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寻梦与归来 敦煌宝藏离合史(全3册)

寻梦与归来 敦煌宝藏离合史(全3册)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560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172.9(6.7折) 定价  ¥2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寻梦与归来 敦煌宝藏离合史(全3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859525
  • 条形码:9787559859525 ; 978-7-5598-5952-5
  • 装帧:平装-锁线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寻梦与归来 敦煌宝藏离合史(全3册) 本书特色

敦煌珍品的流散,是近代中国伤心历程的缩影,众多敦煌遗书和少许壁画雕塑,如今分藏于世界各地。当年,它们的流散过程充满了无知与欺骗,巧取与豪夺。而今天,各国收藏机构合作对其修复、出版与数字共享,各国学者悉心研究、相互交流,共同推动着对人类文明成果的保护和利用。
本部作品的两位作者均在敦煌研究领域耕耘多年,他们在大量田野调查、文献梳理和人物访问的基础上,站在中国文化本位立场之上,同时兼具国际视野与同情之理解,通过120年敦煌学的历史,来追寻文化之本、民族之魂。这部《寻梦与归来:敦煌宝藏离合史》也从“宝藏离合”的角度,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让读者感受文明绵延交融的辽阔壮丽:

一部走出学术圈、可读性极强的非虚构佳作
一幅纵览敦煌学百年历程的全景式长卷
一座沟通敦煌学专业学者与大众读者之间的桥梁

《寻梦与归来:敦煌宝藏离合史》全套彩色印刷,内含图片156幅,既有珍贵历史图片,又有身为新华社高级记者的作者刘诗平赴敦煌实地以及各大展览中拍摄的图片。图文搭配使整部作品精美、大气、有意境,富含人文张力和表现力。
书籍设计重视内容与质感的双重体验,函盒风格沉稳庄重,封面用纸通过触感生动还原敦煌壁画的古朴与沧桑,内文用纸高清细腻展现敦煌艺术之美。上中下三卷纳入函盒,沉稳庄重,乃收藏之佳品。
本书的两位作者刘诗平、孟宪实均在敦煌研究领域耕耘多年,他们以回顾历史的方式,来诉说中华民族的心灵历程,并提供了大量有关敦煌石窟艺术研究的内容,以及近二十年来敦煌学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包括国际学界的交往和竞争,还以大量图片辅佐文字。这套作品是两位作者多年来对敦煌宝藏追踪历程的结集,也是记录中国敦煌学从无到有再到系统化,以及历数其中艰辛的集大成之作。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作序评价:他们的叙述无一字无来历,是一本相当全面又可读性很强的敦煌学学术史。敦煌珍品的流散,是近代中国伤心历程的缩影,众多敦煌遗书和少许壁画雕塑,如今分藏于世界各地。当年,它们的流散过程充满了无知与欺骗,巧取与豪夺。而今天,各国收藏机构合作对其修复、出版与数字共享,各国学者悉心研究、相互交流,共同推动着对人类文明成果的保护和利用。 本部作品的两位作者均在敦煌研究领域耕耘多年,他们在大量田野调查、文献梳理和人物访问的基础上,站在中国文化本位立场之上,同时兼具国际视野与同情之理解,通过120年敦煌学的历史,来追寻文化之本、民族之魂。这部《寻梦与归来:敦煌宝藏离合史》也从“宝藏离合”的角度,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让读者感受文明绵延交融的辽阔壮丽: 一部走出学术圈、可读性极强的非虚构佳作 一幅纵览敦煌学百年历程的全景式长卷 一座沟通敦煌学专业学者与大众读者之间的桥梁 《寻梦与归来:敦煌宝藏离合史》全套彩色印刷,内含图片156幅,既有珍贵历史图片,又有身为新华社高级记者的作者刘诗平赴敦煌实地以及各大展览中拍摄的图片。图文搭配使整部作品精美、大气、有意境,富含人文张力和表现力。 书籍设计重视内容与质感的双重体验,函盒风格沉稳庄重,封面用纸通过触感生动还原敦煌壁画的古朴与沧桑,内文用纸高清细腻展现敦煌艺术之美。上中下三卷纳入函盒,沉稳庄重,乃收藏之佳品。 本书的两位作者刘诗平、孟宪实均在敦煌研究领域耕耘多年,他们以回顾历史的方式,来诉说中华民族的心灵历程,并提供了大量有关敦煌石窟艺术研究的内容,以及近二十年来敦煌学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包括国际学界的交往和竞争,还以大量图片辅佐文字。这套作品是两位作者多年来对敦煌宝藏追踪历程的结集,也是记录中国敦煌学从无到有再到系统化,以及历数其中艰辛的集大成之作。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作序评价:他们的叙述无一字无来历,是一本相当全面又可读性很强的敦煌学学术史。 国家重视敦煌文化及敦煌学的传播和推广,《寻梦与归来:敦煌宝藏离合史》在宝藏的散佚与回归中,见国运之变化,是符合时代趋势的作品。本套作品在敦煌藏经洞发现123周年前夕出版,是向两个甲子以来历代敦煌学人的致敬之书,更是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献礼之书。 要真正理解中国,认识中国,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史,敦煌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一直以来,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敦煌及其背后的历史似乎遥不可及。但实际上,敦煌不仅属于学界,更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要“继续敦煌”,实有必要让敦煌走出学界,走进大众。这一套“以人为本”的书籍,将藏经洞开一百多年来围绕敦煌宝藏离合的故事娓娓道来,通过展现敦煌宝藏的流散与归来,以及其间个人命运的悲欢离合,以学术、人文视角呈现敦煌全貌,能够更全面地让每一位读者认识、了解进而亲近敦煌。 全套三编,环环相扣。启封开卷,一幅横跨百年的敦煌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寻梦与归来 敦煌宝藏离合史(全3册) 内容简介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人类的文化高地。它以华夏文明为根基,并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相互交融;藏经洞的珍贵文书、绢画和莫高窟的精美彩塑、壁画,储存着跨越时代及地域的人类历史记忆。 约两个甲子前,敦煌藏经洞开启。敦煌宝藏120多年来的散佚与回归,既牵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灵,也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困顿与奋发。作品围绕敦煌宝藏的发现、流散与回归,回顾了两个甲子以来敦煌文物的往事,以及数代敦煌学人呕心沥血追寻国宝、研究国宝、让国宝重光于世的艰辛历程。

寻梦与归来 敦煌宝藏离合史(全3册) 目录

【上编·伤心敦煌】 推荐序 前言:寻梦敦煌 引言 序章:新世纪来临 章 小人物的大发现 第二章 斯坦因的中国护照 第三章 伯希和洞中挑宝 第四章 难言之痛:从敦煌到北京 第五章 大谷收集品的悲剧 第六章 勒柯克的终生遗憾 第七章 俄国人的神秘之旅 第八章 陷入困境的华尔纳 第九章 斯坦因的后出场 第十章 不是尾声:王道士之死 【中编·四海寻梦】 第十一章 漫漫西天取经路 第十二章 敦煌学的东洋旋风 第十三章 敦煌劫余伤心史 第十四章 欧洲寻梦之旅 第十五章 民族觉醒:西北考察之变 第十六章 艺术家的激情岁月 第十七章 政治家的人文情怀 第十八章 摄影家的敦煌影像 第十九章 学者的冷暖敦煌 第二十章 铁马叮当:敦煌守护神 【下编·魂兮归来】 第二十一章 新时代的国宝之光 第二十二章 幽暗岁月的花果凋零 第二十三章 港台学者的学术报国 第二十四章 日本敦煌学的第三波浪潮 第二十五章 大师相传的法国敦煌学 第二十六章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 第二十七章 中国敦煌学的崛起 第二十八章 藏经洞的百年检阅 第二十九章 世界目光下的敦煌 第三十章 魂归故土,重光于世 尾章 人类的敦煌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寻梦与归来 敦煌宝藏离合史(全3册) 作者简介

刘诗平 新华社高级记者。毕业于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历史系。多次赴丝绸之路旅行。国内首位赴地球四极——南极、北极、第三极(高极,青藏高原)、第四极(深极,马里亚纳海沟)采访拍摄的记者。新闻报道之外,从事大航海时代以来的全球化和探险史研究。 曾前往南极冰盖之巅考察并环航南极大陆;随船考察冰上丝绸之路,中央电视台8集大型纪录片《北极,北极!》执行总策划、总撰稿;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个人摄影展《刘诗平,随“蛟龙”下潜五千米》参展第七届大理国际影会。已出版《汇丰金融帝国:140年的中国故事》《洋行之王:怡和与它的商业帝国》等著作。 孟宪实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 已出版《敦煌民间结社研究》《出土文献与中古史研究》《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武则天研究》等著作,50集电视连续剧《贞观之治》编剧,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玄武门之变》《唐高宗的真相》等系列讲座主讲人。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