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疆社会主义 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新疆社会主义 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8-01
开本: 小16开 页数: 211页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23.1(3.4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46.2(6.8折)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疆社会主义 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554314
  • 条形码:9787511554314 ; 978-7-5115-543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疆社会主义 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在大量调查及参考相关文字资料的基础上,对新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及文化产业发展成就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和概括,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新疆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做了较有深度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新疆社会主义 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目录

绪论 一、新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培厚益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核心价值观生长的文化根基 (二)培育浸润当代社会文明规范及习俗风尚的美丽乡村 (三)培养具有现代思维观念和科学知识技能的新型农民 二、新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概念界定 (一)“文化”的概念界定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章新疆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各级政府日益重视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二、逐渐确立文化建设的思路与规划 (一)提出县域文化发展战略以及具体要求 (二)形成综合性、一体化的公共文化建设思路 (三)出台旨在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三、初步建立起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制度和规范 (一)形成适合于实际情况的规范化管理方式 (二)建立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决策机制 (三)探索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品牌打造之路 (四)兴起乡村民俗风情旅游的组织开发热潮 四、实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系列工程或项目 (一)实施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 (二)实施“西新工程”及“2131工程” (三)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四)实施少数民族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 (五)实施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五、持续加大文化产品服务的提供力度 (一)加大对农村文化室文化产品服务的提供力度 (二)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化产品的提供力度 (三)“访惠聚”工作队为所驻村提供文化产品及服务 (四)加大文化产品提供力度所取得的显著效果 六、坚持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 (一)坚持开展文艺下乡演出和日常文化活动 (二)坚持开展农村科学技术文化培训活动 (三)坚持开展农民自办的文化活动 (四)坚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向乡村的延伸活动 (五)中央和内地援疆省市大力开展“文化援疆”活动 (六)“访惠聚”工作队开展多样性文化活动 七、保护并挖掘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 (一)支持申报各类文化遗产项目 (二)启动大规模文物普查和保护开发工作 (三)创建了一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四)初步探索了乡村影视旅游模式 第二章新疆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文化建设的内涵理解有形式化和片面性倾向 (一)对文化建设内涵的理解有形式化倾向 (二)对文化建设作用的理解有狭窄化倾向 (三)对文化建设地位的理解有片面化倾向 二、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全面有效性不够 (一)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全面性不够 (二)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针对性不够 (三)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有效性不够 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文化机构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 (二)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尚不健全 (三)文化基础设施的后续建设难以得到保障 (四)文化基础设施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五)文化立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差 四、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的质量相对较低 (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及其优质资源相对匮乏 (二)文化室提供的产品质量亟待提高 (三)文化服务活动相对缺乏新意 五、文化管理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一)文化管理职能存在“错位”现象 (二)文化建设管理方式比较落后 (三)文化管理者的服务意识不强 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化资源开发状况堪忧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断层困境 (二)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失当 (三)农村文化产业的起步艰难 七、文化队伍建设乏力且高素质人才十分缺乏 (一)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缺乏活力 (二)基层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 (三)群众及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 (四)农村文化创意人才十分缺乏 第三章推进新疆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度思考 一、进一步明确文化建设的实质内涵 二、不断增强文化载体承载意义的传递与被接受性 (一)文化传播以意义的传递为实质内涵 (二)意义传递实现于受众对意义的接受过程 (三)意义传递与接受的内在统一在于意义的共建与共享 三、注重形成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一)完善新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综合整体化模式 (二)尽快制定并完善农村文化发展的扶持性规划及方案 (三)进一步发挥“访惠聚”工作队对村级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四)不断夯实有利于农村文化发展的物质前提基础 四、不断优化公共文化建设及管理方面的机制或方式 (一)不断优化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提供保障机制 (二)不断优化基层公共文化管理的方式方法 (三)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机制 五、重视并加强文化发展中的法治建设 (一)明确农村文化立法的主要原则 (二)突出农村文化立法的根本目的 (三)着眼于农村文化立法整体框架的搭建 (四)创制农村文化产业的促进性法律法规 (五)加强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法规的落实 六、完善提升文化后续建设和服务质量 (一)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后续的建设 (二)提高农村文化产品服务供给的质量 (三)深化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体制改革 (四)加大农村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力度 (五)不断提升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科学化水平 七、着力提高文化人才队伍的能力及水平 (一)加强乡(镇)村专业性文化队伍建设 (二)积极吸纳高学历、高素质及高层次人才 (三)充分发挥群众及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作用 (四)加大农村基层各级各类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五)激发人们做大做强新疆农村文化品牌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新疆农村文化建设问卷 附录二问卷统计分析
展开全部

新疆社会主义 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

盛新娣,1964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文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现为新疆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发展研究。 范聪卓,1964年出生,毕业于新疆大学经济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学位。现任新疆人民出版总社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主要从事区域文化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