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深部硬岩—硬性结构面——力学行为与动力灾害评价

深部硬岩—硬性结构面——力学行为与动力灾害评价

作者:孟凡震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8-01
开本: B5 页数: 244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108.0(7.3折) 定价  ¥1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深部硬岩—硬性结构面——力学行为与动力灾害评价 版权信息

深部硬岩—硬性结构面——力学行为与动力灾害评价 本书特色

该书用于解释现场复杂的动力灾害的发生机制、孕育演化过程和灾害评价,*终为科研人员、现场工程师提供一套动力灾害解译和评价的新方法。

深部硬岩—硬性结构面——力学行为与动力灾害评价 内容简介

本论著结合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隧洞、川藏铁路等国家重大深地战略工程频繁发生的岩爆灾害,以深部硬岩-硬性结构面组成的高储能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硬岩脆性破坏特征、机制和评价方法,并对深部硬岩隧洞中"结构面型岩爆"这一新发现的岩爆类别的现场案例岩爆特点、岩爆类型、岩爆孕育演化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深部硬岩结构面以剪切破坏为主的破坏形式,借助室内试验开展高应力下结构面剪切力学特性的研究,探究结构面起伏体的损伤特性和与宏观动力学行为的关联,揭示结构面剪切诱发动力灾害的影响因素、预警方法。本专著的成果对于含节理岩体工程的稳定性分析、滑移型岩爆等动力灾害的机制解释、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深部硬岩—硬性结构面——力学行为与动力灾害评价 目录

目录 “博士后文库”序言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 研究现状概述 3 1.2.1 硬岩脆性破坏特征与机制.3 1.2.2 岩石脆性特征评价方法 9 1.2.3 岩爆的分类研究 12 1.2.4 岩爆机理研究 14 1.2.5 岩爆的预警研究 16 1.2.6 硬岩结构面剪切力学特性 18 1.2.7 结构面起伏体损伤特性 20 1.2.8 结构面与岩爆相关性研究 22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3 1.4 本书技术路线图 24 第2章 深部硬岩---硬性结构面高储能系统与动力灾害 26 2.1 引言 26 2.2 岩爆案例 26 2.2.1 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隧洞岩爆案例 26 2.2.2 川藏铁路拉林段隧道岩爆案例 32 2.2.3 引汉济渭工程隧道岩爆案例 34 2.3 结构面型岩爆分类 37 2.3.1 滑移型岩爆 38 2.3.2 剪切破裂型岩爆 39 2.3.3 板裂屈*型岩爆 39 2.4 结构面型岩爆发生机制 40 2.4.1 滑移型岩爆和剪切破裂型岩爆发生机制 40 2.4.2 结构面诱发的板裂屈*型岩爆的力源分析 48 2.5 讨论 50 2.6 小结 50 第3章 硬岩脆性破坏特征与机制 52 3.1 引言 52 3.2 试样准备及试验程序 52 3.2.1 试验岩石性质和试样制备 52 3.2.2 试验方案 53 3.2.3 试验设备及方法 54 3.3 大理岩脆性破坏特征的试验研究 55 3.3.1 不同围压下大理岩的应力–应变特征 55 3.3.2 岩样破坏面形态及试验现象的详细描述 55 3.4 花岗岩脆性破坏特征的试验研究 57 3.4.1 不同围压下花岗岩的应力–应变特征 57 3.4.2 岩样破坏面形态及试验现象的详细描述 58 3.4.3 花岗岩破裂面断口的电镜扫描 60 3.5 水泥砂浆脆性破坏特征的试验研究 61 3.5.1 不同围压下砂浆的应力–应变特征 61 3.5.2 岩样破坏面形态及试验现象的详细描述 62 3.6 硬岩脆性破坏机制分析 63 3.7 小结 66 第4章 岩石脆性评价方法 67 4.1 引言 67 4.2 对现有脆性指标的总结、分类和评价 67 4.2.1 从岩石应力–应变*线获得的脆性指标 68 4.2.2 从额外物理和力学性质测试获得的脆性指标 72 4.3 基于应力–应变*线峰后行为的脆性评价方法 74 4.3.1 评价岩石脆性程度大小的指标及其初步验证 75 4.3.2 评价岩石脆性破坏强度的指标的定义、公式和验证 80 4.4 岩石脆性程度大小和脆性破坏强度的关系 84 4.5 岩石脆性程度大小和脆性破坏强度在评价岩爆的支护效果的应用 86 4.6 讨论 88 4.7 小结 89 第5章 岩石II型应力---应变*线特征、机制与应用 91 5.1 引言 91 5.2 试样、试验系统和方法 92 5.2.1 岩石试样制备 92 5.2.2 试验设备 93 5.2.3 试验方案和方法 93 5.3 结果和分析 94 5.3.1 三种测量轴向应变方法的比较 94 5.3.2 应力–应变*线特征 95 5.3.3 强度特性 97 5.3.4 破坏模式 99 5.3.5 声发射特征 100 5.4 机理分析 102 5.4.1 II型应力–应变*线发生机制 102 5.4.2 II型应力–应变*线影响因素 106 5.4.3 加载控制方式对岩石特性的影响 108 5.5 讨论 109 5.6 小结 110 第6章 硬岩结构面剪切力学特性 112 6.1 引言 112 6.2 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案 112 6.3 不同岩性结构面剪切力学特性 115 6.3.1 砂浆结构面剪切力学特性 115 6.3.2 大理岩结构面剪切力学特性 118 6.3.3 花岗岩结构面剪切力学特性 120 6.4 不同岩性结构面抗剪强度随压力的变化规律 122 6.5 小结 124 第7章 结构面剪切诱发动力灾害影响因素 126 7.1 引言 126 7.2 结构面剪切诱发岩爆的因素分析 126 7.2.1 岩性 126 7.2.2 法向压力 128 7.2.3 结构面表面形貌 130 7.2.4 充填物 133 7.2.5 剪切变形历史 135 7.3 小结 136 第8章 硬岩结构面起伏体损伤特点及对动力剪切失稳的影响 138 8.1 引言 138 8.2 不同压力下花岗岩节理剪切特性 139 8.2.1 剪应力–剪切位移*线 139 8.2.2 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声发射事件的分布 140 8.3 花岗岩结构面起伏体的损伤特性 141 8.3.1 不同法向应力下基于声发射事件的粗糙度损伤特征 141 8.3.2 花岗岩节理的剪胀特征 143 8.3.3 声发射事件随剪切循环的演化规律 146 8.4 起伏体损伤对宏观力学特性的影响 148 8.4.1 起伏体损伤对节理峰后剪切行为的影响 148 8.4.2 起伏体损伤对黏滑的影响 150 8.4.3 剪切循环对AE中b值的影响 153 8.5 讨论与小结 156 第9章 细观结构对结构面动力剪切力学行为的影响 158 9.1 引言 158 9.2 两种不同花岗岩结构面剪切特性比较 159 9.2.1 两种结构面类型剪切特性对比研究 159 9.2.2 相同法向应力下两种花岗岩结构面的剪切特性 160 9.2.3 峰值剪切强度和残余剪切强度的比较 164 9.2.4 两类岩石结构面的声发射特性 165 9.2.5 花岗岩结构面A和B剪切特性总结 167 9.3 花岗岩结构面粗糙度分析 168 9.4 细观结构对动力剪切特性影响 170 9.5 讨论 174 9.6 小结 175 第10章 结构面剪切诱发动力灾害预警指标与方法 176 10.1 引言 176 10.2 花岗岩结构面黏滑剪切失稳与声发射特性 177 10.2.1 花岗岩结构面剪切黏滑机制的解释 177 10.2.2 具有黏滑特征的花岗岩结构面剪切破坏的声发射规律 179 10.3 基于声发射b值的结构面剪切诱发岩爆的预警方法 182 10.3.1 声发射b值的物理意义及计算方法 182 10.3.2 不同法向应力下花岗岩结构面声发射b值的演化规律 184 10.3.3 基于声发射b值的剪切型岩爆预警方法 186 10.3.4 采用声发射b值的预警剪切型岩爆的优点 191 10.3.5 声发射b值可以预警岩爆的解释 192 10.4 小结 194 第11章 跨尺度结构面动力剪切的幂函数规律 195 11.1 引言 195 11.2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 196 11.3 结果分析 196 11.3.1 断层周边的裂纹密度分布 196 11.3.2 裂纹长度分布 198 11.3.3 b 值的应力依赖性 199 11.3.4 摩擦系数的应力相关性 202 11.4 讨论 204 11.5 小结 207 参考文献 208 致谢 226 编后记 227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