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兽医病理学

兽医病理学

作者:王雯慧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357
中 图 价:¥55.3(7.0折) 定价  ¥7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兽医病理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329226
  • 条形码:9787030329226 ; 978-7-03-032922-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兽医病理学 内容简介

《兽医病理学》共二十一章,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为基础病理学,包括**章至第十三章,主要描述了许多疾病共有过程的原因及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同时还包括分子病理学及超微病理学的基础知识,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各论部分为系统病理学,包括第十四章至二十一章。该部分进一步描述了各系统主要器官常见疾病的原因及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兽医病理学》内容全面、系统,涵盖了兽医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基本内容,且资料丰富,论述翔实,图文并茂,每章附有复习思考题。

兽医病理学 目录

目录
前言
绪论 1
总论 基础病理学
**章 疾病概论 7
**节 概述 7
第二节 病因学 8
第三节 发病学 11
复习思考题 15
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16
**节 细胞损伤常见的超微结构变化 16
第二节 变性 23
第三节 坏死 31
第四节 病理性物质沉着 34
复习思考题 39
第三章 组织的适应与修复 40
**节 适应 40
第二节 修复 44
复习思考题53
第四章 血液循环障碍 54
**节 充血 54
第二节 局部缺血 57
第三节 出血 58
第四节 血栓形成 60
第五节 栓塞 63
第六节 梗死 66
第七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68
第八节 休克 71
复习思考题 76
第五章 炎症 77
**节 炎症概述 77
第二节 炎症的原因 79
第三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80
第四节 炎症介质 86
第五节 炎性细胞 93
第六节 炎症的类型 100
第七节 炎症的结局 108
复习思考题 109
第六章 肿瘤 110
**节 肿瘤的特征 111
第二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118
第三节 肿瘤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120
第四节 动物常见的肿瘤 126
第五节 肿瘤的诊断 135
复习思考题 137
第七章 应激与疾病 138
**节 概述 138
第二节 应激的基本表现 140
第三节 应激与疾病 147
复习思考题 148
第八章 发热 150
**节 概述 150
第二节 发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51
第三节 发热时机能和代谢的变化 157
第四节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 159
复习思考题 160
第九章 缺氧 161
**节 概述 161
第二节 缺氧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62
第三节 缺氧时机能和代谢的变化 166
复习思考题 169
第十章 水和电解质代谢障碍 170
**节 水、钠代谢障碍 170
第二节 钾代谢障碍 178
第三节 镁代谢障碍 181
复习思考题 183
第十一章 酸碱平衡障碍 184
**节 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184
第二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障碍 186
第三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障碍 191
复习思考题 193
第十二章 免疫病理 194
**节 变态反应 194
第二节 免疫缺陷病 201
第三节 自身免疫病 203
复习思考题 206
第十三章 疾病发生的重要分子机制 207
**节 细胞凋亡与疾病 207
第二节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与疾病 215
第三节 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223
第四节 自由基与疾病 229
复习思考题 238
各论 系统病理学
第十四章 血液与淋巴造血系统病理 239
**节 血液病理 239
第二节 脾炎 245
第三节 淋巴结炎 247
第四节 骨髓炎 251
第五节 法氏囊炎 252
复习思考题 252
第十五章 心血管系统病理 254
**节 心脏病理 254
第二节 血管病理 268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先天性缺损 272
复习思考题 272
第十六章 消化系统病理 274
**节 胃炎 274
第二节 肠炎 277
第三节 肝脏病理 281
第四节 胰腺炎 291
复习思考题 293
第十七章 呼吸系统病理 294
**节 上呼吸道和气管的炎症 294
第二节 肺炎 295
第三节 肺气肿 302
第四节 肺萎陷 304
第五节 呼吸功能不全 305
复习思考题 307
第十八章 泌尿系统病理 308
**节 肾炎 308
第二节 肾病 314
第三节 囊肿肾 315
第四节 肾功能不全 315
第五节 膀胱炎 321
第六节 肾盂积水与尿石病 322
复习思考题 323
第十九章 生殖系统病理 324
**节 子宫内膜炎 324
第二节 乳腺炎 326
第三节 睾丸炎和附睾炎 329
复习思考题 330
第二十章 神经系统病理 331
**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病变 331
第二节 脑炎 337
第三节 脑软化 341
第四节 神经炎 342
复习思考题 343
第二十一章 运动系统病理 344
**节 骨骼病理 344
第二节 关节病理 348
第三节 肌肉病理 350
复习思考题 355
主要参考文献 356
展开全部

兽医病理学 节选

绪论 一、兽医病理学的任务 二、病理学的发展简史 三、兽医病理学在兽医学中的地位 四、兽医病理学的教学内容 五、兽医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六、兽医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诊断技术 一、兽医病理学的任务 兽医病理学(veterinary pathology)是研究和阐明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causes)、发病机制(pathogenesis)、病理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s)以及转归(结局)的一门科学。它的任务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兽医病理学包括兽医病理解剖学(veterinary pathoanatomy)和兽医病理生理学(vet-erinary pathophysiology)两门学科。兽医病理解剖学侧重于研究患病动物机体的形态结构变化及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是从形态学的角度阐明疾病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故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并且在临床诊断中占有重要位置。兽医病理生理学则侧重于研究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及其原因和机制。上述两门学科相辅相成,彼此统一,共同构成从基础课程到临诊课程的桥梁。 二、病理学的发展简史 病理学是一门十分古老的学科,从人们*早开始注意、观察病理现象,到有目的地去探索疾病的本质,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了4000多年。根据其发展,大致可分为液体病理学、器官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和现代病理学四个阶段。 (一)液体病理学 液体病理学(humoral pathology)是由古希腊著名医生Hippocrates(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创立。他认为疾病是由外界因素促使人体内的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基本液体发生质和量的改变,并造成四液之间的比例失衡而引起的。这一带有朴素唯物主义萌芽的学说在西方曾流行2000余年。 (二)器官病理学 器官病理学(organ pathology)是由意大利临床医生Morgagni(1682~1771年)于18世纪中叶创立。Morgagni在对700余例尸体进行剖检之后发现,疾病常在一定的器官形成相应的病变,并对其作了精确的描述,同时还编写了《疾病的部位和原因》(Seats and Causes of Disease)一书。该书的出版(1761年)标志着科学的病理学的开始,也为病理解剖学奠定了基础。到了19世纪初,奥地利病理学家Rokitansky(1800~1878)根据84000多例尸检资料,编写了**部《病理解剖学》专著,对病理形态作了详细的描述,进一步丰富了器官病理学的内容。 (三)细胞病理学 19世纪中叶,随着显微镜的发明与应用,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1821~1902)借助于显微镜,观察、描述了病变部位的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各种变化,指出细胞结构的改变和细胞的功能障碍是一切疾病的基础,同时阐明了形态学改变与疾病过程和临诊表现之间的关系,从而创立了古典的细胞病理学(cellular pathology,cytopathology)理论,奠定了现代病理解剖学基础。其巨著《细胞病理学》(Cellular Pathology)于1858出版。该理论的问世是病理学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对近百余年来病理解剖学和临诊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它对许多基本病变的描述,至今仍在沿用并且被验证是正确的。但应该指出的是,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细胞病理学过分地强调了疾病的局部定位,认为“所有疾病都是局部的”,“疾病的本质就是局部的细胞变化”,等等。这些形而上学的观点对病理学的发展也带来了某些不利的影响。此外,在这一时期,法国生理学家Bernard(1813~1902)等认识到仅仅依赖于临床观察和尸体解剖的方法难以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规律,于是开始采用实验动物来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疾病过程中功能代谢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病理生理学的前身实验病理学(experimental pathology)。 (四)现代病理学 现代病理学(modern pathology)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新技术的建立与应用伴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流式细胞术、图像分析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一些新技术的建立及其在病理学中的应用,使得病理学得以迅速发展,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即现代病理学阶段。它使得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从宏观、微观水平进入到亚微观和分子水平;从个体向群体和社会发展,从定性观察发展到定量测定,并逐步将形态的改变同机能代谢紧密结合起来。 2.新学科的建立与发展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现代免疫学、现代遗传学和环境医学等新兴学科的不断涌现与发展,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促使病理学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或分支,如超微病理学(ultrastructural pathology)、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免疫病理学(immunopathology)、遗传病理学(genetic pathology)、定量病理学(quantitative pathology)和环境病理学(environmental pathology)等。在这些新兴学科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超微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超微病理学是随着电子显微镜的诞生(**台电子显微镜由德国人Ruska于1938年发明)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建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病理学向深度和精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使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从细胞水平深入到亚细胞结构水平,完善和丰富了传统病理学的知识和内容。同时在疾病的诊断方面也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肿瘤、肾小球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的诊断以及细胞凋亡的研究中,电镜诊断都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和价值。 分子病理学是将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结合起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并解释疾病,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手段更趋完善,是形态病理学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它的诞生给传统病理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三、兽医病理学在兽医学中的地位 在人类医学中,病理学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因为它是探讨疾病本质的科学,曾被誉为“医学的哲学”。又因病理学在医学教育、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美国著名医生和医学史专家Osler称其为“医学之本”。由于病理学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故长期以来被喻为“桥梁医学”。此外,病理学诊断在医学诊断中是具有权威性的一级诊断,迄今为止,仍然被临床视为带有宣判性的权威性诊断,鉴于此,它又被喻为“审判医学”。 和病理学在人类医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样,兽医病理学在兽医学中也有着相同的重要地位。它是兽医基础科学和临诊科学结合点上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研究范围几乎涵盖了从基础到临诊的整个兽医学领域。 在兽医教育中,兽医病理学是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之间的桥梁,这是因为学习兽医病理学必须以动物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兽医基础科学和自然科学为基础,同时兽医病理学本身又是今后学习各门临床课程的基础。此外,兽医病理学还是具有临床性质的专业基础学科。这是因为,它既可以作为基础理论科学为兽医临床科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指导兽医临床实践,同时,它还作为应用科学直接参与动物疾病的诊断,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甚至有时是决定性的作用。其特点是可以直接通过观测器官、组织和细胞病变特征而做出诊断,所以更具有直观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四、兽医病理学的教学内容 兽医病理学是兽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根据兽医专业(动物医学专业)学制(四年制或五年制)和专业方向的不同,兽医病理学可按两门课程(兽医病理解剖学、兽医病理生理学)来学习,也可以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 本教材的特点是将两门课程的内容合二为一,全书共二十一章,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为基础病理学(basic pathology),也称普通病理学(general pathology),包括**章至第十三章,主要描述各种基本病理过程,即许多疾病共有过程的原因及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第十三章简要介绍了疾病发生的重要分子机制,以便学生了解病理学的*新进展。各论部分为系统病理学(systematic pathology),包括第十四章至二十一章,是在总论学习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描述各系统主要器官常见疾病的原因及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 总之,总论部分阐述的是疾病的共性,即一般规律,而各论则重点阐述主要系统代表性疾病的特殊规律,但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学好总论是学好各论的必要基础,而在学习各论时要经常回顾和运用总论的知识,以巩固总论的内容,加深对疾病本质的理解。此外,要掌握该课程,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正确理解患病动物机体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②正确理解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③正确理解损伤与抗损伤的辩证关系。④正确理解形态结构与机能、代谢之间的辩证关系。⑤树立运动的、发展的观点。⑥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五、兽医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患病动物 患病动物是进行病理学诊断和研究的*重要的对象,主要用于观察其病变器官、组织和细胞等。 1.患病动物的病变器官首先运用尸体剖检技术对病死动物或人工处死的患病动物进行尸体剖检(autopsy),肉眼观察各器官组织的病变,然后采集病变组织,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学检查。其目的在于:①观察病变,分析各种病变的主次和相互关系,查明死亡原因,确定疾病诊断;同时协助临诊总结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改进和提高医疗水平。②迅速发现和确诊某些传染病、地方流行病,特别是突发的和新发的疾病,为兽医疾病防控部门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③对屠宰动物进行肉尸检查(卫生检验),以确保肉品的安全。④收集各种疾病的病理标本和病理材料,直接为病理学的科研和教学服务。 2.患病动物的活体组织是指运用局部切取、细针穿刺或刮取等手术方法从活体患病动物体内获取的病变组织。主要用于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是病理学诊断与研究的重要手段。外科病理学(surgical pathology)或诊断病理学(diagnostic pathology)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病理学分支。其优势和意义在于:①新鲜的活体组织能更客观地反映病变的真相,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研究。②可快速做出疾病的病理学诊断,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可靠依据。③新鲜组织样本适用于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超微结构观察和组织培养等,可对疾病进行深入的研究。 3.患病动物的脱落细胞是指从病变部位表面直接采集脱落的细胞,或分泌物(如鼻液、痰液)、渗出液(如胸水、腹水)及排泄物(如尿液、粪便)中的细胞。对于前者,主要是用于涂片、染色,然后进行细胞学检查,此种检查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于后者,主要是用于临诊病理学(clinic pathology)检查,即用实验室的方法,对临诊上采集的血液、尿液、粪便、胸腹水等做化验和分析,以帮助做出诊断、判断治疗效果以及了解疾病进程。 (二)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是实验病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常用的实验动物包括小鼠、豚鼠、兔、鸡和犬等,有时为了研究和诊断的需要,也选择疾病的本体动物,如家禽、猪、牛、羊和马属动物等。选择适宜的实验动物主要是通过人为控制各种条件复制疾病模型,进行各种样品的采集和相关指标的检测,全面观察某一疾病的整个病程,借以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这是病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对于正确认识疾病的本质,以及正确地诊断、治疗和预防疾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