,而绝不是要去否定克拉底鲁“连一次也踏不进同一条河”的命题本身,尽管它不是一个辩证的命题。  以上考察如果符合列宁的本意,那原来被援引来否定命题乙的根据恰恰成了在某种意义上肯定命题乙的旁证。当然,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经典作家的个别观点上,命题乙究竟是不是诡辩论命题,命题甲究竟是不是辩证法命题,都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考察和分析。二、对传统结论的再分析按照理论界传统的看法,命题乙之所以是一个诡辩论命题,是因为它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命题甲之所以是辩证法命题,是因为它既看到了事物的运动,又看到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上述说法有失偏颇,既然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怎么会有“夸大”之嫌呢?既然河水是不停地流动着的,那么命题甲所肯定的“相对静止”又是指什么含义的静止呢?显然我们对运动和静止的认识还十分笼统、粗糙。因此,有必要先对这个问题做一番深入的探讨。  ……

辜堪生哲学文集 作者简介

  辜堪生,男,1949年生,汉族,四川眉山人。1969年下乡插队落户;1972年考入眉山剧团乐队担任首席小提琴手;1978年考入南充师范学院政治系学习,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考入四安交大“哲学助教班”学习;1986年回四川师院任教;1997年调西南财大任教至今。1987年任职讲师,1991年破格升为副教授,1996年升为教授。著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合著)、《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研究》(主编)、《邓小平江泽民社会上义思想研究》(主编)等著作8部,四川省统编教材2部(副主编);公开发表论文90余篇;获省、市各级政府“优秀社科成果奖”7个;1997年被评为四川省“两课”优秀教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