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

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7-01
开本: 28cm 页数: 8册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349.7(3.5折) 定价  ¥99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1118413
  • 条形码:9787201118413 ; 978-7-201-11841-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 本书特色

16开线装,筒子页,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由晚清名士赵金寿组织编纂、储丙鹑校对,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成书出版

《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于光绪三十一年被晚清政府全面禁毁

相比其他汉字读本甚至是《新华字典》而言,《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更称得上一部更现代、更科学、更开明的近现代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分类清晰,条理明确,解释由浅入深,方便不同年龄段读者阅读

晚清启蒙经典,百年前的语文教科书,跨时代的教育经典

精心修复,原汁原味,以传统线装方式呈现古籍风貌,赏心悦目,收藏佳品

随书附赠新式检字手册(部首及拼音检字索引),方便阅读检索

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 内容简介

本书分八册, 内容包括: 天文类 ; 地理类 ; 山水类 ; 宫室类 ; 姓氏类 ; 人伦类 ; 礼制类 ; 宝玩类 ; 文具类 ; 器具类 ; 音乐类 ; 技艺类 ; 采色类 ; 布帛类 ; 器皿类 ; 算学类 ; 花卉类 ; 果品类 ; 事业类 ; 人品类 ; 言词类 ; 疾病类等。

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 目录

前言
凡例
总目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检索手册目录
使用说明
部首检字表
音序表

展开全部

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 节选


















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 相关资料

一套晚清禁书的价值 老愚:晚清编纂的《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更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其文化价值是《新华字典》所难以企及的。 一 三四年前,在推出《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简称澄衷版)修复收藏版的同时,我曾撰文批评了《新华字典》存在的问题,那篇“《新华字典》解不了我的乡愁”引发激烈争论。有人不悦,指责我是刻意诋毁这部官方钦定的认字百科。上周,当我介绍清代禁毁教科书《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简称环地福版)时,嘲讽的声音再次浮现:老古董已经过气,无法取代《新华字典》。我今天想就环地福版与《新华字典》作一比较。 讨论《新华字典》的价值与问题,不能不考察新中国的文化取向。 中共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之后,效法其导师苏联的政治制度,建立了一套完全意识形态化的文化管制体制。这套体制的核心目标是,切断与旧文化的一切联系,关闭通向西方世界的大门,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封闭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他们以实现拼音化为幌子,强悍推广旨在废黜汉字的简化字运动。为此目的,文化教育管家叶圣陶带队出击,他们试图编撰一部一举统一汉语字义的字典,以之替代原来的旧字典,完成对新中国国民的思想塑造与强力掌控。 他们信服并执行革命的意识形态指令,要为每一个字赋予簇新的意义,要让汉字脱胎换骨,成为革命事业的螺丝钉。因而,《新华字典》不只是一部识字工具书,还是一部永不生锈的政治教科书。翻开其辉煌的出版史,一眼即可看出,从1950年代的初版到1970年代的文革非常版,《新华字典》的意识形态化特征逐步升级,*后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每一个字几乎都只剩下了革命义。进入后*时代(即所谓新时期),《新华字典》逐渐有了开放的姿态,开始了去意识形态化的艰难进程。由于是带着顽固的镣铐跳舞,只能在枝节上修修补补,虽经数次修订,充其量是删除了那些赤裸裸的革命术语,骨子里仍是一部忠实体现官方意识形态的工具书,距一本普世价值的工具书尚有遥不可及的路程。 毋庸置疑,借助“政教合一”的文化、教育体制,《新华字典》已经垄断了对字义的解释权,并通过中小学语文课本、中高考命题、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考核、评奖等配套推行手段,确立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释义者以精神世界的*主宰自居,钦定了每一个字的意义,因代表国家意志而具有不容置喙的地位。事实上,《新华字典》就是一部中国大陆的文字圣经。 使用这样的字典,你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荒诞感:这真的是一部启迪心智的识字百科么?它里面没有一丝人文气息,没有对历史的敬意,对神灵的敬畏,对大自然的尊重,对人类的悲悯之心。严格来说,它只是一本枯燥、生硬的文字释义公告集。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新华字典》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因为它人为的设定——不解释本义(古义)、宗教禁忌、不涉及普世价值、不收人物、以及不可理喻的道德洁癖,彻底脱离了文明发展的潮流,沦为一部僵化、残缺的工具书,仅仅起备用字典的作用。如果将其与晚清编纂的《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相比,或许会得出一个不幸的结论:后者更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其文化价值是《新华字典》难以企及的。 二 说起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新华字典》仅有两个现当代人物进入例句,他们是作家鲁迅和军人雷锋。两人的出现当属有意为之,在介绍一种动物时安排鲁迅出场——【猹】:“鲁迅小说《故乡》提到的一种像獾的野兽,喜欢吃瓜。”解释“向”字时,例句用*的著名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至于外国人,相当谨慎地端出了几个科学家的名字。古人,即使堪比苏格拉底、释迦摩尼的孔子,亦无一字生平介绍。“孔”“邱”“阜”三字都与圣人无关。 孔字的释义是纯技术性的:小洞,窟窿;量词。 在《新华字典》里,孔子出现了三次。一是在“论”字义项下,因《论语》一词而来,“古书名,主要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一是在“儒”字义项下列有“儒家”一词:“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提倡以仁为中心的道德观念,主张德治”;一是在“子”字义项下:“古代指著书立说,代表一个流派的人:孔子”。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全是抽象的概念,没有一句积极评价,貌似客观、实则矮化的用词,让读者无法知道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环地福版对孔夫子的介绍,至少有三处。第七卷首字即为【圣】:“大而化之谓圣。圣者,声也,闻声知情,于理无所不通,故谓之圣。孔子之圣,集大成者也,故为万世之师。”第二卷释【孔】:“孔子,大圣人也。宋孔父嘉遭华父督之难,其子奔鲁,后人以氏为姓。六世而生孔子。”释【邱】:“邱,古作丘,今避孔子讳。”释【阜】:“曲阜县,孔子所生之地。”此四字已经给出了一副夫子简历。 为了更有说服力,我们不妨看一下台湾学生字典《学典》对孔子的介绍。在“孔”字下有四个相关词组,分别是:【孔子】:“春秋鲁国陬邑人。名丘,字仲尼。在鲁国曾任中都宰、司寇,后周游列国十四年,未得重用。六十八岁回鲁国,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作《春秋》。曾长期聚徒讲学,学说以仁为核心,后世尊为‘至圣先师’。”【孔门】:“孔子的门下。”【孔道】:“孔子所传授的道理。”【孔庙】:“孔子庙的简称。春秋鲁哀公初立于曲阜,收藏孔子衣、冠、琴、车、书,后各地纷纷设立,遍及全国。明代以后又称文庙。” 生平、功德、影响,以及文庙的来历,介绍其功绩及其影响,客观、精准、细致,如数家珍。这才是对自己先祖应有的恭敬态度。若在意识里将先哲踩在脚下,表面还要做出尊崇传统文化的架势,未免有点下作。一个唯我独尊、昏聩无能的政权,对传统文化恐怕只有利用,而无法真正去尊崇、发扬,因为二者骨子里是水火不相容的。 凡一个字所能引发的自然联想,在环地福版里都有体现。而《新华字典》显然是要人为地切割这种天然的联想,剔除一个字所积淀的全部历史文化内涵。 环地福版对历史人物的介绍,设置在第二卷的姓氏类里。从人、种、姓、氏开始,自尧、舜、禹、汤、武、桀到孔、颜、曾、孟、冉、闵,都一一有简要介绍。 三 差别是个体生命的特征,字亦如此。释义的同一性,正是对差异性的弃绝。简化字及《新华字典》追求的便是抹杀差异性。借用原生艺术开拓者郭海平的话——“如果医学将差异性视为疾病,艺术就可以将同一性视为疾病”,那么,是否可以说,消灭了汉字差异性的《新华字典》,就是一本病态字典;使用该字典识字的一代代读者,被强行注入了一个病态的话语体系。 谓予不信,略举数例。 比如,“喜”和“悦”。《新华字典》释曰:“悦:高兴,愉快;喜,高兴,快乐”。一个“高兴”,便将有意味的喜、悦二字同一化了。“高兴”用惯了,就会觉得“喜”“悦”文绉绉的、小资兮兮的,多此一举。由此达成的效果,正是文字革命者所乐见的——简单、粗鄙,易于掌控。今天你高兴吗?你该如何回答呢?只有两个选项:是或否。一个直截了当不容置疑的问题,总是适于简单化的应对。复杂的感受、细腻的情感在这些提问面前,真的是不合时宜,很不群众。因而才有运动员得了金牌后央视记者的奇葩提问:你高兴吗? 环地福版释曰:“悦,喜极而见于面也,古与说通。”澄衷版释曰:“喜,不言而悦。”流沙河先生的《白鱼解字》手稿本为“悦”字提供了另一个例证:人喜悦时,鼻翼两旁的八字线,各绕左右嘴角而下,分外明显。悦的正字为兑,兑的篆文从儿从口,上象八字线形。 比如,“忧”与“愁”。《新华字典》释曰:“忧,发愁。”“愁,忧虑。”发愁与忧虑有何区别?一个俗,一个文雅罢了。环地福版则曰:“忧,愁之蓄于心者为忧,忧为心疾,故引申之病亦谓之忧。”“愁,忧郁于心而不释也”。 比如,“恐”与“惧”。《新华字典》释曰:“恐,害怕,心里慌张不安;惧,害怕。”既然都是害怕,二字有必要同时存在么? 且看环地福版:“恐,惊惶也,而与惧微异,因恐虚而惧实也。惧,恐也,惧在恐后,恐在惧先。”先后、虚实,把二字的区别说透了。 …… 简化、含混导致的同一性,除了抹杀字与字之间的差别外,还会造成诸多误解。 比如,“郊”字,《新华字典》仅有二字解释:“城外。” 何为城?只有两个义项:“城墙;城市,都市。”你根本无法知道“郊”的本义,因为你不知道“城”的意思。 那么,环地福版是如何解释“郊”的呢?“邑外谓之郊,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它还告诉你一项礼制“郊祀”:“天子于冬至日,祀天于圜丘曰南郊,祀地于方泽曰北郊。”——不出预料,在搜狗拼音输入法里,无法自动生成该词。 郊祀祭天占据古代国家宗教的中心地位,通过此项仪式,帝王向世人证明其具有沟通神界与尘世的资格,以此获得王权的终极来源,并确认其统治的合法性。然而,《新华字典》竟然不让读者知道这个中国知识。 祀地在夏至日。方泽,即方坛,因坛设于泽中,故称。 这又涉及“丘”字,《新华字典》的定义是:“土山,土堆;坟墓。”对紧随其后的“邱”字,它是这样解释的:“同‘丘’;姓。”环地福版则曰:“邱古作丘,今避孔子讳。尔雅:非人为之曰邱,言地自然生也。又四方高而中下曰邱小。陵亦曰邱,然邱墓邱陵亦取象于中高也。”若信《新华字典》,你会以为祀天是在人工堆成的圜丘上进行。这*有悖于南郊礼制。而且,你无法知道“邱”字的来源。 “陵”,《新华字典》释为“大土山,高大的坟墓”。皆不得要领。环地福版曰“土山之大者曰陵,帝王之冢亦曰陵,谓其高大如山陵也。”廓清了人造陵与自然陵的界限。 至于“墓”,《新华字典》释曰:“埋死人的地方。”零度叙事,它们察觉不到自己的无情。而环地福版这样解释:“葬而不封曰墓。墓者,慕也,冢茔之地,孝子所思慕之处也。凡葬无坟谓之墓,有坟谓之茔。又平曰墓,封曰冢,高曰坟。”人伦、知识俱在。 《新华字典》释“坟”:“埋葬死人之后筑起的土堆。” 环地福版:“大冢曰坟。不封曰墓,已封曰坟。又土之高者曰坟。又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 再看“吊”(弔),《新华字典》曰:“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 环地福曰:“问终也。从人持弓会意。上古葬者衣之以薪,无有棺椁,常苦禽兽为害,故弔者持弓会之,以助弹射也。”如此一来,赋予弔字以拨动心弦的力量。 “葬”,《新华字典》曰:“掩埋死人,泛指处理死者遗体。”环地福曰:“埋棺曰葬。葬者,藏也,或作塟,藏死者于土中也。说文,从死,在草中。古无棺椁,衣之以薪之义也。” 回到“城”字,环地福版是这样解释的:“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毁也。天子所居曰京城,凡三市,曰外城,曰内城,曰禁城。省曰省城,府曰府城,县曰县城。又墓曰佳城。”释义隽永、透彻,知识不仅丰富,似乎还真有用处。近日,一家名为“佳城”的房地产公司突然倒闭了,据说与大环境相关,不知是否还与不祥的名字有关?因为其不知“佳城”为墓园。抑或购房者突然翻看了老字典,知道了佳城的古义?从表面字义看,它是好的城的意思,似乎是专为房地产预备的上佳名字,一些无知无畏的房地产公司老板纷纷以此为名,诸如佳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万佳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佳城理想之城住宅小区等等。 至于“市”字,《新华字典》直截了当:“做买卖或集中做买卖的地方。”环地福版释曰:“说文,买卖之所也。古者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一个“郊”字引出了一连串问题。若使用《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我们可知道天坛、地坛在京城的位置及作用,由城字,我们知道了佳城是墓园,不宜用于公司及住宅小区名字,等等。 从这几个与祭祀、丧葬有关的字的释义,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新华字典》含糊、无知,无情、无趣、人文意识欠缺。它貌似客观地解释一切事物,却往往于关键处抽取了字的历史文化信息;因为有意的剔除与屏蔽,读者无法得知一个字的本义以及所蕴含的文化传统,从典章礼仪到人情世故,事实上被迫与自己的文化传统隔绝。 四 《新华字典》的枯燥无趣,在于其组织领导下的集体编写方式,它要体现官方意志的权威性,就不可能生动,有人情味。而《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系个人编纂,胸怀情志俱佳,字里行间充满个人立场和判断,亲切感油然而生。 官方对《新华字典》教化性质的界定,已然决定了传统文化的命运。他们出于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目的,将字义切割、遮蔽、分离,自古以来的古义没有了,只剩下了一个僵硬的今义。人们面对这样一个陌生、僵硬的文字体系,怎能不生出巨大的疏离感和失落感——被母语抛弃的文化孤儿,置身贫瘠、严酷的荒原,心无所归。 不论如何修订,《新华字典》以及《现代汉语词典》仍是天生无根的认字字典。所谓现代,不过是新中国意识形态的委婉修辞,它与现代意识和现代生活无关。它们只告诉读者某个字是什么意思,却甚少告诉你为何是这个意思,读者知道的大多是字的引申义或附加义。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一个与之妥协的策略是,可以将《新华字典》释字的今义,与环地福版的古义合起来看。它们的使用对象都是学生,但在认知程度上,前者白而浅露,后者在今天看来,依旧有深度和韵味。孩子们若需应对变化的教科书学习——教育部规定自秋季始,文言文、古诗词占比大幅度上升,要明白汉字的本义,在官方规定的《新华字典》外,*好配备百年不失其价值的“字课图说”(环地福版、澄衷版均可)。如今,读者不必为字的查找发愁了——出版者为每一部识字百科都配备了《新式检索手册》,你可以任意使用部首和拼音检字表查找汉字。“字课图说”不再是一部仅有收藏价值的老古董,而是与《新华字典》同样方便好用的识字百科了。 文章引自FT中文网 作者:FT中文网专栏作家 老愚

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 作者简介

编者:赵金寿,字铸伯,江西省吉安府安福县人,清代开明士绅,光绪十五年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任浙江孝丰县知县。倾心教育,并创办上海环地福书局。

校者:储丙鹑,字星远,原名储桂山,字馨远,号格致散人,清代江苏省扬州府泰州人,清代科学家,尤其在天文研究上很有造诣,曾任南洋公学国文教员、斋务长,著有格致、求志、辩志、科学课艺及国文算学等教科书。

商品评论(1条)
  • 主题:

    民国启蒙字书,绝版后,又重新出版的,值得收藏,学习汉字。

    2023/7/30 20:20:53
    读者:lk1***(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