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老风口/张者

老风口/张者

作者:张者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492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51.0(7.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老风口/张者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221985
  • 条形码:9787521221985 ; 978-7-5212-219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老风口/张者 本书特色

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故事和史绩,以往大多是以纪实作品的形式记叙的。张者的《老风口》则是以长篇小说的形式,以文学的魅力和巨大能量,谱写了一曲屯垦戍边的传奇之歌。作为新疆兵团人的后代,张者对新疆兵团的故事和生活有着切身的感受和独特的记忆,作品以小见大,以事带史,描绘出了兵团人长达半个世纪的可歌可泣屯垦戍边史。首版于2016年由我社出版,曾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此次推出的是精装纪念版。

老风口/张者 内容简介

1949年,一支部队高喊着口号,带着渴望和激情,鼓励着自己徒步向新疆开进。这支身经百战的队伍其前身就是当年名噪一时的“三五九旅”。没有人烟,没有绿树,也没有白色的水井……面对茫茫大漠,这支平均年龄在38岁以上、95%都是光棍的部队要扎根新疆,要屯垦戍边。扎根新疆没有女人不行,屯垦戍边没有水不行,女人和水成了这支部队当年*重要的给养。几十年之后,沙漠变成了绿洲,荒原变成了良田,一支十万人的部队发展成了有百万之众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老风口/张者 目录


目录

**章   枯死的胡杨林

第二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

第三章   哭与诉

第四章   闯田

第五章   月亮花

第六章   湘女

第七章   阿伊泉

第八章   鲁女

第九章   围猎

第十章   歌与舞

第十一章  开荒比赛

第十二章  水到渠成

第十三章  沙漠边缘的林带

第十四章   上海来的美女

第十五章   提亲

第十六章   远嫁

第十七章   支边青年

第十八章   沙枣花的诱惑

第十九章   无形的帽子

第二十章   翻浆

第二十一章  人雀之战

第二十二章  送你一束沙枣花

第二十三章  月光下的黑影

第二十四章  兵团人的**代孩子

第二十五章  随歌而去

第二十六章  一双大皮鞋的变迁

第二十七章   粉墨登场

第二十八章   缴枪不杀

第二十九章   向日葵和太阳花

第三十章    戴口罩的男人们

第三十一章   捉迷藏

第三十二章   一个女人的史诗

第三十三章   秋收

第三十四章   麻扎之约

第三十五章   冲喜

第三十六章   1980年的沙尘暴

第三十七章   寻找阿伊泉

第三十八章   兵团万岁

尾声 


展开全部

老风口/张者 节选

**章 枯死的胡杨林 上部分 你还记得那遥远的胡杨林吗?就是那枯死的胡杨林呀!那沙漠边缘的林带不知死去了多久,树叶早已落了,树枝也被大风刮去,只剩下干枯的树身。树死了,也不倒。远远地看,那片胡杨林奇形怪状的,就像妖魔鬼怪,吓人。不过,我们不怕,我们当年发现它时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因为这毕竟是我们在新疆见过的*大的一片树林,虽然是一片死树林,可是我们却看到了 生机。 我们是随着一支部队去新疆的,那是一支很著名的部队,抗战时在南泥湾开荒种地出了名,叫“三五九旅”。我和你爹就是随着这支部队走路到新疆的。开始,我们也坐汽车,高兴呀,这辈子还是**次坐呢,整个车队有一百多辆汽车,每个车顶上都架着机枪,插着红旗。车队出发时那真是红旗招展,军歌嘹亮,浩浩荡荡的。我们连在车队中间,往前看望不到头,往后瞧看不到尾,上百辆汽车开进时是相当壮观的。当然,也喊口号:“打到新疆去,解放全中国!” 可是,走了几天,大家情绪一落千丈,再也高兴不起来了。那时的西北全是土路,或者说根本没有什么路,西北又干旱少雨,路被上百辆汽车一轧,虚土足有一尺,汽车驰过,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就像一条灰蒙蒙的巨龙。好家伙,那巨龙绵延十几里,飞沙走石,势不可挡的,像刮起的沙尘暴。大白天汽车要开着灯才能看清路,我们坐在车上被灰尘完全裹住了,睁不开眼,喘不过气,只能隐约看到后面的车灯像萤火虫似的亮着。那灰尘呛得人呀不敢张嘴说话,不能张嘴呼吸,闻到的全是土腥味,一抠鼻子就是一坨泥。我们好多人**次坐汽车还晕车,再加上弥天的灰尘,有的人吐得一塌糊涂。还有,就是不能随便停车撒尿,只能站在车上往外尿,你会看到尿出的都是混浊的泥水,本来那家伙是身上唯一干净的地方,瞬间就变成了一条泥鳅。 就这样坐了几天汽车,大家基本要疯了,喊着下车走路,这车不是人坐的。问到新疆还有多远,这“灰龙”还要折磨我们多久?回答说坐汽车要走一个多月,走路那就说不清,好几千公里呢。有人说几千公里有什么了不起,长征两万五千里也走过去了,“南征北返”我们也走了一万五千里,大小战斗不下百次,单纯的行军那还不像散步一样。这汽车不坐了,我们走路,我们走路。 当时,我和你爹在一个连,我是指导员,你爹是连长。我们商量了一下,认为走路比坐汽车舒服,走累了可以随时休息,身上还暖和,一路上还可以看看风景,干干净净,自由自在,关键是,还可以随地大小便,这很重要。坐汽车太难受,不但吃灰,还冷,两只脚长期不活动,早就冻僵了。我们向上级反映,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进军新疆运输困难,我们愿意把汽车省下来用在革命*需要的地方,我们可以步行进军新疆。 当时,我们坐的汽车大都是“道奇牌”,这些汽车是抗战时美国援华的汽车,是我们从国民党军队手里缴获的,车都老掉牙了,经常抛锚,一抛锚我们还要下车推,一天要推好几次,加上路太差,一天下来也就走一百多里,这和我们走路差不多。我们向上级反映,走路保证不耽搁行军时间,按时到达目的地。 没想到,我们的要求立刻就得到了上级的批准。 上级还通报嘉奖了我们连,通报说:“一营一连在指导员马长路和连长胡一桂同志的率领下,发扬了我军不怕疲劳、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主动提出步行进军新疆,经上级研究决定,同意一营一连徒步开进,并给予一营一连通报表扬一次。” 我们这样一带头,其他连队也坐不住了,纷纷要求下车步行,后来全团都下车步行了,再后来大部分的部队都下车步行了。这样,进军新疆的十万大军中,有一半都是步行开进新疆的。特别是我们这支部队,走的路*远,我们走了一年的时间,从1949年一直走到1950年,从甘肃的酒泉一直走到了新疆的南疆重镇阿克苏。当然,我们还不算走得*远的,还有一支部队走得更远,他们穿越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到达了和田。 开始步行后,我们再也没有坐过车。跳下汽车后,士气十分高涨,部队喊着口号、打着红旗、唱着战歌向西北开进。我们还以为终于自由了,不用吃灰了,还能观赏西部风光,没想到越走越荒凉,全是戈壁滩。戈壁滩路难行,特别费鞋,鞋不知道磨破了几双,脚也不知道打了多少水泡。后来,部队走不动了,首长就鼓励我们说:“走呀,新疆是瓜果之乡,牛奶当水喝,葡萄当饭吃。”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部队首长还说:“走吧,维吾尔族姑娘正捧着葡萄等着我们呢;哈萨克族少女正端着奶茶盼着我们呢!” 到*后我们的口号就成了:“打到新疆去,发给你老婆!” 哈哈……这有点开玩笑,不过这都是真的。这口号管用,它鼓励着我们走完了*后的一段路程。我们到达新疆时,新疆已经和平解放。我们进军新疆的有十万大军,我们都是老兵,没有不想女人的。新疆解放了,要我们扎根边疆,屯垦戍边。屯垦戍边没有土地不行,扎根边疆没有女人不行。女人就是男人的土地呀,我们要在那土地上播种,要生产后代,我们要老婆。 打到新疆去,发给你老婆,言外之意就是“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这和你们现在唱的流行歌一个意思。你们把“遥远”变成了浪漫的歌唱,我们却把那“遥远”一步一步度量,只是那遥远的行程太遥远,一点也不浪漫。在我的记忆中遥远不仅仅是距离远,遥远是有重量的。那重量就是两条腿像灌了铅,重得让你迈不开步。当年,我和你爹去新疆就是这种感觉,我们硬是一步一步走的,走不动也得走,你要想活命就必须走,四处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只有一条路,只有一个方向,向西、再向西……

老风口/张者 作者简介

张者,本名张波,男,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硕士学位。中国作协小说创委会委员,重庆作协副主席,一级作家。出版长篇小说大学三部曲《桃李》《桃花》《桃夭》,长篇小说《零炮楼》《老风口》,中篇小说集《朝着鲜花去》《或者张者》《山前该有一棵树》散文集《文化自白书》等。作品主要发表在《收获》《十月》《当代》《人民文学》等刊物,被各种文学选刊转载,并多次登上文学年度排行榜。 曾荣获第十四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第十三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年度奖,第二届《中国作家》阳翰笙剧本奖 、“最佳电视剧剧本奖”,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