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工程经济学

作者:时思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6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4.5(7.2折) 定价  ¥34.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工程经济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297655
  • 条形码:9787030297655 ; 978-7-03-029765-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工程经济学 本书特色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经济专业系列规划教材:工程经济学(第2版)》主要针对工程造价(经济)等专业的工程技术经济课程的基本要求,结合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成果及经验而编写。其目的是为工程造价(经济)专业的主干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工程经济学”提供一部从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出发,适应教学需要,既能反映现代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又能突出、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具有针对性的教材,使学生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分析方法,初步具备从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分析评估的技能和基础。

工程经济学 内容简介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经济专业系列规划教材:工程经济学(第2版)》系统地介绍了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经济分析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列举了大量工程设计、施工及建设项目评价和运营中的经济分析案例,突出高职教育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职业教育思想。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经济专业系列规划教材:工程经济学(第2版)》主要内容有:资金等值计算与融资分析,财务基础数据估算与资金筹措,工程经济分析与评价的基本方法,价值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社会评价,设备更新的工程经济分析,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简介,课程实践与应用项目设计及综合模拟试题等。章后附思考题或习题,并附习题参考答案。主要章后面还编有模拟自测题及其答案,以便掌握和巩固所学内容。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经济专业系列规划教材:工程经济学(第2版)》第10章针对职业岗位和参照行业的执业资格标准设计了四个课程实践与应用项目,以及一套综合模拟试题。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经济专业系列规划教材:工程经济学(第2版)》可作为高职高专工程造价(经济)、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公路工程等工程管理类和建筑工程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工程经济学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第1章 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1.1 工程技术与经济
1.2 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1.3 工程经济析的一般过程及对工程师的基本要求
思考题

第2章 资金等值计算与融资分析
2.1 资金等值原理
2.2 资金的等值计算
习题
模拟自测题

第3章 财务基础数据估算与资金筹措
3.1 财务基础数据估算
3.2 项目融资方式及其风险分析
3.3 项目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
思考题
习题
模拟自测题

第4章 工程经济分析与评价的基本方法
4.1 静态评价方法
4.2 动态评价方法
4.3 投资方案的类型与评价方法
4.4 不确定性分析
习题
模拟自测题

第5章 价值工程
5.1 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5.2 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与方法
5.3 价值工程的应用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6.1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概述
6.2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
6.3 建设项目财务分析
6.4 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6.5 新建项目的财务分析
6.6 新建工业项目财务分析案例
习题

第7章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社会评价
7.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7.2 项目社会评价
7.3 特大型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思考题
习题

第8章 设备更新的工程经济分析
8.1 设备更新概述
8.2 设备的经济寿命
8.3 新添设备的优劣比较
8.4 设备更新方案的经济分析
思考题
习题
模拟自测题

第9章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简介
9.1 建设项目概述
9.2 可行性研究概述
9.3 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划分
9.4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格式与内容要点
思考题

第10章 课程实践与应用项目设计及综合模拟试题
10.1 课程实践与应用项目教学组织设计
10.2 课程实践与应用项目学生实训任务设计
10.3 综合模拟试题
附录一 间断复利表
附录二 汉英对照经济评价基本术语
附录三 部分行业建设项目财务基准收益率测算与协调
附录四 部分行业项目经济评价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工程经济学 节选

(2)研究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的问题 如前所述,技术与经济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包含着两层含义:其一是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其二是协调的目的是发展,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可能条件下的发展速度。 以发展为中心,在发展中协调,在协调中发展,这种动态的概念又是一个重要的观点。讲发展就要有超前意识,要抓住关键领域、关键部门、关键产品、关键技术的超前发展,从而带动其他领域、部门、产品、技术的协调发展。但超前意识也绝不是越先进越好,而是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有所为有所不为。 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技术选择问题。从国家层面上要研究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内各产业和经济部门的技术政策、技术路线,要明确鼓励什么、限制什么、淘汰什么;从企业层面上要研究技术路线选择、设备选择、加工工艺选择、运输方式选择、“三废”处理技术选择等,这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 技术政策和技术路线是带有全局性的技术选择问题,关系到全局性的投入产出和技术进步问题,关系到环境保护、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国家的技术政策、技术路线是企业技术选择的根据,企业的技术选择又是国家技术路线执行的保证。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技术、装备,企业不管有什么理由也要服从大局。例如,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就是为了执行国家的技术政策和环保政策,发展低碳经济。 (3)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技术创新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是工程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了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破口,是获得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唯一途径。 自从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得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的概念和理论后,创新理论一直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重要内容,技术创新也成为世界性的热门研究课题以及推动经济发展、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的生产、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的开辟、新市场的开辟和企业新组织的实现。技术创新从本质上说是一个经济概念,它与技术开发不同,后者是一个技术概念。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