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艺术年鉴·2020(上下册)

中国艺术年鉴·2020(上下册)

作者:喻剑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1212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336.0(7.0折) 定价  ¥48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艺术年鉴·2020(上下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3973123
  • 条形码:9787503973123 ; 978-7-5039-731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艺术年鉴·2020(上下册) 本书特色

《中国艺术年鉴》的办刊主旨是,以全面、概括、明晰、灵活的体例框架,本着客观记录与学术评述相结合、全面反映与重点突出相协调、活动情况与反响评价相兼顾的编辑思路,侧重艺术创作,立足学术考量,以文化强国的艺术发展要求与艺术本体规律为辑选尺度,记录和凸显那些符合艺术规律、对艺术创作健康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和借鉴价值的优秀作品和工作亮点,并依托中国艺术研究院雄厚的研究实力,对年度艺术发展的诸多方面做出视角丰富、严谨深入的现状评价和趋势前瞻。

中国艺术年鉴·2020(上下册) 内容简介

《中国艺术年鉴·2018》翔实记录了2017年度中国艺术进程,系统整合艺术信息,呈现艺术发展年度概貌,深度反思艺术现状,以客观性、全局性、学术性、实用性为编辑原则,反映2017年度我国各艺术门类(不含文学)、各艺术工作领域的实际情况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所取得的成就。

中国艺术年鉴·2020(上下册) 目录

上册
总类卷
戏曲卷
话剧卷
音乐卷
舞蹈卷
曲艺卷

下册
电影卷
电视艺术卷
美术卷
摄影卷
艺术设计卷
索引
展开全部

中国艺术年鉴·2020(上下册) 节选

  《中国艺术年鉴·2020(套装上下册)》:  早在延安时期,京剧《逼上梁山》和《三打祝家庄》就是红色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1949年之后的几年里,《逼上梁山》的编剧之一杨绍萱按同样模式创作的《新天河配》《新白兔记》和《新大名府》等剧目却因为被指具有“反历史主义”倾向受到严厉批评,他的这些作品甚至被周扬称为“反历史主义者冒充马列主义而对历史进行新的歪曲”①的产物,按“历史主义”的态度创作“新编历史剧”,成为戏剧界一时的共识。然而,那些在流传广泛的古代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包公案》等小说和说书、弹词等民间叙事)基础上改编的戏曲作品,还有用完全虚构的方式创作的古代题材作品,都很难被纳入“新编历史剧”的范畴之内。传统戏题材十分丰富,但是仍有相当部分民间叙事是改编的盲区,在此基础上创作的戏曲新剧目,当然也很难称为“新编历史剧”。越剧《红楼梦》、粤剧《搜书院》、莆仙戏《团圆之后》和京剧《杨门女将》等,都是20世纪50年代很有代表性的新编戏曲古装戏而非所谓“历史剧”;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越剧《五女拜寿》、京剧《曹操与杨修》和黄梅戏《徽州女人》、梨园戏《董生与李氏》等影响广泛的戏曲优秀剧目,都无法归之为一般意义上的“新编历史剧”;当1960年齐燕铭代表文化部提出要实施“大力发展现代题材剧目;同时积极改编、整理和上演优秀的传统剧目,还要提倡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创作新的历史剧目,三者并举”②的戏曲方针时,这个后来广为人知的“三并举”方针,其实存在明显的缺失,它并没有包括并非基于严格的史实创作的古代题材戏曲新作,而无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不仅以古代生活为背景创作的戏曲作品比现代戏更受欢迎;而且在众多古代题材作品里,*受欢迎的恰恰不是那些按所谓“历史主义”原则创作的作品,而是包含大量虚构的古代题材作品。这里所说的艺术虚构,不仅包括编剧者个体的创造与想象,还包括历史上的民间艺人甚至普通民众的创造与想象。  戏曲演员在古装戏演出中更能发挥传统表演的优势,而以虚构的古代生活为背景的作品与现实生活存在的明显距离,更能确保创作者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杨绍萱和张庚曾经先后建议用“故事剧”或“古代故事剧”等特殊的称谓来包含此类剧目,但是未能获得广泛认可。在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是这些艺术化地虚构的古代题材戏曲作品代表了当代戏曲*高水平并不为过,将它们与“新编历史剧”一并称为“新编古装戏”,或许更符合实际。  如前所述,从1949年直到1964年因昆剧《李慧娘》受到激烈批判导致所有古装戏退出舞台之前的这15年里,新编古装戏和传统戏始终是戏曲舞台上两大类受欢迎的剧目。20世纪50年代,除了传统戏的整理改编外,古代题材的新创作卓有成就,李少春自编、自导、自演的京剧《野猪林》,和翁偶虹创作并获得**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本奖的京剧《将相和》,都是*初的新编古装戏里极具影响的作品。在此之后的若干年里,全国各地都有大量新编古装戏,其中不少是根据传统戏做了较大幅度改编的新作,它们与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川剧《红梅记》、晋剧《打金枝》及各剧种共有的“三国”“水浒”“杨家将”、包公系列等传统戏,一并支撑着戏曲演出市场。对于那些没有自己传统剧目系列的剧种,新编古装戏的作用就更为关键,在20世纪50年代数以百计的新剧种里只有吉剧等少数几个剧种存活至今,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吉剧有王肯创作的《包公赔情》《桃李梅》等优秀的新编古装戏,正是它们让吉剧这个新剧种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  正如昆剧《李慧娘》、京剧《谢瑶环》和《海瑞罢官》、柳子戏《孙安动本》后来遭受批判时被指称的那样,这些新编古代题材剧目,尤其是那些“新编历史剧”中的相当部分的新剧目,确实自觉不自觉地沾染了始于《逼上梁山》的影射现实、贴附时事的风气,对它们的批判当然包含了政治陷害的成分,但如何让历史题材戏剧作品摆脱工具化的魔咒,始终是该时期戏曲领域的难题。邓小平1979年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的《祝辞》中指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解除了一直束缚着历史题材戏曲创作的工具论的绳索,新编古装戏的创作才有了新的广阔天地,这也是改革开放对戏曲*重要的影响。  在新时期的新编古装戏里,京剧《徐九经升官记》《膏药章》这类独特的充满喜剧风格的作品,尤为观众喜爱;在20世纪80年代的探索性戏剧创作潮流中,戏曲界也出现了桂剧《泥马泪》、湘剧《山鬼》、川剧《潘金莲》、京剧《洪荒大裂变》、淮剧《金龙与蜉蝣》等有影响的探索戏曲,为中国当代新编古装戏增添了亮色。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顾锡东的《五女拜寿》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艺术上的奠基之作,全国各地无数剧种剧团都有改编移植;他为当代越剧的代表人物茅威涛写的《陆游与唐婉》,无疑是改革开放40年来创作的无数越剧新剧目里首屈一指的作品。郑怀兴、王仁杰、罗怀臻在戏曲新编古装戏创作中都有重要贡献,他们是少有的几位几乎一直坚持从事新编古装戏创作的戏曲剧作家。郑怀兴为山西太原青年晋剧实验剧团主演谢涛量身写作的晋剧《傅山进京》和《于成龙》,罗怀臻的淮剧《金龙与蜉蝣》和昆剧《班昭》、李莉的京剧《凤氏彝兰》《成败萧何》,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陈亚先的《曹操与杨修》(上海京剧院尚长荣、言兴朋主演)和王仁杰的《董生与李氏》(福建泉州梨园戏实验剧团曾静萍、龚万里主演),不仅是近年来新编古装戏的巅峰之作,也毫无疑问代表了新时期戏曲创作的*高水平。  进入21世纪,新编古装戏创作在戏曲领域占据多年的显著的支配性地位出现了动摇的迹象,在传统戏和现代戏的双重夹击下,新编古装戏的影响力正有逐渐下降之迹象。这一现象当然与政策导向有一定的相关性,与演出市场的萎缩也有关联。在相对正常的演出环境中,市场代表了普通观众的趣味与选择,它足以与代表政府意志的政策导向构成良性博弈。但是当市场环境不佳时,政策就成为单向度的力量,戏曲艺术家创作新编古装戏的意愿普遍下降,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新编古装戏和传统戏看似在舞台形态上较为接近,但是从戏剧结构方式与人文内涵方面看,实与现代戏有共生关系。因此它*易于汲取传统滋养,又可与现代戏互为借鉴,很多新编古装戏的优秀编剧、导演和唱腔设计者同时在现代戏创作中亦有显著成就。无论戏曲剧团和演员还是主创人员,他们多数的情感取向更偏于新编古装戏,这是无须避讳的事实。这就无怪乎70年来的戏曲创作中,新编古装戏成就*大,在可见的未来,新编古装戏仍将是戏曲创作演出旗帜性的存在。  ……

中国艺术年鉴·2020(上下册) 作者简介

《中国艺术年鉴》编辑部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下设的一个专门为编辑《中国艺术年鉴》的编辑队伍,上级部门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处。《中国艺术年鉴》编辑部成立于2010年6月,是常设的年鉴编辑业务部门,也是我国的全门类整体性艺术年鉴的编辑机构。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