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新大学的崛起

中国新大学的崛起

作者:柳友荣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3.4(3.2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新大学的崛起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4175571
  • 条形码:9787504175571 ; 978-7-5041-7557-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新大学的崛起 本书特色

柳友荣编著的这本《中国新大学的崛起》采用了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该书比较了英国的新大学、美国的州立大学、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陆续办起的一批新生“大学”,以及大众化背景下产生的这些中国“新大学”,并对120所中国“新大学”展开实证调查研究,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手资料。通过对文献、数据的分析研究,该书有说服力地说明,中国“新大学”需要在外延式发展的基础上,完成华丽转身,寻求内涵式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新大学的崛起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新大学”如何界定、“新大学”产生和崛起的原因、“应用型本科教育”概念的内涵和特征、发展良好的“新大学”所具备的特征等问题,从与英国新大学及美国赠地学院的比较,对合肥学院、行知联盟的个案分析,以及对120所“新大学”的调查研究中探讨中国“新大学”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战略框架。本书认为,中国“新大学”在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上,先天具有在教育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排异反应”; “新大学”区别于传统精英教育模式的根本所在是改变学科导向型的课程设置为专业导向型,必须高度重视“双能型”的师资队伍建设;办学定位地方化、培养目标应用化、课程设置职业化、课程组织模块化等等,是“新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包括宏观战略、中观方略、微观策略三个层面。

中国新大学的崛起 目录

**章 导论
**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本科
二、新建本科院校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
四、“新大学”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状况
二、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设计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内容、结构和创新点
**章 导论
**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本科
二、新建本科院校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
四、“新大学”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状况
二、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设计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内容、结构和创新点
第二章 “新大学”发展的基础理论
**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析解
一、“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脉络
……
第三章 “新大学”的产生
第四章 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国际经验
第五章 “新大学”个案研究
第六章 “新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第七章 发展良好的“新大学”实证分析
第八章 影响“新大学”发展的因素分析
第九章 “新大学”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新大学的崛起 作者简介

柳友荣,男,1966年生。池州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安徽省“模范教师”、安徽省高等院校“教学名师”、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安庆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教育与发展心理学。
    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多次转载。编(著)学术著作、教材等11部;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