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改革研究-基于供需视域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改革研究-基于供需视域

作者:任红梅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7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52.9(5.4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改革研究-基于供需视域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637589
  • 条形码:9787513637589 ; 978-7-5136-3758-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改革研究-基于供需视域 本书特色

·本书为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
·为政府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供参考。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改革研究-基于供需视域 内容简介

农业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产出水平提升,相应地带来农村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着供给总量规模扩张的低效运行,供给结构“软”“硬”失衡困境和供给效能的边际收益递减困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和缺乏对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有效把握,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难以激发、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政治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价值分离,供给主体条块化分散难以形成不同供给主体之间的协同供给加剧供需偏离。构建网络化供给机制,发挥多元供给主体优势,实行供给模式创新,供给决策的公共选择机制以及满意度主导的绩效评价机制,多种机制共同运作,矫正供需偏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改革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大财政税收支持力度,拓宽多种资金来源渠道,夯实人才支撑,加强审计监督等。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优势,实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战略,以需求导向实现精准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供给,激发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两个中心”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弥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短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能。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改革研究-基于供需视域 目录

**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1.1选题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3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5
1.2.1研究思路 5
1.2.2研究方法 6
1.3研究内容及框架 7
1.3.1研究内容 7
1.3.2结构框架 9
1.4 本文的创新点 11
第二章 文献述评 13
2.1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研究文献述评 13
2.1.1国外研究文献 13
2.1.2国内研究文献 14
2.1.3文献述评 22
2.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述评 24
2.2.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24
2.2.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 25
2.2.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25
2.2.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依据 26
2.2.5文献述评 28
第三章 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 30
3.1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溯源 30
3.1.1古典经济学派劳动价值论和过剩理论 30
3.1.2法国重农学派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31
3.1.3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31
3.2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基本理论 32
3.2.1供给、需求的相关概念 32
3.2.2供给需求的分析层次 34
3.2.3供给需求的研究视角 35
3.2.4供给和需求之间辩证关系 38
3.2.5供给需求的影响因素 39
3.3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理论—社会再生产 41
3.3.1供给需求平衡的界定 41
3.3.2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的条件 42
3.4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失衡理论—生产过剩 43
3.4.1生产过剩的逻辑 44
3.4.2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失衡的根源 47
3.5供给需求失衡调控理论—有计划调控思想 48
3.5.1有计划调控思想 48
3.5.2调控的基础 49
3.6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的比较 50
3.6.1西方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 50
3.6.2两大理论体系供给需求理论的比较 53
3.7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历史贡献及当代价值 61
3.7.1历史贡献 61
3.7.2当代价值 63
第四章 中国供给需求失衡测算及其影响 67
4.1中国供给需求状况的历史演进 68
4.1.1供给需求有计划控制(1949—1978) 68
4.1.2供给不足与需求过剩(1979—1998) 69
4.1.3过剩经济初期阶段(1999—2008 ) 69
4.1.4产能过剩和内需不足结构性失衡(2009—今) 70
4.2中国供给需求失衡状况 70
4.2.1供给需求失衡总量分析 71
4.2.2供给需求失衡结构分析 75
4.3中国供给需求结构失衡指数测度 85
4.3.1供给需求结构失衡指标体系构建 88
4.3.2失衡指数的测算 89
4.3.3供给需求结构失衡度 96
4.3.4失衡指数测度结果分析 100
4.4中国供给需求结构失衡对经济增长的不良影响 101
4.4.1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 102
4.4.2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 102
4.4.3对福利分配的影响 103
4.4.4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103
第五章 基于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中国供需失衡及调控方向 104
5.1运用马克思研究供给需求的思想方法 104
5.1.1辩证唯物主义 104
5.1.2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相结合 105
5.1.3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相结合 106
5.2中国供给需求结构失衡根源 106
5.2.1中国供给需求结构性失衡的必然性 106
5.2.2基于马克思理论的生产过剩逻辑 108
5.2.3基于马克思理论的内需不足分析 111
5.3中国供给需求结构失衡调控面临的两大难题 116
5.3.1如何提高供给体系的质效 116
5.3.2如何实现分配领域的公平 116
5.4中国供给需求结构失衡调控方向 117
5.4.1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控制 118
5.4.2经济增长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 119
5.4.3调控重点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 120
5.4.4辩证对待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 121
第六章 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视角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23
6.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及提出 123
6.1.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 123
6.1.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 125
6.2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合性 126
6.2.1生产**位性质与供给侧改革契合 126
6.2.2社会再生产比例失衡和结构性改革契合 127
6.2.3有计划分配社会劳动与宏观调控契合 127
6.3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视角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读 128
6.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选择 130
6.4.1重视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指导意义 131
6.4.2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132
6.4.3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34
6.4.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134
6.4.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忽视需求侧 137
6.4.6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42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46
7.1研究结论 146
7.2研究展望 148
参考文献 150
展开全部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改革研究-基于供需视域 作者简介

任红梅,女,陕西宝鸡人,1975年12月生,博士、副编审,先后就读于西北政法大学、西北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现就职于西安财经大学期刊管理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财税理论。作者在内容结构、语言逻辑、观点陈述、论据论证方面均有较为深入的思考。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