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

作者:李希贵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11-01
开本: 24cm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1.8(7.3折) 定价  ¥2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 版权信息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常态课堂教学中“关键教学事件”的点评与分析,启发教师们自我反思,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一个教师培训的模型。作者把36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如实地记录下来,与所有关心中国教育改革的人们一同分享。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 目录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
“家常便饭”与“法国大菜”
我只有说,才能想
你不能给他一个*终的答案
教师就是专家
让“讨论之球”在学生中传递
接好学生每一个“球”
培训能给教师留下什么?
中国式的“无所谓”
主人意识:从棒球场到教室
大制度与小规矩
你不要对她说“No”
追问学校、教材和学生
沟通才能了解
让教师了解课堂生活以外的东西
教育,关注生命质量
在“Yes”和“No”之间
靠什么可以记住学生?
为什么让孩子们都在课间挤厕所?
多元使我们变得理性
给学生一些犯错误的机会
在选择中学会选择
从学生和教师之外找原因
教育的耐心来自对孩子的理解
在举手投足间塑造灵魂
从l00%拥护到l00%反对
“应试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不要让孩子带着等第进入社会
人生规划从什么时候开始?
对强势学生说“不”
诚信的基石靠诚信铸造
强化考试与选择艰苦
美国人也会耍心眼
共同的难题测量分数背后的素质
*崇拜的人就在身边
学校组织再造寻找教育的伊甸园
当孩子不能有效表达时
从异想天开中升腾梦想
阅读不等于看书
与心理学一起长大
教师是学校的生命
纳税人的钱该花在哪里?
喜欢听不同的声音
从宽容不同到创造不同
看美国的教师怎么布置作业
认识时间与培养习惯
说得实在,才能做得实在
从哪里寻找培训效果?
差距产生动力
艺术是为了多彩的人生
模范移民的新问题
今日教育之使命培养世界公民
善待功利心
职业化:让人心平气和地活着
等一等自己的灵魂
展开全部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 节选

主人意识:从棒球场到教室
下午1点10分,应朋友老娄之邀到纽约棒球场看棒球。
比赛是纽约的大都会棒球队以主场对佛罗里达的马林鱼棒球队。一上地
铁列车,就已经感受到赛前的氛围,三三两两穿着标有“大都会”棒球装的
小伙子,在车上就齐喊着”大都会,加油!”开始为他们喜欢的球队助威了

现场的气氛非常热烈,可以容纳5万多人的体育场座无虚席。
在棒球比赛的过程中,每一个队员都面临着自主判断能力的考验,每一
位队员是否果断也随时决定着全队比赛的胜负。不管是主场的发球、传球,
还是客场的击球、跑垒,都必须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和果敢的行动。
我问老娄,小小的棒球何以成为美国人的国球7他告诉我,在美国聊天
,既不谈家庭,又不谈工作,可以谈的事情基本上有两大类,一是天气,二
就是棒球。如果不懂得棒球,那你与朋友就只有靠谈谈天气来沟通了,那实
在是太单调了。
同去的另一位哥大博士生小王告诉我,美国人之所以如此喜欢棒球,首
先,棒球是美国人发明的,这很重要,因此很普及;再一个就是,不同岗位
的人因为同一个爱好,来到同一个球场,有着共同的兴趣,这是一件令人愉
快的事情:还有,美国人特别喜欢竞争,什么事都喜欢做到*好,棒球可能
正好代表了这样一种心理。
难怪美国人那么喜欢棒球,因为棒球所体现的价值观,正是美国文化的
典型代表,是美国人普遍追求的文化。
通过现场的感受,我发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组织者对现场观众
的关注。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组织者始终没有忘记观众,不时地想出一些点
子,与现场观众互动,首先是赛前的唱国歌,全体起立,即使拄着双拐的残
疾人,也站了起来;第四局结束的时候,组织者又利用运动员休息的时间,
用投掷枪向观众席抛撒运动衫,把气氛又一次推向高潮;第六局之后,又是
全体起立,齐唱“上帝保佑美国”。有了“9·11”阴影的美国人,这支歌
唱得特别投入。
美国是美国人民的,他们每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都自然而然地这样想,
他们都是美国的主人,因此他们可以骂总统,骂议员,但却始终改变不了爱
美国的意识。
为什么会这样7因为在各种场合,他们始终感觉自己处于主人的地位。
当然,也包括他们的学校教育,他们在校园里、在课堂上早就收获了这样的
感觉。
而在我们的校园里,却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课外口若悬河、说话很
自信的一些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着老师讲话却唯唯诺诺,甚至噤若寒蝉;刚
才在课堂上还是思维僵滞、呆呆的样子,一下课走出教室,却是又说又笑,
活跃异常。
很长时间,我一直为这种现象所苦恼,却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药方。后
来,还是一个孩子一语道破,他说,在老师的教室里,谁敢放肆,还是小心
一点为好!
原来,孩子们大都把教室看作是老师们的教室,他们只是客居其中罢了
。教室里有什么规矩,“主人”有什么习惯,甚至怎么才能赢得“主人”的
欢心,都该认真小心地推测、研究,因为,“不识时务者”的下场经常是被
老师赶出教室。
难怪我们在教育改革上大做文章,甚至把“以学生为中心”的口号喊得
震天响,却很难帮学生从内心深处解开这个由来已久的疙瘩。
后来到西方许多国家的课堂里听课,发现孩子们全都那么神态自若地坐
在教室里,一个个旁若无人的样子,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大”得很。不管
什么老师进来,都是坐在那里“按兵不动”,从没有“起立”、“坐下”这
些繁琐;即使课堂发言,也是稳稳地坐在那里,说话也并不怎么规范,有的
声音细小,有的吞吞吐吐,但无不率真坦诚,直抒胸臆,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自然、随意。
中国教师平时主要是坐在办公室里的,只在上课的时候不断地变换着教
室,学生倒是一直呆在同一个教室里;而美国的中学则恰恰相反,教师是固
定在同一间教室的,而学生则走班上课。可是,令人奇怪的是,中国的学生
固定在一间教室却总感到教室是老师的,美国的学生则不管到了哪间教室,
那间教室就成了他们“自己的”教室。
我曾经就此事请教过一位美国的中学校长,她告诉我,她工作的很大一
部分就是要让学生知道,这是他们的教室,而不是老师的教室。
我又就此事请教一位美国的中学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感到教室是他们
的,这位老师说了两个字:尊重。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尊重学生,尊重
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处境,倾听他们的声音,和着他
们的心跳想事情、做事情,教室里就会变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有意思!一件如此复杂的事情,解决的办法又是如此简单。我想起了我
在许多国家的学生中做的一个问卷调查,在“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的答
案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把“尊重每一位学生”列为喜欢老师的**个理由,
即使中国的学生也毫不例外。原来,尊重这把钥匙竟能打开教育中这么多的
铁锁,这真该引起我们认真地思索。
后来,在我们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里,我发现了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当教师把教室变成学生自己的教室时,学生同时也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
,在教室里遇到的问题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老师的问题,这些问题
需要自己去解决。这样一来,他们的责任心也随之而来,尊重这把钥匙竟又
开了一把尘封的锁头。
可见,尊重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P27-29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