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定远侯家寨(全3册)

定远侯家寨(全3册)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4-01
开本: 其他 页数: 824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573.8(6.8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637.5(7.5折)定价  ¥85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定远侯家寨(全3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41905
  • 条形码:9787030741905 ; 978-7-03-074190-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定远侯家寨(全3册) 本书特色

本书是对侯家寨遗址历年考古发掘工作的总结,对于研究长江中下游水系和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定远侯家寨(全3册) 内容简介

本书是侯家寨遗址历年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的系统总结。侯家寨遗址1977年发现,1985~1986年进行了两次375平方米的考古发掘,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角器和动物骨骼以及一批陶器刻划符号,是安徽省*早发现具有自身两期考古学文化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考古发掘研究成果,为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树立了标尺,填补了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对建立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分期框架和文化谱系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

定远侯家寨(全3册) 目录

目录
(上)
序言 i
**章 概述 1
**节 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1
一、地理位置 1
二、自然环境 1
三、历史沿革 2
第二节 遗址的概况与发掘经过 4
一、遗址概况 4
二、发掘经过 5
第三节 资料整理与学术研究 6
一、资料整理 6
二、学术研究 9
第二章 地层堆积与新石器时代遗存分期 11
**节 地层堆积 11
一、布方与发掘面积 11
二、地层堆积 11
三、地层成因 11
四、发掘探方地层剖面 12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遗存分期 14
第三章 侯家寨一期遗存——双墩文化 16
**节 一期文化遗迹 16
一、柱洞与墙基槽遗迹 16
二、殉狗祭祀遗迹 17
第二节 一期文化遗物 18
一、陶器 18
二、石器 72
三、骨、角器 74
第三节 陶器刻划符号 93
一、刻划符号 94
二、相关讨论 124
第四节 侯家寨一期双墩文化 129
一、文化特征 129
二、文化年代 132
三、分布范围 134
四、文化源流 135
第四章 侯家寨二期遗存——侯家寨文化 139
**节 二期文化遗迹 139
一、房基 139
二、灰坑 144
第二节 二期文化遗物 150
一、陶器 150
二、玉、石器 201
三、骨器 205
第三节 二期侯家寨文化 207
一、文化特征 207
二、文化年代 209
三、文化命名 210
四、分布范围 213
五、文化源流 217
第五章 汉代墓葬 220
**节 墓葬分布 220
第二节 墓葬结构与随葬器物 221
一、M1、M2 221
二、M3~M5 222
三、M6 237
四、M7 238
五、M8 240
六、M9 245
第三节 小结 246
第六章 结语 248
一、淮河中游新石器考古学文化序列 248
二、留待解决的问题 249
第七章 鉴定检测与研究报告 251
**节 动物骨骼研究鉴定报告 251
一、种属鉴定及典型标本介绍 251
二、量化统计 267
三、动物骨骼表面痕迹和骨器 270
四、相关讨论 272
五、小结 279
第二节 动物骨骼与14C测年 280
一、侯家寨出土动物骨骼标本骨胶原测年 280
二、相关遗址的14C测年 280
第三节 淮河中游农业考古 282
一、淮河中游地区稻作农业考古调查报告 282
二、淮河流域史前稻作农业与文明进程的关系 290
第四节 侯家寨遗址二期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淀粉粒证据 295
一、引言 295
二、材料与方法 298
三、实验结果 298
四、讨论 305
五、结语 309
第五节 双墩遗址、侯家寨遗址彩陶与红衣陶制作工艺的初步研究 310
一、样品特征 311
二、分析与讨论 312
三、文化交流 318
四、结论 319
插图目录
图一 侯家寨遗址位置示意图 4
图二 侯家寨遗址平面和发掘探方分布图 7
图三 侯家寨遗址部分探方遗迹分布图 8
图四 侯家寨遗址地层剖面图 13
图五 侯家寨遗址T4③下房子与祭祀遗迹平面图 17
图六 殉狗等祭祀遗迹平面图 18
图七 Aa、Ab型罐形陶釜 20
图八 Ac型罐形陶釜、Ba型钵形陶釜 21
图九 Ba型钵形陶釜 22
图一○ Ba型钵形陶釜 23
图一一 Ba型钵形陶釜 24
图一二 Ba型钵形陶釜 25
图一三 Ba型钵形陶釜 25
图一四 Ba、Bb型钵形陶釜 26
图一五 Bb型钵形陶釜 27
图一六 A型祖形陶支架 28
图一七 A、B型陶支架 29
图一八 陶灶框残件、鼎 30
图一九 陶鼎足 31
图二○ 陶鬶、甑 32
图二一 陶勺 34
图二二 A型陶钵 35
图二三 C型陶钵 36
图二四 A、B型陶碗 37
图二五 陶碗底 38
图二六 陶碗底、碗口片 39
图二七 豆座、豆盘 40
图二八 A、B型罐 41
图二九 B型陶罐 43
图三○ A型陶瓮 44
图三一 B、C型陶瓮 45
图三二 陶缸 46
图三三 陶盂形器 47
图三四 陶盆 48
图三五 陶器盖纽 49
图三六 陶器盖纽 50
图三七 陶器平底 50
图三八 陶器把手 52
图三九 A型陶器耳系 53
图四○ A型陶器耳系 54
图六二 鹿角勾形器 82
图六三 鹿角勾形器 83
图六四 鹿角勾形器 84
图六五 鹿角勾形器 85
图六六 鹿角勾形器 86
图六七 鹿角勾形器 87
图六八 鹿角勾形器 89
图六九 鹿角勾形器 90
图七○ 鹿角勾形器 91
图七一 鹿角勾形器 92
图七二 鹿角勾形器 93
图七三 象形类鱼形刻划符号 95
图七四 象形类植物形刻划符号 96
图七五 象形类植物形刻划符号 98
图七六 象形类植物形刻划符号 99
图七七 象形类植物形刻划符号 100
图七八 象形类人面形、几何类方框形刻划符号 101
图七九 几何类方框形刻划符号 103
图八○ 几何类方框形刻划符号 104
图八一 几何类方框形刻划符号 105
图八二 几何类方框形刻划符号 106
图八三 几何类方框形刻划符号 107
图八四 几何类方框形、网格形刻划符号 108
图八五 几何类网格形刻划符号 110
图八六 几何类网格、重十字形刻划符号 111
图八七 几何类网格形刻划符号 112
图八八 几何类圆圈形刻划符号 113
图八九 几何类圆圈形刻划符号 114
图九○ 几何类弧线形刻划符号 116
图九一 几何类弧线形、数字形符号 117
图九二 几何类叉形、勾形、房屋形符号 118
图九三 其他类残件刻划符号 121
图九四 其他类残件刻划符号 122
图九五 其他类残件刻划符号 123
图九六 其他类残件刻划符号 124
图九七 侯家寨遗址房基遗迹分布图 140
图九八 F1平、剖面图与出土器物 141
图九九 F2平、剖面图与出土器物 142
图一○○ F3平面图与出土器物 143
图一○一 H1平、剖面图与出土器物 145
图一○二 H2、H3平、剖面图与出土器物 147
图一○三 H4、H5平、剖面图与出土器物 149
图一○四 Aa型釜形陶鼎 151
图一○五 Ab型釜形陶鼎、B型罐形陶鼎、C型盆形陶鼎 153
图一○六 A型陶鼎足 156
图一○七 A、B型陶鼎足 157
图一○八 B型陶鼎足 158
图一○九 B型陶鼎足 160
图一一○ C型陶鼎足 161
图一一一 C型陶鼎足 162
图一一二 陶钵 164
图一一三 陶碗 165
图一一四 陶碗底、碗口残片 166
图一一五 陶碗口、A型陶豆 167
图一一六 A、B、C型陶豆 169
图一一七 C型陶豆、豆座 170
图一一八 陶豆座、豆盘 171
图一一九 陶豆盘 173
图一二○ 彩陶片 175
图一二一 彩陶片 176
图一二二 彩陶片 177
图一二三 A、B型陶罐 179
图一二四 A型陶盂形器 180
图一二五 A型陶盂形器 182
图一二六 A型陶盂形器 183
图一二七 A型陶盂形器 184
图一二八 B型陶盂形器、陶壶 186
图一二九 陶壶、彩陶盆 187
图一三○ 陶器盖 188
图一三一 彩陶器盖 189
图一三二 陶器盖纽 190
图一三三 陶器盖纽 191
图一三四 陶器尖底、陶器把手 192
图一三五 A型陶器耳系 194
图一三六 A型陶器耳系 195
图一三七 B型陶器耳系 196
图一三八 B型陶器耳系 197
图一三九 陶纺轮 199
图一四○ 陶球 200
图一四一 陶塑 201
图一四二 玉璜、石器 202
图一四三 石器 204
图一四四 骨器 206
图一四五 汉墓M1平面与出土器物 223
图一四六 汉墓M2平面与出土器物 224
图一四七 T4三座汉墓打破关系平面图 225
图一四八 汉墓M4平面图与出土器物 226
图一四九 汉墓M4出土器物 227
图一五○ 汉墓M4出土器物 228
图一五一 汉墓M4出土器物 229
图一五二 汉墓M4出土器物 230
图一五三 汉墓M4出土陶灶 231
图一五四 汉墓M4出土铜镜 231
图一五五 汉墓M4出土器物 233
图一五六 汉墓M4出土器物 234
图一五七 汉墓M4出土器物 235
图一五八 汉墓M4出土器物 236
图一五九 汉墓M6平面图与出土器物 237
图一六○ 汉墓M6出土铜镜 238
图一六一 汉墓M7平面图与出土器物 239
图一六二 汉墓M7出土器物 241
图一六三 汉墓M8平面图与出土器物 242
图一六四 汉墓M8出土器物 244
图一六五 汉墓M9平面与出土器物 245
图一六六 汉墓M9出土器物 246
图一六七 丽蚌属 256
图一六八 背瘤丽蚌、中国尖嵴蚌、鱼尾楔蚌及江西楔蚌 257
图一六九 蚌、鱼 258
图一七○ 鱼、雉及鼋 260
图一七一 扬子鳄、猪 262
图一七二 梅花鹿、麋鹿獐 264
图一七三 鹿类、牛、鼠、狗獾及貉 265
图一七四 虎、兔及骨骼上的痕迹 268
图一七五 侯家寨遗址猪下颌M3尺寸分布 274
图一七六 侯家寨遗址猪的年龄结构 276
图一七七 实验选取的侯家寨遗址二期部分陶器 299
图一七八 侯家寨遗址二期陶器样品内壁提取到的各类型淀粉粒 301
图一七九 部分现代淀粉粒形态 302
图一八○ 侯家寨遗址、双墩遗址彩陶图 304
图一八一 样品1(91BST0719*∶109红彩)和样品6(侯家寨T2②红彩)拉曼光谱图 314
图一八二 样品3(92BST0723*∶18红彩)拉曼光谱图 314
图一八三 样品2(92BST0522*红彩)、样品4(91BST0621⑦∶137红衣)、样品5(92BST0721a3红衣)、样品7(侯家寨1997年采集∶1红衣)拉曼光谱图 315
图一八四 样品1(91BST0719*∶109)红彩XRD图谱 315
图一八五 样品3(92BST0723*∶18)红彩XRD图谱 316
图一八六 样品5(92BST0721*)红色陶衣XRD图谱 316
图一八七 样品显微照片 317
插表目录
表一 侯家寨遗址考古学文化分期表 15
表二 侯家寨遗址柱洞登记表 16
表三 侯家寨遗址与双墩遗址符号举例对比表 125
表四 侯家寨一期文化代表性器
展开全部

定远侯家寨(全3册) 节选

**章概述 **节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一、地理位置 定远县地处安徽省中东部,位于安徽省江淮分水岭北部,属淮河中游水系,一条起源于县境北部凤阳山的池河流经定远县全境,曲折蜿蜒穿过明光市的女山湖流人淮河。定远县行政隶属皖东滁州市,南邻合肥市的肥东县,北连凤阳县,西接合肥市的长丰县和淮南市,东与漉县、明光市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2'2〃~118°5'22〃,北纬32°12'6〃~32°42'22〃。县境内交通便捷,自古有“境连八邑,衢通九省”之说。合肥至京、沪铁路与合徐高速公路穿越县境西部炉桥和永康均设有出口,县城设有京沪高铁站。合肥至蚌埠、淮南至滁州、定远至盱眙三条省道公路干线穿越交汇于境内,县、乡、村公路交织成网,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公路客运已开辟至南京。合肥、蚌埠、滁州、淮北、淮南、明光、泗县等地市县直达班车。 二、自然环境 定远县地理环境优越,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多为低山丘陵地貌,地形比较复杂。全县丘陵区面积343平方千米,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2%。山脉主要有东部的皇甫山脉和北部的凤阳山脉,*高峰岱山,海拔347米。凤阳山横枕县境北部地区,*高峰狼窝山,海拔340米。山岗谤冲地形2300平方千米,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0%。西南有海拔50米以下的成片小平原,面积约240平方千米,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小平原主要分布在炉桥镇和年家岗、严涧、八一、青洛、十里黄、七里塘六个乡镇的全境。另有熊仁、永康、孙集、九梓等乡镇的部分地区。县境内小平原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洛河长期将凤阳山脉地表的大量泥沙带到中下游淤塞堆积,属堆积地形,地表多为第四系地层。县境内第四系地层发育除北部和东部低山丘陵外,其余地方均有分布。下部岩性,在炉桥出露的为青灰色亚黏土,含砾粉砂质亚黏土和亚砂土,在练铺、永宁等处出露的为沙砾石层;中部岩性,在青洛河、江港河、霸王桥为棕红色亚砂土,含砾亚黏土,粉砂质亚黏土,含铁锰结核和钙质结核;上部岩性,在炉桥、江巷、得胜集、池河等地为灰黄色粉砂质亚黏土、亚砂土、砂、砾石层,厚度50米。土层内含植物残片,腹足类和脊椎动物化石。定远县境内水系发达,分池河、窑河两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72条,其支流大多源于凤阳山和皇甫山。蜿蜒于南部和东部地域的池河,发源于凤阳山脉,流经明光市的女山湖人淮河。洛河、青洛河源于凤阳山西流人高唐湖。定远县处于我国秦岭、淮河南北气候分界线南侧,属北亚热带气候向暖湿带气候过渡的地带。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日照充足,雨量偏少。由于季风影响,四季雨量分布不均,时有旱涝灾害。年平均温度14.8°C,无霜期212天,年降水量924.7毫米,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定远县境内的名胜古迹有韭山洞名扬江淮,其洞口在凤阳县境内已经是旅游景点,开发中的九华山,以其青山、绿水、怪石、温泉浑然天成,山内古迹有能仁寺、莫邪寺、霸王寺等。 三、历史沿革定远县历史悠久,古为淮夷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先属钟离后为楚地。 秦设郡县时属九江郡所辖的阴陵(治今定远县靠山乡古城村)东城县(治今定远县大桥乡三官集)。 两汉至三国时期建制如下:西汉时县境内设阴陵、东城二县和曲阳侯国(治今凤阳县龙头坝),均属九江郡。王莽改东城为“武城”,阴陵为“阴陆”,曲阳侯国为“延平亭”。东汉时恢复西汉旧称,将延平亭改称西曲阳,东城、阴陵、西曲阳三县皆隶属九江郡(治阴陵)。永平十五年(72年),东城改属徐州下邳国,三国魏时撤销东城、阴陵二县建制,改属淮南郡西曲阳县。 西晋恢复东城、阴陵二县制,仍属淮南郡。东晋建制与西晋同。 南北朝时期,江淮地区为南北激烈争夺的场所,归属和建制变动频繁。刘裕代晋称宋时,东城县先属南朝宋,后人北魏。南朝齐时,在境内设马丘郡(治今定远县兴隆乡蓝栅桥)。南朝梁武帝时,开始以“定远”为县名。据《太平寰宇记》载:“梁天监三年(504年),土人蔡丰据东城,自魏归,武帝嘉之,改曰丰城,立为定远郡,又改为广安郡定远县。”梁武帝普通五年(524年),派定远将军曹世宗攻破西曲阳,收复淮南失地,将西曲阳、阴陵东城三县并为定远郡,置定远县。“定远”县名含有安定边界、收复远方失地之意。梁大同六年(540年)置安州(治今定远县大桥乡三官集),领定远、临濠二郡。南朝陈时,陈宣帝太建五年(573年)定远复归南朝。 北朝曾数度领辖县境。北魏孝文帝永平三年(510年),置安州(治今定远县大桥乡三官集),后又置北谯郡,治阴陵城(治今定远县靠山乡古城村),领南蔡(治阴陵城)、北谯(今凤阳县龙头坝)二县。北魏、东魏时,在今县境内曾设西沛郡,领肖、沛、平阳三桥县。北齐时,置广安郡(由梁临濠郡改名,位今定远县大桥乡)。大象元年(580年)人北国。 隋文帝仁寿元年(602年),改广安郡为临濠县(治东城),属濠州。隋炀帝改濠州为钟离郡,仍辖临濠县。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钟离郡临濠县为豪州定远县。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年)定远县治迁至定城。此后,历朝县治基本未动。天宝元年至乾元元年(742~758年)属钟离郡,后复豪州。 五代十国时,定远先属杨行密割据地区,后归南唐。后晋开运元年(944年)升定远县为定远军。显德三年(956年)归后周。 北宋时,定远先属淮南路,后属淮南西路濠州。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濠州团练使移戍藕塘,金兵攻占濠州和定城。嘉定四年(1211年)金兵退,县治迁回原址并筑定城土城。 元朝时,定远初属濠州,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属临淮府,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属河南江北行省安丰路濠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定远县直属中都(今凤阳城)。十三年(1380年)属六部凤阳府。永乐元年(1403年)一月属南京凤阳府。 清初定远县属江南行省,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省凤颍六泗道凤阳府。 民国初实行省、道、县三级管理体制。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属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年)至十七年(1928年)8月属安徽省淮泗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0月属第四专区,二十七年(1938年)10月改属第六专区,二十九年(1940年)4月改属第五专区。 1949年1月18日定远初属江淮**分区;同年4月21日改属皖北行署滁县专区。1956年1月随宿县、滁县两专区合并,属蚌埠专区。1961年4月复属滁县专区。1971年3月改滁县专区为滁县地区;1979年2月改滁县地区为滁县地区行署,仍辖定远县。 定远县地处我国东西南北文化交汇的淮河中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侯家寨遗址的考古发掘研究证明,至少在7000年以前人类就在这里创造了远古新石器时代文明。有文献记载以来,这里是古淮夷之地;春秋战国先属钟离后属楚;秦汉时期置阴陵、东城县,之后改置临濠、钟离;南北朝时期置定远县至今。斗转星移,定远数度兴衰,到明朝时期城市颇具规模,市井繁荣兴盛,成为中都的重要拱卫之城。当今定远是全国产粮基地之一,林业和地下矿藏丰富。全县具有盐业、建材、轻工业、加工业、机械制造等多种经济开发区,县城正朝着一座新兴的工业化中等城市迅速发展。 第二节遗址的概况与发掘经过 一、遗址概况 侯家寨遗址位于定远县城西约40千米的七里塘乡潘庄行政村袁庄自然村后300米处,遗址北距炉桥镇火车站7千米,北约3千米即是定远县城至炉桥镇公路。南约2千米即为七里塘乡政府所在地,青洛河古代应是流经遗址北侧,现如今修筑堤坝使河道北移与遗址相距约800米(图一)。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70米,总面积约34000平方米。遗址南部平坦,北部陡坡,从北向南呈缓坡逐渐低平,与遗址之外的农田持平,南北高差在3米以上。陡坡下往北低洼地带与青洛河相连,古代这里应该是一个小的湖泊。遗址东侧北高南低,高差从3米降至1.5米左右,有一条水沟沿遗址东侧陡坡而过。遗址西侧北高南低呈阶梯状陡坡,高差从2米降至1米左右,沿遗址西边缘有一条田间小路。该遗址与周边均为农耕田,遗址地表分布大量的碎陶片、动物骨骼、螺蚌壳和红烧土颗粒等文化遗物。这不仅说明该遗址内涵丰富,同时也说明该遗址上层已经遭到历年来农耕的较大破坏(彩版一)。 二、发掘经过 1.遗址的发现 1977年,在安徽省博物馆工作的笔者(阚绪杭)参加安徽省委组织的下农村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进驻安徽省定远县青洛乡李巷村。同年4月的一个傍晚,为改善伙食,笔者与李巷村民兵营长外出抓黄鋳泥鳅时,无意中发现一个半露倒扣在髙坎沟埂边上的红褐色陶器,与现代陶器有明显不同,于是,笔者就将它抠出来装袋带回驻地。第二天,笔者将这件陶器清洗晾干后拼接粘对,发现它是一件外红褐内黑色夹炭陶圈足钵形碗,具有马家浜文化时期陶器的特征,年代也应相近。为确认自己的判断,当天上午笔者又到那个发现陶器的地方进行查看,发现这里是一处高于周边2~3米的农田高地,地表分布大量的红烧土小块和颗粒、陶器碎片、动物骨骼等文化遗物,陶器多为夹炭或夹砂粗红褐色陶。高坎断面有2米左右的文化堆积地层,地层内含红烧土颗粒和碎陶片等文化遗物。根据现场考古调查与观察,确定这里是一处年代很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个台地是由古人类长期居住活动而形成的文化堆积。侯家寨遗址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一部分是汉代人在遗址上埋葬的土坑墓。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笔者在1977年发现的,埋葬在遗址上的汉代墓葬是笔者在1985年发掘遗址时发现的。 2.遗址的发掘 1978年春,作为安徽省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笔者和卢茂村两人到徽州、安庆、六安等地进行流散文物征集和野外考古调查,在调查中又发现薛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 在当时,安徽的史前考古非常薄弱。为填补安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空白,我们随即向安徽省博物馆领导,特别是向刚成立不久的安徽省文物局的洪沛局长提出开展安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意见和要求。洪沛局长专门带安徽省文物局部门领导来安徽省博物馆调研,认真听取我们科研室同志关于田野考古学研究在安徽文博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意义,通过对典型遗址的发掘解决和填补安徽考古学文化空白、增加博物馆藏品与展览文物等意见,并建议成立博物馆考古队。1979年初,安徽省文物局将在博物馆工作的笔者、张敬国、高一龙三人调到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后改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79~1984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杨德标、笔者、贾庆元、高一龙等与安庆地区张超儒、余本爱、宋康年、刘兴汉、姚中亮等及安徽省内部分地市县的文博人员分批分期对潜山县薛家岗、汪洋庙、黄鋳嘴、天顶寨等遗址进行了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研究工作,确立了安徽长江地区新石器时代薛家岗文化,填补了安徽没有自己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薛家岗等遗址考古和整理工作结束以后,为解决侯家寨遗址的年代和内涵问题,1985年春笔者开始对侯家寨遗址进行试掘工作。试掘工作于5月3日至5月25日结束,历时23天。试掘选择在遗址北部*高的地方,正方向开东西3米x南北10米探沟一条,发掘面积30平方米,探方编号为T1。遗址保存*好的地方文化层堆积厚达2.5米左右,可分为四个自然文化堆积地层。试掘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了一批面貌一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此次试掘工作得到了当时定远县文化局和七里塘乡、潘庄村袁庄自然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参加试掘工作的有定远县七里塘乡文化站张行方。 为了进一步弄清侯家寨遗址内涵的文化面貌,取得更多的文物、遗迹等方面的考古资料来证明其文化属性,1986年笔者正式申报领队发掘侯家寨遗址,即第二次发掘,发掘工作从1986年9月开始至11月结束。此次发掘前对遗址进行了平面人工拉皮尺测量,绘制了遗址平面图,在遗址北部中间部位埋下水泥柱桩作为永久测绘坐标点。这次发掘没有统一布方,在**次试掘T1的北边开10米x10米探方2个,探方编号T2、T3;在遗址中间和近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