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论新国际分工

论新国际分工

作者:张苏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3-01
开本: 32开 页数: 236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15.0(7.5折) 定价  ¥2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论新国际分工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5869721
  • 条形码:9787505869721 ; 978-7-5058-6972-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论新国际分工 节选

nbsp; 序
    习克思主义诞生后的一百多年以来,特别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社会发生了许多重要而
深刻的变化。在西方国家,与新科技革命相伴随的
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使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了许多
新的特点。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
挫折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过渡,使社会
主义运动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在经济学理论发展
中,西方经济学尤其是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日益增
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
战。在这种情况下,联系变化了的实际,坚持和发
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科学地回答新的历史
阶段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回应对马克思主义的各
种非难和攻击,创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的新形式,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工作
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与经济科学出版社
合作,编辑和出版了《政治经济学论丛》。该丛书
的目的在于及时反映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
 的*新成果,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为建立马
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形式做出努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
为本丛书工作确立了以下基本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坚
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的方法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解成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或方法
论,我们才能抓住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在纷繁复杂、急速变化的
世界中,体验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发展起
适应于新的历史条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形式。正如恩格斯
指出的那样,“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
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
用的方法。”①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归根结底是历史唯
物主义,其基本原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
作过经典性的表述。根据这一经典表述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其他有关阐释,可以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的方法论原则归结为如下五个基本命题:从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
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个体经济行为;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
础确定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和说明政
治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合规律
与合目的的统一。
    二、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与不断变化的条件相适应的历
史性科学,必须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以历史唯物主
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是深深扎根于现实经济生活的沃
 土之中,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客观源泉,创新是马克
思主义经济学的生命力所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形式,是
对现代经济生活客观运动规律的科学反映,它要说明新现象,回
答新问题,揭示新规律,要有新的主题、概念、范畴和理论。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一百多年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许多重要而
深刻的变化,工业社会开始向信息社会过渡,经济的全球化迅猛
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日新月异。在资本主
义社会中,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生产集中的巨大发展和
分散化趋势的并存、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和金融资本的膨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周期的复杂
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明显,这些现象都极大地影响了
资本主义经济的内部结构。在社会主义运动中,落后国家建立社
会主义的实践、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苏联东欧社会主
义的挫折,对于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新
现象和新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不可能找到现成
答案,照抄照搬西方的经济理论不可能得出科学正确的结论,坚
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探索和创立与不断变化的现实相适应的新
理论,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根本途径。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在批判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
庸俗经济学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
把《资本论》及其手稿称作《政治经济学批判》。深入地研究西
方经济学,吸收其中合理的成分,抛弃其中的不科学因素,也是
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
内,我们对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了全盘否定和排斥的态度,这
是不正确的、片面的。马克思曾经把19世纪30年代后的资产阶
级经济学称作庸俗经济学,因为它是辩护的而不是客观的,它只
 在表面现象内兜圈子而不揭示事物的本质。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庸
俗经济学的批判是有根据的。但是,不能由此而否定一百多年来
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成就和意义。现代西方经济学具有二重性:一
方面,它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运行的一
些一般规律;另一方面它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体现着资本
主义经济关系当事人特别是资本家阶级特殊的价值观和利益要求。
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探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形式,一
方面要从西方经济学中吸取其反映现代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
规律的科学的成分,在学习和借鉴中丰富、充实和发展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理论;另一方面要准确和科学地辨别其中对社会主义事
业有害的意识形态因素,批判其中错误的和不科学的东西。对于
西方经济学简单否定或全盘接受的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深入细致
的研究,批判性的借鉴,是获得科学成就的唯一途径。
    四、探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形式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反思。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上,必然会对马克思
主义经济学经典理论产生新的认识。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应
当回避这样一个事实,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也不可能
完全摆脱历史的局限。克服这些局限,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经典作家关于消灭商品生产的理论就是一
个典型的例证。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这是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他们揭示的未来共产主义社
会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一观点贯穿于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理论
的始终。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商品生产的这种批判尽管有自己的根
据和意义,但总的来看是不符合实际的。出现这一理论偏差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根源是,他们误把机器生产
发展之初的某些现象当成了分工将要消灭的征兆,认为分工的消
 失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已不再是什么虔诚的愿望,它已经被
大工业变为生产条件本身,只要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可以
消灭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对于分工的
这一看法,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商品生产乃至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发
展前景的判断。实践证明,在机器工业的条件下消除社会分工是
不可能的。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中,类似的例子还
有。明确承认到这一点,丝毫不会贬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
价值,反而会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和现代化提供前进的方
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赞同卢卡奇对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定
义,即:“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
的结果。它不是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
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它
是这样一种科学的信念,即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研究方
法,这种方法只能按其创始人奠定的方向发展、扩大和深化。”①
    我们愿意在这个意义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正统,按其
创始人奠定的方向发展、扩大和深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
造出适应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形式。
    林  岗
                       前言
     15世纪世界经济的地理分割被打破以来,
    国际分工不断演进。上溯到公元1000年,人类历
    史的1000—1800年间,被称为是世界经济跌入
    “马尔萨斯陷阱”的800年:由于受到自然和土地
    的约束,再加之土地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总产出
    的增长速度不能超越人口增长的速度,人口体系被
    困在农业内分工的低收入水平的封闭圈子里。
    19世纪初叶以来形成的农业一工业国际分工,以
    惊人的力量使人类摆脱自然约束,世界经济迎来了
    1800年以后一直至今的长期稳定增长。英国、美
    国、日本等国都借助国际分工实现了惊人的崛起。
    工农业分工以及工业内分工的200多年,世界大约
    有15亿人口迈进工业化社会,每个50年内新迈进
    工业化社会的人口接近3亿。
    20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以来,国际分工
  呈现出新的性质,我们认为其本质特征是“基于
  ‘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网络’的产品内分工”,跨
 国公司通过生产网络对产品生产谱的全球分解,将世界各地的个
 人、企业、国家、地区以及世界各种资源整合到国际分工体系中
来,形成一个基于分工网络的共同利益体。新国际分工形式对过
去的企业竞争模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分工模式下,产
品内分工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一个产品的绝大部分构件都在一个
企业内完成;产品内分工模式下,一个企业完成的生产过程很
少,产品工序分散到了整个产业内;相对于前种情况,后种情况
更不易形成基于产品生产秘密的价格优势,因而在后种情况下,
依靠价格竞争构建核心竞争力已经变得越来越难;取而代之的应
该与其他企业合作、联盟,共同把蛋糕做大,也就是实行熊彼特
意义上的“新组织类型竞争”,使产业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国家
的同类产业进行竞争。
    这里有诸多的前期问题需要研究(关于“新组织类型竞争”
  的问题,是笔者博士后阶段的研究课题)。**,15世纪以来国
  际分工演进的规律是什么?第二,传统理论能否很好地解释新的
  国际分工现象?第三,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如何,我国处于什么地
  位,如何提升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马克思在《1861—1863年
  经济学手稿》中提出,“分工”“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
  畴”,由此来说,这些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本书试图
  对这些问题给出初步的回答。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是举世
  瞩目的。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
  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年均增长7.2%,到2020年,使14亿
  以上人口进入小康社会和工业化社会,这将是世界历史上规模*
  大的经济崛起和社会转型。“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  (马克思、恩格斯,
 1975,Vol l,P.68),要实现这一伟大的崛起和转型,需要准确
把握新国际分工的规律和趋势,在参与新国际分工中*大程度的
发挥比较优势。本书是对这一宏伟目标的理论探索,希望能起到
抛砖引玉的作用。
    张  苏
    2008年3月30日

2.3  国家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
2.3.1  理论述评
    “国家视角”即是指,分析国际分/12H寸,核心概念是“国家
利益”,基本内容是如何利用国家主权影响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
方式、程度以及策略。
    (1)国家引导分工。
    李斯特(1789~1846)认为斯密主张的个人主义存在问题:
“在斯密理论中,有个人利益,有世界利益,就是不提民族国家。
实际是利用个人,摧毁国家,让英国控制世界。”他认为斯密主义
抹煞了国家和国家利益的原则,甚至完成否定了国家和国家利益
的存在。“然而在个人利益与世界利益之间有一个中介者、调解
者,这就是民族国家”。“个人主要依靠国家并在国家范围内获得
文化、生产力、安全和繁荣,同样地,人类的文明只有依靠各个
国家的文明和发展才能设想,才有可能”(李斯特,1841,Chl5)。
    李斯特指出:“国家为了民族的*高利益,不但有理由而且
有责任对商业(它本身是无害的)也加以某种约束和限制”,
但是:
    (国家引导分工的方式,作者注)它对于个人怎样运用他的
生产力和资金这一点,并不发号施令;它并不向这一个做出指
示,“你的钱必须用来造一只船或建立一个厂”,也不向那一个
规定任务,“你一定要当上一个船长或土木工程师”;任何个人
在哪里运用、怎样运用他的资金,他要选择哪一类职业,这是由
个人自己决定的事情,它是绝对不过问的。它只是这样说:“为
了我们国家的利益,这些或别的一些商品应当让我们自己来制
造,但是我们由于处于与外国进行自由竞争的情况下决不能获得
 这种利益,因此在我们认为必要的限度以内,对这种竞争加以限
制。这样就不但可以使投资于这些新工业部门的人以及把身心力
量贡献于这些新事业的人获得必要的保障,使他们不至于损失资
本或失去他们所选定的终生职业,而且可以诱使国外商人和技工
连同他们的生产力投奔到我们这边来。”在这种情况下,它一点
也没有束缚私人事业;相反地,它使国内个人的、自然的以及金
钱上的力量有了更加广阔的活动领域。因此关于国民个人知道得
更清楚、更加擅长的那些事,它并没有越俎代庖;相反地,它所
做的是,即使个人有所了解、单靠他自己力量也无法进行的那些
事(李斯特,1841,Chl4)。
    李斯特指出:“必须把政治经济或国家经济浪漫与世界主义
经济区分开来。政治经济或国家经济所考察的是,某一国家处于
世界目前形势以及它自己特殊的国际关系下,怎样维持并改进它
的经济状况。而所谓世界主义经济所依据的假定是:世界上一切
国家是生存在永久和平局面下,并且各种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
家,似乎具有完全相同的经济利益。但这两个假定都不成立”
(李斯特,1841,Chll)。李斯特还认为,即使是参与国际分工,
也必须是由国家引导的。比如,  “重要的工业部门”,也就是
“对国家独立自主的关系来说,都有着头等重要意义的工业”,
要予以保护(李斯特,1841,Chl5)。
    (2)国家框架下的分工比国际分工更安全。
    李斯特借助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国家框架(非国际关系)
保护下的国内分工比国际分工更好:
    农业家与工业家如果同属于一个国家,因此真正在持久和平
下结合在一起,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完全不同了。在这种情况
下,已有工业的扩充和改进,每一步骤都足以扩大对农产品的需
求。这种需求并不是捉摸不定的,并不是取决于国外的商业限
制、国外的商业盛衰、国外的政治变动和战争、国外的种种发明
和革新、或国外农产的丰歉的;本国农业家不必看外国的眼色行
 事,不必与它们同甘共苦,他的利益是年年有把握的。不管国外
的农产收获如何,也不管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生了什么争执,他
总可以安然脱售他的产品,按适宜的、正常的价格,换回他所需
要的工业品。另一方面,本国农业上的每一个进展,在种植技术
上的每一种革新,对本国工业都会引起鼓励作用,因为本国农业
生产的每一次增长,对本国工业生产必然会引起相应的扩张。于
是通过这种互为影响的作用,就使作为国家力量与支柱的这两大
源泉有了不断进步的保证(李斯特,1841)。
    李斯特是从政治风险、市场风险的角度来比较国际分工和国
内分工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李斯特时代没有出现期
货市场等现代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因此他的观点过于保守。
    (3)分阶段参与国际贸易/分工的思想。
    李斯特把国家发展分为五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
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
    **阶段:以农业参与国际工业一农业分工。“国家由未开
化阶段转入畜牧、转入农业、进而转入工业与海运事业的初期发
展阶段时”,“实现这种转变的*迅速有利的方法是对先进的城
市和国家进行自由贸易”,“输出农产品、输入工业品”,使本国
脱离未开化状态,并求得农业的发展。
    第二阶段:保护国内贸易。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在农业、
工业、社会、政治、内政上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而仍然以农产
品与原料向国外交换工业品,那么它在这些方面的发展程度愈
高,通过国外贸易在改进国内社会状况方面所得的利益将愈少,
在与比它先进的工业国家竞争时,所受到的损害也愈大。这就要
用国际贸易限制政策,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
    第三阶段:走向国际分工。也就是国家的精神与物质资本以
及技术能力与进取精神不断提高,工业已经有了相当力量,已经
没有任何理由害怕国外竞争时,重新回到国际贸易、国际分工格
局中来(李斯特,1841)。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