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儒学图像卷-中华图像文化史

儒学图像卷-中华图像文化史

作者:周赟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416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132.7(6.7折) 定价  ¥1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儒学图像卷-中华图像文化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7907206
  • 条形码:9787517907206 ; 978-7-5179-0720-6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儒学图像卷-中华图像文化史 本书特色

  通过中华图像文化史的研究,还原中华民族上万年的生活形态、思想观念和精神历程,启发读者从人类视觉文明的角度来思考图像文化的重要价值。  本书的编着体现了可贵的创见性,在图像的生产场域、自身的构成场域和其社会传播场域所建构的语境中阐释图像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史学研究领域的不足,不仅凸显了图像的文化史学价值,更为今后图像学研究开辟了具有中华文化特点的学术路径。

儒学图像卷-中华图像文化史 内容简介

儒学是一套文化体系,从政治到民俗、从宗教到日用,可谓无所不包。儒学图像有自身的特点,《中华图像文化史·儒学图像卷》共分为九章,开篇旨在宏观上讲清儒学的形式、内容与性质,并按此线索将儒学图像分为社会风貌、先贤神祇、礼乐教化、学术建构、科学技术五类。书中以七章内容对儒学的各类图像的生产、构成、传播场域进行了详细分析与例证。在本卷的总结部分,除对整个儒学图像做出回顾,还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延伸,对儒学的现代性及其是否仍然有价值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儒学图像卷-中华图像文化史 目录


展开全部

儒学图像卷-中华图像文化史 节选

  **章  儒学与儒学图像概述  在谈论儒学图像之前,我们首先要回答这样两个问题,即什么是儒学,哪些是儒学图像。其实**个问题就是极难回答的,也许用几本书也说不清楚。但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仍然是有益的,有助于为我们的研究讨论设定界限,有助于在汗牛充栋的图像世界中有的放矢。  **节儒学、儒家与儒教  儒学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中国一切世俗伦理、价值、审美及思维方式都有儒学的痕迹。所以,儒学的产生、发展及其性质,就成了我们不得不首先关注的地方。本节主要对儒学的整体概貌进行勾勒,为之后儒学图像的分析做一个铺路的工作。  一、儒学辨正  儒学究竟是什么很难说清楚,但《宋史》给了它一个大约*好的解释——“道学”。《宋史》的作者认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史称“二程”,以下采用此称)、张载、朱熹、陆九渊等儒者的学问都属道学,故置《道学传》一章以明其意。  其实孔子早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君子谋道不谋食”等。职是之故,“道”这个概念,就成了儒者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和一切活动的中心。所以说,儒学首先是为道之学,  那么道是什么?我们必须根据它的内容来认识它。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显然道家也讲道。老子的道是“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庄子的道是“逍遥”“齐物”;墨家也有道,即“兼爱”“非攻”;佛教也有道,或“万法唯识”,或“色即是空”。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道,所以说,道是一种主张。儒家的道和他们不同,儒家主张仁义。  仁义之道哪里来?儒家认为,在天为天道,在人为人道。天道就是天的主张,天的主张就反映在群星的运行方式上。群星的运动不是一种客观的规律,而是上天的处事原则,这一原则就是仁义。人的处事原则就是效法天的原则而来的,所以人要行仁义,做善人。当人不行仁义,不做善事时,为了警告世人,天也就不按照既定的原则运行了,这就是星变、灾异出现的原因。所以  讲,儒家的仁义之道,既是人道,又是天道。  当然,仁义只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原则是需要落实的,落实的方式就是“治国平天下”。所以,“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大学问”。所谓先王之道、尧舜之道、周孔之道,孟子的王道、韩愈的《原道》、宋明的道学,讲的都是这个大学问。  治国平天下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有内外两种准备,主观上需要修身养德,客观上需要制礼作乐。  修身养德,就是培养忠孝仁爱等德性,包括事君以忠、事父以孝、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女子还需要侍奉丈夫、顺从姑舅。传统观念认为,女子虽无须治国平天下,但女子的贤惠与否却关乎男子是否有成,所以也相当重要。之所以治国平天下以个人修养为先,是因为儒家认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内在修养被看作一切目标的起始。  制礼作乐,是外化的道德规范。君臣如何有义,父子如何有亲,夫妇如何有别,不同身份的人如何实践好自己的本分,这就是礼的任务。这一套身份关系除了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外,还主要体现在祭礼中。《礼记》讲:“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祀的对象有天神地只人鬼,不同身份的人祭祀不同的神只,这是礼的根本体现。天子祭天、诸侯祭山川、百姓祭祖先,祭礼是反映儒家秩序观念的主要渠道。符合这套礼的就是仁义,不符合礼的就是不仁不义。当然,徒有礼乐的形式而无德性的实质,那叫作假仁假义,或称煦煦之仁。  综上所述,儒学是什么还是能够回答的,儒学就是以治国平天下为目的、以仁义礼乐为工具的学问。  ……

儒学图像卷-中华图像文化史 作者简介

  作者周贇,男,哲学博士,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问题。已出版《为天地立心说》《理学家鬼神观念说》《〈正蒙〉诠译》《张载天人关系新说》等着作。  主编韩丛耀,南京大学历史系/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家,图像传播学者。曾获得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教学成果二奖,两次获得中国个人艺术成就奖——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评论奖),三次获得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中国影像史”丛书、“中华图像文化史”丛书主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