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建设美丽中国理论与实践

建设美丽中国理论与实践

作者:廖福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446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45.0(6.0折) 定价  ¥7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建设美丽中国理论与实践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42585
  • 条形码:9787516142585 ; 978-7-5161-425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建设美丽中国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建设美丽中国理论与实践》融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管理学、美学等学科于一体,围绕新时期出现的新危机、可持续发展的新瓶颈、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梦”新里程展开了建设美丽中国研究。着重论述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视野、新理念、新体制、新引擎、运行规律和幸福理论、需要理论、美学理论;系统阐述了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森林、美丽海洋、美丽草原、美丽湿地、美丽沙漠等的基本概念、顶层设计、特色优势、主要内容、动力机制、基本原则、途径方法和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可为各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决策、实践、研究、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建设美丽中国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融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管理学、美学等学科于一体,围绕新时期出现的新危机、可持续发展的新瓶颈、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梦”新里程展开了建设美丽中国研究。着重论述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视野、新理念、新体制、新引擎、运行规律和幸福理论、需要理论、美学理论;系统阐述了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森林、美丽海洋、美丽草原、美丽湿地、美丽沙漠等的基本概念、顶层设计、特色优势、主要内容、动力机制、基本原则、途径方法和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可为各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决策、实践、研究、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建设美丽中国理论与实践 目录

绪论  美丽中国:从什么视野到怎么建设  **节  从视野的三个维度研究关丽中国  第二节  创新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和体制  第三节  实践 **章  “中国梦”与美丽中国  **节  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  第二节  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  第三节  美丽中国的内涵  第四节  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内容第二章  美丽中国与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节  围绕美丽中国形成“新型四化”建设的新格局  第二节  围绕美丽中国的“新型四化”新引擎  第三节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第三章  美丽中国与全球生态安全  **节  生态安全的内涵  第二节  生态安全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全球生态安全问题  第四节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第四章  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  **节  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信念  第二节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第三节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统一的理念   第四节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第五节  创新驱动转变生产方式的理念   第六节  转变生活方式确立生态文明消费模式理念  第七节  提高国民幸福指数的理念   第八节  树立美丽中国的政绩理念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体制与制度   **节  建设美丽中国的体制   第二节  建设美丽中国的制度   第三节  建设美丽中国的机制 第六章  幸福理论   **节  幸福的内涵   第二节  幸福的测量   第三节“幸福悖论”及其相关理论解释  第四节  幸福理论对建设美丽中国的指导运用第七章  需要理论  **节  需要理论概述  第二节  需要理论对建设美丽中国的指导作用第八章  美学理论  **节  美学理论概述  第二节  关学理论对建设美丽中国的指导作用第九章  建设美丽城市  **节  城市与城市生态系统  第二节  美丽城市理念的溯源  第三节  美丽城市的内涵  第四节  美丽城市的特征、建设目标及原则   第五节  美丽城市的构建  第六节  注重生活美,增强城市幸福感   第七节  城市环境关   第八节  城市人文关   第九节  科技美,提高城市综合力第十章  建设美丽乡村(上)    **节  乡村概念  第二节  乡村系统  第三节  美丽乡村的内涵  第四节  美丽乡村的特征   第五节  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机制   第六节  构建美丽乡村  第七节  建设美丽乡村的安全保障  第八节  社会治安第十一章  建设美丽乡村(下)    **节  生活垃圾污染的防治  第二节  土壤污染危害及治理  第三节  水污染的防治  第四节  重金属污染  第五节  乡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第六节  水土流失治理——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  第七节  乡村文化  第八节  乡村文化发展困境的破解第十二章  建设美丽森林  **节  森林的概念  第二节  森林的外在美  第三节  美丽森林的内涵  第四节  世界森林资源概况  第五节  我国森林建设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第六节  建设美丽森林的战略意义  第七节  建设美丽森林的途径  第八节  城市森林  第九节  基于熵值法和简易公式评分的美丽森林评价方法 第十三章  建设美丽海洋(上)    **节  美丽海洋的内涵  第二节  中国海洋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中国海洋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建设美丽海洋的目标和原则  第五节  建设美丽海洋的对策第十四章  建设美丽海洋(下)    **节  增强综合国力,建设海洋强国   第二节  案例:福建美丽海洋建设   第三节  美丽海洋指标体系构建 第十五章  建设美丽草原   **节  草原的概念   第二节  中国草原的分布   第三节  草原的发展演进历史    第四节  美丽草原的内涵   第五节  美丽草原的功能   第六节  我国草原生态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七节  建设美丽草原 第十六章  建设美丽湿地  **节  湿地的概念  第二节  湿地的分类系统  第三节  我国湿地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美丽湿地的内涵  第五节  湿地的主要功能  第六节  湿地保护的战略意义  第七节我国湿地保护的初步成果  第八节  建设美丽湿地的现实途径  第九节  湿地评价第十七章  建设美丽沙漠  **节  美丽沙漠的内涵  第二节  中国沙漠治理存在的障碍  第三节  建设美丽沙漠的目标和原则  第四节  建设美丽沙漠的对策  第五节  美丽沙漠指标体系构建  第六节  案例:建设美丽库布其沙漠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建设美丽中国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

廖福霖福建仙游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编委会主任,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原任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社会兼职有福建省生态文明研究会理事长、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持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子课题、省级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等共10项。任主要作者出版专著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独著,2001年),《生态文明观与全面发展教育》(独著,2002年),《生态生产力导论——21世纪财富的源泉和文明的希望》(2007年),《生态文明经济研究》(2010年),《海峡西岸经济区生物质工程产业发展研究》(2007)。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五项。在教育研究、生产力研究、生态经济、林业经济、东南学术、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