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量子物理的非微扰理论

量子物理的非微扰理论

作者:高先龙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6-30
开本: 16开 页数: 377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147.8(8.8折) 定价  ¥1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量子物理的非微扰理论 版权信息

量子物理的非微扰理论 内容简介

随着量子物理的发展,原广泛使用的微扰理论逐渐表现出局限性,非微扰理论随之被提出。本书对量子物理中的一些非微扰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从为何要引入非微扰理论开始,介绍了非微扰理论在Jaynes-Cummings模型、Rabi模型、Dicke模型、Rabi Dimer模型等前沿理论模型中的应用,并专题讨论了玻色-Hubbard系统、Dirac粒子颤动、量子自由电子激光、双势阱中的势垒穿透、含时哈氏量系统、玻色化及Luttinger液体等内容。对于从事量子物理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以及相关领域实验工作者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量子物理的非微扰理论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1章 与相干态展开法有关的基础内容 1.1 玻色算符与Fock态 1.2 谐振子系统 1.3 相干态展开法 1.4 演化问题 1.5 相干态作基态矢集的两种不同方法 1.6 一些基本运算 第2章 JC模型 2.1 JC模型的严格解 2.2 用相干态展开法计算JC模型 第3章 Rabi模型 3.1 Rabi模型的准严格解 3.2 Rabi模型的可积性 3.3 Bogoliubov算符下的量子Rabi模型 3.4 双光子量子Rabi模型 3.5 Rabi模型的相干态展开法的求解 3.6 有偏置(隧穿)项的Rabi模型 第4章 Dicke模型 4.1 多个二态粒子和单模耦合系统 4.2 粒子间有相互作用的Dicke模型 4.3 相干态展开法讨论Dicke模型 第5章 Rabi Dimer模型 5.1 有限分量和双模耦合系统的Rabi Dimer模型 5.2 物理性质的计算 第6章 玻色-Hubbard系统 6.1 引言 6.2 二格点、二粒子系统 6.3 四格点、四粒子系统 第7章 Dirac粒子的颤动与量子自由电子激光 7.1 引言 7.2 一维Dirac粒子的颤动问题的求解 7.3 二电子与单模场的自由量子激光系统的演化 第8章 双势阱中的势垒穿透 8.1 引言 8.2 双势阱系统 8.3 全同性原理下的计算 8.4 量子概念下的计算 第9章 含时哈密顿量系统 9.1 绝热近似 9.2 不变算符方法 9.3 函数和变量变换 9.4 用相干态展开法求解含时哈密顿量问题 9.5 Rabi模型的调控 9.6 操控Rabi模型的演化 第10章 一维体系的玻色化 10.1 无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电子气 10.2 玻色气体 10.3 玻色化:无相互作用电子气 10.4 玻色化:相互作用电子气 第11章 玻色化在受限一维费米气体中的应用 11.1 完全极化体系的玻色化方法 11.2 微扰的粒子密度 11.3 单粒子动量分布 第12章 一维谐振势下两组分费米气体的玻色化 12.1 两组分理论 12.2 单粒子矩阵元 12.3 对角矩阵元和非对角矩阵元 12.4 费米面 12.5 Friedel振荡的观测 第13章 受限相互作用费米气体背散射的Luttinger液体方法 13.1 自旋极化的理论模型 13.2 耦合系数的分类 13.3 背散射和玻色化 13.4 单粒子密度矩阵 13.5 理论的有效性 13.6 数值方法 13.7 占据概率 13.8 粒子密度 13.9 相互作用系数模型 13.10 大数极限 13.11 粒子密度和动量密度 13.12 Wigner函数 第14章 受限一维相互作用费米气体的Friedel振荡 14.1 谐振受限的Tomonaga-Lutringer模型 14.2 单组分气体背散射 14.3 单粒子算符和相位场 14.4 谐振势中密度算符的分解 14.5 Friedel振荡和边界指数 14.6 势阱参数的依赖性 14.7 两组分的边界指数 第15章 受限Tomonaga-Luttinger模型的相理论和临界指数 15.1 单组分的相位理论 15.2 相位算符 15.3 相位哈密顿量 15.4 玻色化 15.5 玻色化和辅助关联函数 15.6 单粒子关联函数 15.7 两组分间的背散射 15.8 两组分的相理论 15.9 临界指数和静态两点关联函数 15.10 局域动力学关联函数 15.11 局域谱密度 15.12 两组分关联函数 第16章 高斯积分的数值计算 16.1 Rabi模型中波函数的递推 16.2 实际可行的数值计算 16.3 重新归一的必要性 16.4 物理量计算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