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乡村文化建设经典案例

乡村文化建设经典案例

作者:孙慧芳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3-01
开本: 32开 页数: 183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12.3(4.9折) 定价  ¥2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乡村文化建设经典案例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9239821
  • 条形码:9787109239821 ; 978-7-109-2398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乡村文化建设经典案例 内容简介

  《乡村文化建设经典案例》是针对乡村文化建设的需要而编写的。以推进乡村文化发展为目标,突出实用性,强调实践性,培养现代有文化、高素质的一代新型职业农民。  《乡村文化建设经典案例》内容分三个单元,系统深入地介绍了乡村文化、体育和文艺建设。采用示范案例分析的形式,选取发生在农民朋友身边真实的典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分析给广大农民。  《乡村文化建设经典案例》根据“应用性”的要求,遵循普及、指导一体化,采用“单元归类、专题**”的编写模式,结构简洁,深入浅出,体现了示范培训教育的理念。

乡村文化建设经典案例 目录

**单元 乡村生态文化建设
专题一 放飞梦想,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一、绿水青山处处不舍心归处
二、回归自然乡村生态休闲游
三、人人动手共同创建美好家同

第二单元 乡村今昔文化建设
专题二 昨日文化,弥久陈香成历史名片
一、黄河文化
二、华夏根祖文化
三、晋商文化
专题三 今朝文化产业,凝心聚力强乡村经济
一、清徐县东南坊村
二、交城县阳渠村
三、阳城县皇城村
四、左权县西关村
五、长治市故南村
六、长子县西南呈村
七、晋城市晓庄社区
八、定襄县阁街村
九、曲沃县高显村
十、尧都区洪堡村
十一、大同市南郊区老窑沟村
十二、临猗县张嵩村
十三、太原市杨家峪村
十四、汾阳市贾家庄村

第三单元 乡村体育文化建设
专题四 体育文化,促进全民健身体系
一、乡村体育文化现状
二、全民健身计划“一二一”工程
三、乡村体育文化内涵
专题五 科学健身,提高农民身体素质
一、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二、科学的健身方法
三、如何制定运动处方
专题六 体育活动,构建和谐乡村
一、乡村体育文化的意义
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途径

第四单元 乡村文化艺术建设
专题七 美丽乐章,谱写乡村文化建设
一、乡村文化艺术建设的意义
二、改革开放以来流行音乐的发展
三、中国民歌
四、中国民族乐器
专题八 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形式
一、中国合唱音乐
二、中国合唱曲选
三、秧歌
四、舞蹈
五、地方戏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乡村文化建设经典案例 节选

  《乡村文化建设经典案例》:  三、晋商文化  曾经创造过辉煌商业成就的明清晋商早已离我们远去,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著述的不断问世,才使得今天的山西人了解到先辈的业绩,余秋雨的《抱愧山西》更是通俗浅显地将晋商介绍给了全国的读者。如今,山西晋中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为晋商文化旅游区,因为那里是晋商的起源地,更重要的是,当地集中着五座深邃富丽的晋商大院。这几处晋商大院不仅将民居建筑文化发挥到极致,体现了山西民居甚至北方民居的菁华,同时,它也是晋商五百年兴衰史的见证。  其实,那些显赫一时的晋商家族当年无一不在不遗余力地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营建一个归宿,但不是所有的晋商大院都能够保存到今天,有的大院虽然依旧能够找寻,但颓垣残壁之间,早已难觅当年的风采,譬如祁县县城的何家大院、阳泉官沟张家大院、碛口西湾陈氏民居等。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有关部门先后修复开放了五座晋商大院,虽然这些力求恢复原貌的修复工程未能完全还原旧日景象,甚至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遗憾,但今天的人们终于可以*直观地去感受晋商文化。这五座晋商大院分别是:祁县乔家堡村的乔家大院、祁县县城的渠家大院、太谷北洗村的曹家大院、灵石静升镇的王家大院、榆次东阳镇车辋村的常家庄园。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早在1985年就辟建为民俗博物馆,是*早修复开放的一座晋商大院,更因为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而蜚声海内外,几乎成为晋商大院的代名词。乔家大院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是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甚至连许多从未到过山西的外地人也知道,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  乔氏家族的**代创业人乔贵发由小本生意起家,从闯荡口外的小伙计成长为垄断包头商业的大财东,包头城至今仍流传着“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俗语。乔氏家族的产业在第二代创业人乔致庸手中继续发扬光大,达到鼎盛,商行、银号开到了京津、东北、长江流域。徐珂《清稗类钞》中估计乔家共有资产四五百万两白银,事实上乔家的各类动产、不动产加起来应该有数千万两之巨,大约相当于现代的近百亿元资产,这在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条件下,是一个他人难以企及的天文数字。  乔家大院历经三次大规模兴建、扩建,始成今日格局,时间跨度长达160余年。乔家大院占地8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分为六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共313间房屋,整个大院的布局为双喜字造型,又称在中堂。  乔家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以三丈“高的砖墙封闭。大院内,以一条80米长的甬道分隔,甬道尽头是乔家祠堂。甬道南北各有三个大院,北面三个大院,从东往西,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南面依次为东南院、西南院、新院。  乔家大院的*后一次扩建是在1921年,由乔映霞主持新建了新院并改建了西北院。乔映霞为乔致庸长孙,人称成义财主。乔映霞思想进步,信奉天主教,仰慕西方文明。受影视剧和传统思维的影响,人们往往以为这座古朴宅院里的少爷小姐们身穿着传统绣衣玩着古老的游戏,而事实上,到乔映霞掌家的时候,乔家子弟们已经穿着西式服装打开网球了。正因为如此,乔家大院的*后一次扩建,体现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色彩。新院的风格不变,但窗户全部换成了大格玻璃,配以西式装饰,屋檐下的真金彩绘,也在原来的”麻姑献寿“”满床笏“等传统创作内容中,加入了铁道、火车等新事物。在西北院的改建中,更是按西式风格装修了客厅,增设了浴室和西式厕所。  ……

乡村文化建设经典案例 作者简介

孙惠芳,长期从事乡村文化建设研究。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建设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既有制约因素也有有利因素,本文阐述了乡村建设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从多个角度论述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更多还原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