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梦境心理学

作者:孙大兴著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24cm 页数: 431页
中 图 价:¥48.4(5.5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梦境心理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5828008
  • 条形码:9787515828008 ; 978-7-5158-2800-8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梦境心理学 本书特色

20年砥志研思,1000名梦者专访,200个典型梦例,90幅精美手绘,1条万能解梦公式。 通俗易懂,谁都能学会的解梦技巧。 生动有趣,人人都爱看的床头读物。

梦境心理学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孙大兴是一名长期从事于心理咨询行业的实践者, 国家二级心理学咨询师, 无锡日报专栏作家, 其通过近20年来大量的案例积累和精进求索, 创造性地提出了“梦的功能是验证心理公式”这一理念,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梦境, 通过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与潜意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从做梦者现实生活的印证中解读梦境, 对梦者进行心理疏导, 该书文笔通俗易懂, 案例生动形象, 行文流畅自然 ; 学术问题科普化、心理分析大众化、实践操作公式化是此书精华所在。故而, 很适合需要自我心理调整、心理学爱好者及专业工作者阅读。社会压力对人群造成心理焦虑、难以化解之内心冲突随处可见。

梦境心理学 目录

上篇 梦理篇

**章 梦的思考

一、梦是什么

二、梦的用途

三、梦到底是什么

四、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第二章 潜意识

一、潜意识是什么

二、潜意识和意识的关系

三、潜意识是怎么出现的

四、潜意识有什么用

第三章 心理公式

一、心理公式是什么

二、心理公式的提炼代入

三、心理公式的形式和改变

四、心理公式的模糊原则

第四章 梦的原理

一、梦的器官

二、梦的功能

三、梦的原理

四、梦的工作流程

第五章 梦的种类

一、生理体验梦

二、心理反应梦

第六章 和现实行为性联系的梦

一、促醒梦

二、梦魇(鬼压床)

三、梦语

四、梦游

五、白日梦

第七章 灵性梦

一、灵性感应梦(托梦)

二、出生记忆梦(胎内记忆)

三、心灵感应梦

四、出体附体梦

五、转世记忆梦

六、胎梦(孕梦)

七、清明梦(觉梦)

第八章 梦为什么能预示未来

一、预知结果梦

二、场景复现

第九章 梦的各种表现形式

一、场景梦

二、剧情梦

三、话语梦

四、画面梦

五、文字梦

六、电子游戏梦

七、重复梦

八、连续剧梦

九、同一晚的梦

十、梦中梦

十一、不同人称视角梦

十二、多人相关梦

第十章 正梦和反梦

一、弗洛伊德:梦是愿望的满足

二、梦是检验心理公式的工具

下篇 解梦篇

第十一章 为什么要解梦

一、解梦的意义

二、心理公式的进化

第十二章 如何记梦

一、心理准备

二、营造条件

三、求梦的方法

四、记录梦

五、回忆和补充梦

第十三章 如何解梦

一、开场设置

二、公式提炼法

三、元素演绎法

第十四章 入手技巧的选择

一、从心思入手

二、从人物入手

三、从冲突入手

四、从对比入手

五、从变化入手

六、从情感入手

七、从环境入手

八、从事物入手

九、从天气入手

十、从关系入手

十一、从数字入手

第十五章 “此路不通”怎么办

一、多点探索

二、倾听跟随法

第十六章 解梦的伦理

一、什么梦不解

二、梦者的需求和解梦师的目标

第十七章 不同深度的介入

一、社交

二、解惑

三、分析

四、咨询

第十八章 梦的疗愈工作

一、察觉

二、升级

三、改写

四、追梦

第十九章 长梦的解析

第二十章 关于梦的问答


展开全部

梦境心理学 节选

第二章 潜意识 (一)潜意识是什么 用官方的名词解释来说,潜意识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 好吧,好复杂好难懂。那我来浓缩一下,潜意识就是——“已经发生但没认知到的心理活动”。还是不容易理解啊,到底是啥意思呢。为了帮助读者阅读理解,请允许我用以下方式来说明,接下来,我将请出本书的虚拟读者嘉宾“小明”来配合我。 图:大兴和小明 大兴:小明,假设你在走路,你看到路边有一棵大树,你会怎么办? 小明:(挠头)什么意思? 大兴:嗯,就是你走路遇到树嘛,你会撞上去吗? 小明:不会啊,除非我闭着眼睛。 大兴:那你会爬上树梢再翻过去吗? 小明:(笑)怎么会,我又不是猴子。 大兴:那你会怎么办呢? 小明:正常都会从树旁边很自然地绕过去吧。 大兴:是的,你会绕过去,那,这个过程,当时你用大脑思考了吗?比如“咿?这有一棵树,我是应该爬上树梢翻过去呢,还是挖个洞钻过去呢?哦,经过思考,小明我*终决定应该绕过去”。 小明:当然不用想了,不知不觉就绕着走了。 大兴:对,你不用思考,完全是自动反应就绕开了这棵树,甚至你都不会去注意它。 小明:没错,是这样。 大兴:这种自动反应就是潜意识,就是“没有认知到,却直接影响行动的心理过程”。 小明:哦,这么一举例,我就好懂多了。 大兴:是的,潜意识无所不在,我们平时做大部分事情都不用思考,只是我们很少觉察这点。 小明:能举些例子吗? 大兴:行啊,比如吃饭时候的咀嚼,骑自行车等等……在刚学骑车的时候你需要意识的参与,一旦学会,你就根本不用去思考该怎么做,完全交给了潜意识的自动反应了。 小明:确实是这样,我吃饭的时候并不需要指挥我的牙齿去咬,我骑自行车的时候大脑可以去想昨夜的电视剧或约会的女友,虽然我根本没过脑子,但一点也不耽误我的行动。 大兴:没错,这就是潜意识。 经过我和小明的对话,我们知道了潜意识的实质就是不经过思考的自动反应,而与之对应的需要思考后作出的反应就是意识(或称明意识、表意识),两者关系是怎样的呢? 作者注:为了帮助更多的人理解梦、理解心理学,这本书我希望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来阐述,所以我会尽量少用专用名词而多用通俗语言,比如本章节里,可以用到比如阿特金森- 谢夫林记忆模型,程序性记忆、内隐记忆……等等名词,但我不想用它们,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让每个人都能看懂。 (二)潜意识和意识的关系 刚才我们谈到,潜意识是用自动反应来指挥行动。而意识正相反,它是大脑在当下的思考和判断,是清醒时候大脑的活动内容,是自己能觉察到的,主动产生的心理活动,它不是自动反应而是深思熟虑和权衡利弊后才指挥行动的。 广义的意识包括表意识和潜意识,狭义的意识专指表意识,两者的关系如下: 1.大脑的工作区域不同。 1952年美国神经生理学家麦考利恩博士把人脑的功能分为三个层:原脑、旧脑、新脑。 图:三重脑示意图 原脑:大脑下面连接脊椎位置,包括脑干、基底核、网状系统、下丘脑等,是大脑*古老的部位。 主要管人体基本生存功能,比如心跳、体温、呼吸、睡眠等,还有动物*原始简单的情绪,比如愤怒、性欲。这部分是先天遗传的、不需要后天习得就会的,是*原始的自动反应。 旧脑:大脑中心位置,包括海马体、中隔、扣带回、嗅脑、杏仁核、丘脑等,也叫“大脑旧皮层”或“边缘系统”。 这部分主要掌管复杂的情绪、学习和记忆,其中丘脑是情绪中枢,海马体是记忆中枢。研究者用脑电波检测仪监控发现,当一个人无意识的即兴活动,比如随性舞蹈的时候,该部位(主要是前额叶内侧)的脑电波就活跃。而这部分由情绪参与奖励、惩罚来指引人体行动,是比较高级的自动反应。 新脑:大脑*外面的皮层,包括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四个脑区,也叫“大脑新皮层”。 经检测仪观察,一个人如果需要有意识的自律、努力解决问题、集中注意力、分析评估思考,比如写计划书的时候,该部位(主要是前额叶皮质外层)的脑电波就更活跃。这部分是*理智、*高级的部分,受社会道德约束,是思考后的主观行动,不是自动反应。 看了这三部分的功能我们明白了,原脑负责本能,是先天潜意识区域;旧脑是高级自动反应,是后天潜意识区域;新脑,是理智反应,是意识区域。(本书后文所述潜意识如无特别说明,一般都指后天潜意识) 原脑一般是爬虫类动物的大脑,哺乳类动物长出了旧脑层,灵长类动物又进化出发达的新脑层,由此我们看出人类的大脑进化其实并没有“一步到位”,而是不断修修补补升级而来,这部分验证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提出“本我、自我、超我”的观点,也正好对应现代脑科学里的这三个部分。 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会无法无天,放任天性,有些人却很能约束自己,自律而守规则,研究者经过检测发现,自律的人新皮层更发达。前额叶皮层约占整个成年人类大脑皮层面积的30%,也是在个体发育中*晚成熟的结构,也就是说人越长大前额叶越发达,所以这解释了为什么“小孩子不懂事”,以及“大了就好了”。 1848年,铁路工人费尼斯·盖吉被爆炸飞起的一根1米长的铁棍直插脑部,他活了下来,但仿佛换了个人,他从一个自律的人变得暴躁专横,而脑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他正是被伤及了大脑的前额叶皮层。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恋爱中的男女他们的外侧前额叶皮质会暂时弱化,使得他们很多行动完全靠潜意识及本能驱使,对对方不再进行思考、怀疑或持批评态度。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爱情会冲昏头脑”。 2.运作机制和感受不同 因为潜意识是自动的、现成的、调用的、直接的,凭经验办事,不考虑对错,所以运作机制很快;而意识是主动的、加工的、计算的、间接的,它会让人先停下来,经过分析等想明白这件事的利弊然后才去行动,所以会慢些。 比如小明在和女友逛街,突然看到一个美女,他的**反应可能是马上被吸引并且盯着看,这是由潜意识产生的,或者说是男人的本能。而随后他的大脑思考认为必须注意影响,所以才收回目光,做正人君子状,这是意识的作用,这时候意识和潜意识产生了冲突。如果小明经过思考认为看看没关系,于是就多看了几眼,这时候意识和潜意识是一致的。 潜意识和意识得出的结论并不都一致,潜意识的反应是人当前*需要、*获益的,它不考虑“道理”,只要由着性子,对人体当下有好处就行;而意识的反应是这件事是对长远有好处的、或不得不做的,要讲道理受约束,所以可能令人痛苦。 我们经常遇到 “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或者“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的矛盾,比如很想吃东西,这是潜意识,但要减肥不能吃,这是意识;我很累想睡一觉,这是潜意识,但闹钟响了必须爬起来上班,这就是意识;我不想学习想出去玩,这是潜意识,但必须坐下来背单词,这就是意识。 所以,意识和潜意识可以是矛盾的,也可以是统一的,如果两者保持一致,这人就会觉得很愉快,如果不一致,人就会觉得焦虑和痛苦。 3.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平时潜意识是不会被意识觉察的,所以就像潜伏在水面下的冰山一样,自己承担着作用,但两者可以互相转化。 有时候一个人会觉察到自己的无意识反应,这就是潜意识转化为意识;而如果一个人强迫自己改掉旧习惯并形成新习惯,这就是意识就转化为潜意识。 我举个例子,比如某妙龄少女,刚开始是很爱吃东西的,因为爱美爱苗条,所以强迫自己节食减肥,一段时间后意识中的“不吃”转变为潜意识,形成自动反应,就变成“神经性厌食”,她真的不爱吃东西了,哪怕骨瘦如柴还是吃不下东西,明明意识中知道为了健康要吃东西了,但行为上还是吃不下,一吃就呕吐。 所以如果说意识是可控的、主动的、是头脑层面的东西,那么潜意识就是不可控的、被动的、是身体层面的东西。 好,我们介绍完了潜意识和意识,现在又有了个新问题了,潜意识是怎么出现的呢?

梦境心理学 作者简介

孙大兴,本名孙昕,江苏无锡人,中国梦境心理学独立研究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催眠师、解梦师、心理卡牌师。历任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督考、江苏省应急救援队心理顾问,无锡市999救援中心心理救援专家,《无锡日报》长期专栏作者、无锡广电新闻长期特约心理嘉宾,无锡市预防医学会特聘讲师,师从德国心理学家、心理投射卡牌OH创始人莫瑞兹·艾格特迈尔(Moritz Egetmeyer)教授,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第四代传人。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