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

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

作者:鲁兴萌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4-01
开本: 其他 页数: 524
本类榜单:农业/林业销量榜
中 图 价:¥299.6(7.0折) 定价  ¥4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 版权信息

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上篇(家蚕微粒子虫的来源及控制技术)、中篇(家蚕微孢子虫在个体中扩散及控制技术)、下篇(家蚕微孢子虫在饲养群体中扩散及控制技术)和实验方法篇,共计十三章,以及参考文献和附录等。从家蚕微粒子虫是哪里来、如何进入家蚕个体、如何在家蚕饲养群体中扩散的3个维度,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开展技术研发的进展等进行了阐述和思考,并提出了家蚕微粒子虫变异机制、胚胎感染的蚕座内连续感染扩散模式,以及病害检疫中基于风险阈值的管理模式等学术观点,期望为后继者的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 目录

目录
前言
绪论 1
**篇 家蚕微粒子虫来源及防控技术
第1章 感染家蚕的微孢子虫 11
1.1 家蚕微粒子虫 11
1.1.1 家蚕微粒子虫的分类简史 11
1.1.2 家蚕微粒子虫的分类学地位 12
1.1.3 家蚕微粒子虫的分类学特征 12
1.2 其他家蚕微孢子虫 14
1.2.1 具褶孢虫属(Pleistophora)的分类学特征和地位 15
1.2.2 泰罗汉孢虫属(Thelohania)的分类学特征和地位 16
1.2.3 变形孢虫属(Vairimorpha)的分类学特征和地位 17
1.2.4 内网虫属(Endoreticulatus)的分类学特征和地位 19
1.3 养蚕相关昆虫来源微孢子虫 20
1.3.1 野外昆虫来源微孢子虫 20
1.3.2 野外昆虫来源微孢子虫的分类学研究 21
1.3.3 野外昆虫来源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性 21
1.4 家蚕微粒子虫的生物进化分析 22
1.4.1 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分类与进化分析 22
1.4.2 家蚕微粒子虫α-和β-微管蛋白部分基因的克隆及系统发育分析 25
1.5 家蚕来源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 32
1.5.1 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的形态学和感染性观察 33
1.5.2 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嵊州株rRNA基因序列的研究 36
第2章 家蚕微孢子虫的变异 42
2.1 昆虫微孢子虫的寄主域 42
2.1.1 微孢子虫的寄主专一性 42
2.1.2 温度和光照等环境因子对微孢子虫感染性的影响 44
2.1.3 家蚕微粒子虫对其他昆虫的感染性及感染后的孢子形态变化 45
2.2 家蚕微粒子虫感染桑尺蠖后孢子表面蛋白的变化 50
2.2.1 家蚕微粒子虫与24Nb-H孢子表面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比较 51
2.2.2 家蚕微粒子虫与24Nb-H孢子表面蛋白的2-DE比较 51
2.2.3 家蚕微粒子虫与24Nb-H孢子总蛋白的SDS-PAGE比较 53
2.2.4 家蚕微粒子虫与24Nb-H孢子总蛋白的固相2-DE比较 54
2.2.5 孢子表面蛋白与总蛋白的2-DE图谱比较 56
2.3 家蚕来源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嵊州株与Nb孢子表面蛋白的比较 58
2.3.1 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嵊州株与Nb孢子表面蛋白的SDS-Urea PAGE比较 59
2.3.2 内网虫属样微孢子虫嵊州株与Nb孢子表面蛋白的固相2-DE比较 59
第3章 养蚕环境中微孢子虫的分布与家蚕微粒子病检测技术 65
3.1 养蚕环境病原微生物的分布 65
3.1.1 取样和检测方法 67
3.1.2 蚕室环境样本的检测 68
3.1.3 不同养蚕技术水平农户不同蚕室环境样本的检出率比较 70
3.1.4 不同养蚕阶段蚕室环境样本的检出率比较 71
3.2 家蚕微粒子病的免疫学检测技术 73
3.2.1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特点 74
3.2.2 液氮处理Nb孢子和未处理Nb孢子包被效果的对比 75
3.2.3 纯化Nb孢子的ELISA检测及模拟感染家蚕微粒子病蚕卵的检测 75
3.3 家蚕微粒子病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79
3.3.1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的破碎与核酸获取 79
3.3.2 常规PCR检测 87
3.3.3 荧光定量PCR检测 92
3.3.4 蚕种(卵)的家蚕微粒子病检测 96
3.3.5 蚕卵组织对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影响 102
第二篇 家蚕微粒子虫在个体中扩散及防控技术
第4章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发芽和入侵细胞 111
4.1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的发芽 111
4.1.1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的发芽过程 111
4.1.2 微孢子虫孢子发芽前-后孢内糖的变化 112
4.1.3 环境理化因子对微孢子虫孢子发芽的影响 113
4.2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发芽相关孢壁蛋白的研究 115
4.2.1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孢壁蛋白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鉴定 116
4.2.2 单克隆抗体对家蚕微粒子虫孢子体外发芽的影响 117
4.2.3 单抗3C2对家蚕微粒子虫孢子感染BmN细胞的影响 118
4.2.4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表面蛋白SP84的分离纯化及定位 122
4.2.5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表面蛋白SP84的免疫共沉淀和质谱鉴定 125
4.3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发芽前-后转录组的差异分析 130
4.3.1 转录组序列拼接和分析 130
4.3.2 基因注释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131
4.3.3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和功能富集性分析 135
4.3.4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发芽相关候选基因的预测 137
4.4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发芽前-后的Label-free蛋白质组学定量分析 139
4.4.1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发芽前-后蛋白质的Label-free定量色谱分析 139
4.4.2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发芽前-后鉴定蛋白的GO分析 145
4.4.3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发芽前-后鉴定蛋白的KEGG分析 148
第5章 家蚕微粒子虫入侵家蚕细胞及繁殖 155
5.1 家蚕微粒子虫与粉纹夜蛾培养细胞的相互作用 156
5.1.1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接种Tn培养细胞的透射电镜观察 156
5.1.2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接种Tn培养细胞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157
5.1.3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接种Tn培养细胞的孢子计数和大小测定 159
5.1.4 Tn培养细胞总蛋白和Nb孢壁蛋白的SDS-PAGE分析 160
5.2 家蚕微粒子虫感染家蚕幼虫对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62
5.2.1 家蚕微粒子虫感染家蚕幼虫对生长发育、中肠和血液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163
5.2.2 家蚕微粒子虫感染家蚕幼虫对血液和中肠蛋白的影响 166
5.2.3 家蚕微粒子虫感染家蚕幼虫对海藻糖酶活性的影响 167
5.3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母细胞和成熟孢子蛋白差异的比较 168
5.3.1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生殖阶段细胞的分离 169
5.3.2 孢子母细胞和成熟孢子蛋白的2-DE分析 171
5.3.3 MALDI-TOF/TOF MS分析及数据库搜索 171
5.4 家蚕微粒子虫感染家蚕培养细胞的蛋白质组分析 173
5.4.1 家蚕微粒子虫在BmN培养细胞中的增殖 173
5.4.2 接种Nb孢子BmN细胞培养物的2-DE分析 173
5.4.3 接种Nb孢子BmN细胞培养物差异蛋白点的质谱鉴定 175
5.4.4 接种Nb孢子细胞培养物差异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功能验证 176
5.5 家蚕微粒子虫对寄主BmN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186
5.5.1 微粒子虫感染与家蚕细胞凋亡 187
5.5.2 放线菌素D处理BmN培养细胞的DNA片段化 190
第6章 家蚕微粒子虫感染家蚕相关基因及功能 198
6.1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SWP5蛋白基因及功能 198
6.1.1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定位 198
6.1.2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NbSWP5蛋白在感染过程中的作用 202
6.2 家蚕微粒子虫孢壁蛋白SWP12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功能研究 209
6.2.1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HSWP12蛋白基因的克隆和抗体制备 210
6.2.2 家蚕微粒子虫孢子孢壁蛋白SWP12在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 213
6.2.3 多克隆抗体对家蚕微粒子虫孢子黏附及感染的抑制效果 214
6.3 家蚕微粒子虫蓖麻毒素B凝集素在感染过程中的功能 215
6.3.1 家蚕微粒子虫蓖麻毒素B凝集素基因的序列分析、表达差异分析和克隆 216
6.3.2 家蚕微粒子虫蓖麻毒素B凝集素对Nb孢子黏附BmN细胞的影响 220
6.3.3 家蚕微粒子虫蓖麻毒素B凝集素对Nb侵染BmN细胞的影响 221
6.4 家蚕微粒子虫Akirin蛋白基因的鉴定与序列分析 223
6.4.1 家蚕微粒子虫感染BmN细胞的基因差异表达 226
6.4.2 家蚕微粒子虫Akirin蛋白基因的克隆和测序分析 231
第7章 家蚕消化道的细菌微生态 237
7.1 基于16S rDNA测序的家蚕消化道细菌微生态 238
7.1.1 小蚕期家蚕消化道细菌微生态 238
7.1.2 5龄期家蚕消化道细菌微生态 241
7.1.3 家蚕消化道细菌微生态的主要特征 248
7.2 健康家蚕消化道肠球菌及多样性 255
7.2.1 肠球菌分离菌株表型特征的多样性 256
7.2.2 肠球菌的数值鉴定和多样性分析 260
7.2.3 基于RAPD技术的家蚕肠球菌多样性 263
7.2.4 基于染色体杂交技术的家蚕肠球菌菌种鉴定 264
7.2.5 基于16S rDNA测序的家蚕肠球菌菌种鉴定 268
7.2.6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技术 271
7.3 家蚕消化液抗肠球菌蛋白 272
7.3.1 家蚕5龄幼虫消化液抗肠球菌蛋白的分离纯化与抑菌活性检测 272
7.3.2 不同家蚕品种的抗肠球菌蛋白 274
7.3.3 抗肠球菌蛋白的部分特征 275
7.4 家蚕微粒子虫感染对家蚕中肠肠球菌结构的影响 276
7.4.1 肠球菌总数的变化及主要菌属 277
7.4.2 家蚕微粒子虫感染对肠球菌分布的影响 280
第8章 家蚕个体水平防控技术的研究 284
8.1 基于物理因子的蚕种高温浸酸和热空气处理 284
8.2 基于化学因子的家蚕微粒子病防控药物实验 285
8.2.1 几种化学药物对家蚕微粒子病的浓度效应 286
8.2.2 化学药物不同添食方式的治疗效果 287
8.2.3 化学药物对不同剂量微粒子虫孢子感染的治疗效果 288
8.3 微生物因子对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影响 289
8.3.1 家蚕消化道来源肠球菌对家蚕微粒子虫孢子发芽的抑制作用 289
8.3.2 肠球菌体外抑制家蚕微粒子虫孢子发芽的动力学研究 292
8.3.3 肠球菌培养物的活性物纯化与活性测定 296
第三篇 家蚕微粒子虫在饲养群体中扩散及防控技术
第9章 环境来源家蚕微粒子虫的传播规律及防控技术 307
9.1 家蚕微粒子病的流行规律分析 310
9.1.1 蚕种生产量对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影响 312
9.1.2 前-后季养蚕对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影响 313
9.1.3 不同生产季节对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影响 314
9.1.4 不同生产方式对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影响 315
9.1.5 其他客观因素对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影响 316
9.2 消毒和生产过程家蚕微粒子病检测等技术措施对其发生的影响 317
9.2.1 家蚕微粒子虫对物理和化学因子的抵抗性 318
9.2.2 化学药物对家蚕微粒子虫的杀灭作用 318
9.2.3 预知检查和补正检查 324
9.3 母蛾检测批的规模类型对家蚕微粒子病流行的影响 328
9.3.1 不同母蛾检测批的规模类型数据样本与数据处理 329
9.3.2 母蛾检测批的规模类型变化 329
9.3.3 母蛾检测中未检出和检出合格蚕种的分布规律 332
9.3.4 母蛾检测中淘汰蚕种的分布规律 334
第10章 家蚕微粒子虫胚胎感染的传播规律及防控技术 338
10.1 家蚕幼虫期感染与母蛾感染率、感染程度及胚胎感染率的关系 339
10.1.1 家蚕5龄幼虫后期不同浓度家蚕微粒子虫添食感染的母蛾感染率及感染程度 339
10.1.2 家蚕5龄期不同阶段经不同剂量家蚕微粒子虫口腔注射感染的母蛾感染率 340
10.1.3 感染母蛾的胚胎感染率 343
10.2 原种母蛾检测与一代杂交蚕种农村饲养家蚕微粒子病传染扩散 346
10.2.1 不同家蚕品种的原种母蛾检测 347
10.2.2 不同母蛾检测结果类型一代杂交蚕种的农村饲养 350
10.3 家蚕微粒子虫胚胎感染的传播规律 358
10.3.1 家蚕饲养及胚胎感染母蛾个体样本制作和检测 360
10.3.2 不同家蚕微粒子虫感染程度母蛾所产蚕卵的混育实验 361
10.3.3 个体育实验家蚕微粒子病的检出时相 365
10.4 成品卵的家蚕微粒子病检测 368
10.4.1 成品卵均匀性的调
展开全部

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 节选

绪论 家蚕微粒子病(pebrine)是养蚕业的毁灭性病害,在养蚕国家或区域具有很高的认知度,由此决定了对其持续的研究与养蚕业发展同步前进。在产业中,如何有效控制或消除该病害对养蚕业和人类经济生活的不良影响?能像防控曾被历史学家认为甚于枪炮或战争对人类种族大屠杀的疾病一天花(small pox)—样,使之消失①,始终是人类的一种美好愿望。 在今天,传染性病害是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的认知,已经十分简明易解。但在这种认知的获取中,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今天,在人类对自身以及动物和植物病害得到有效治疗或控制的期盼中,不断进行着各种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同时,宿主和病原微生物的起源与进化依然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未知生,焉知死”不仅是人类自身的命题,也是包括家蚕微粒子病在内所有病害研究的基本命题。 在理论上,家蚕微粒子病的出现源于家蚕和微孢子虫两种生物起源后共同存在,人类开始饲养或利用家蚕后不久,应该就会发现该病的存在,家蚕、微孢子虫和两者相遇而发生蚕病的历史即成为探究的问题。 (1)家蚕的起源和养蚕的历史 有关家蚕(Sow知r OTor/)和养蚕(sericulture)的起源,已有太多的文献和专业书籍对其进行了描述,简而言之包括三个层面的论述。其一是传说或后期的文字记载,主要有“伏羲化蚕”、“嫘祖始蚕”和“马头娘佑蚕”,即养蚕始于中华文化的人文初祖。其二是考古学的发现,1926年山西夏县西夏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发现半颗被割裂的蚕茧,这半颗距今6950~4950年的蚕茧,形态大小介于现在的家蚕茧和野蚕茧之间;1928年河南省安阳县开始殷墟考古,在挖掘出的甲骨上发现有“桑”、“蚕”、“丝”和“帛”等与家蚕及养蚕有关的文字(甲骨文,公元前1400年~公元前1100年);1958年在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漾发现的絹片、丝带和丝线等,被考证为公元前2715年±100年的遗物。由此可见,我国人民发现和利用家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蒋猷龙,1982;嵇发根,1994;吴一舟,2005)。其三是包括形态和习性、染色体数目、遗传距离和核酸多态性、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序列变化速率,以及血清学、数量性状、生理生化指标和茧色等在内的生物学研究表明,家蚕是不同于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而独立起源的昆虫。 在公元前10世纪,我国已开始与东西方国家进行蚕种或丝绸交流,蚕种交流到不同国家和区域后,在当地开展了不同方式的驯化,在不同的国家和我国不同的地区也发现了大量生物学性状不同的家蚕。因此,目前较为公认的家蚕起源是“多中心驯化”(蒋猷龙,1982)。我国自秦代以后,已有大量文献记载了栽桑养蚕的生产过程(《诗经 豳风》)和相关技术(《氾胜之书》),其中也包括了一些与防病有关的记载(如“ 使蚕不疾病者,皆置之黄金一斤 ”《管子 山权数》)。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也是我国养蚕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重要事件(浙江大学,2001;吴一舟,2005;蒋猷龙,2007;吕鸿声,2015)。 (2)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现 家蚕的起源和养蚕业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之相较,有关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现记载则要迟得多。人类以文字方式记载该病害的*早文献,可能是中国金朝(1115~1234年)末期《务本新书》中“拳翅无目、焦脚焦尾、无毛秃纹、黑身黑头、先出而后生”对家蚕微粒子病病症的描述。现存*早的文字记载,可能是清朝永瑢等编纂的《四库全书》(1773年~)中转载记录的上述描述。其后,鲁明善(1271~1368年)的《农桑衣食撮要》中“ 若有拳翅、秃眉、焦尾、赤肚、无毛等蛾,捡去不用 ”(鲁明善,1962)、沈炼(1507~1557年)的《广蚕桑说辑补》中“蛾出时,捡去拳翅、秃眉、焦尾、赤肚诸病蛾,而取其无病者 ”(沈炼,1960)、宋应星的《天工开物》(1637年)中“ 粒粒匀铺,天然无一堆积 ”(宋应星,1936)等文献,相继记载了有关微粒子病病蛾的症状,以及剔除病蛾或病蛾所产蚕卵的技术措施,可防止其在次代养蚕群体中产生危害。这些经验科学的积累和普及,也是我国养蚕产业持续辉煌的重要基础之一。 在亨利四世(法国国王,波旁王朝的创建者,1553~1610年)时期,欧洲各国开始大规模发展养蚕,并在较早时期发现了家蚕微粒子病。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分别将家蚕的微粒子病称为K6rperchen Krankheit、Maladie corpusculeuse和Malattia dei corpuscoli。在日本和印度等养蚕国家,对该病也有不同的称谓和记载,如灰头病、黑疲病、gattine(蚕疫)和cota等。1845年在法国东南部的沃克吕兹(Vaucluse)省发生该病,次年波及邻近3个省份的蚕区,1851年蔓延全法国并波及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洲其他养蚕国家。法国的蚕茧产量从1853年的26000t骤降到1865年的4000t,当年蚕茧减产导致了1亿法郎的经济损失。通过对不同蚕区输入蚕种饲养结果的比较,发现该病的发生与蚕种密切相关,或认为该病的病因在于蚕种。1867年巴黎拿破仑高等学校自然历史学者国利伐(Quatrefages)教授,对表面覆盖黑色斑点的病蚕研究后,将其称为“pebrme”(法国南部方言,意为“胡椒病”)(石川金太郎,1936;吕鸿声,2008)。 (3)家蚕微粒子虫的发现 家蚕微粒子病病原发现的社会背景,是欧洲科技(工业)革命和人文主义的兴起。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欧洲,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质量守恒定律等在纺织工业领域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欧洲纺织工业的发展。集哲学家、科学家、工匠于一身的人才大量涌现,使科学和技术高速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光学显微镜的发明和技术进步(詹森、利珀希、伽利略和列文虎克等),为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专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基础。意大利昆虫学家巴西(BassO经过25年研究,在1835年发现家蚕白僵病(真菌病或硬化病)的病因是病原微生物,即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入侵,由此确立了微生物病原学说。1849年,法国学者介朗(Gu6rin,1799~1874年)用显微镜发现患病家蚕血液中存在着不同于家蚕血细胞的运动性微小颗粒,并将该病原体称为“Hematozoides”。1853~1855年,英国学者莱贝特(Lebert)和弗雷耶(Freye)研究认为,寄生于病蚕中的微小粒子是一种酵母,将其称为“Panhistophyton ovatum”或“Corpuscolo del Cornalia”,并提出该微小粒子可通过蚕卵传染。1854年,法国学者奥西莫(Osimo)发现患病家蚕中的椭圆形小体,不仅附着于蚕卵表面,还存在于蚕卵内,并提出通过检查蛹和卵来进行该病的预防(Franzen,2008)。1857年,瑞士植物学家内格里(Nageli)从患病家蚕中发现了家蚕微粒子虫,认为其是一种真菌的孢子,并命名为Nosema bombycis,该命名被其后的分类学家巴尔比亚尼(Balbiani,“Microsporidia Balbiani1882”)、斯普拉格(Sprague)和贝克雷尔(Becnel)(1998年)的分类系统所确定,即Nosena bombycis Nageli1857,并一直沿用至今。 意大利真菌学家维塔蒂尼(Vitadrni)1859年在意大利的帕维亚大学研究家蚕微粒子病时,发现蚕卵和蚁蚕中存在微孢子虫,以及在蚁蚕孵化前微孢子虫数量大幅增加的现象,并提出通过促进催青、检测蚁蚕防止该病害的方法。同期的英国学者科妮莉亚(Cornelia)也提出了通过检测蚕卵预防该病的方法(Franzen,2008)。 家蚕微粒子虫的发现和病害防控技术研究中,*为知名的当属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及其团队。他们从1865年开始,对该病害进行了5年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在1870年发表《蚕病研究》(Etudes sur la maladie des vers a soie)专著。文中研究认为:①引起家蚕微粒子病的病原微生物是Nosema bombycis,在病变组织中发现游走体(planont)或双核孢原质(binucleate sporoplasm)及裂殖体(schizont,Sc)的存在;②该病原可通过食下感染(oral infection,病蚕蚕粪污染桑叶喂词健康家蚕后重演症状)和胚胎感染(embryonic infection,可通过感染母蛾传递给子代)两种途径在饲养群体中传播;③采用隔离制种法可有效防控该病害流行,即建立了显微镜检查母蛾法(病原在卵期难以发现,但在蛹和蛾期极易发现),淘汰有病母蛾所产蚕卵。巴斯德及其团队的系统性研究成果,不仅在当时欧洲养蚕病害流行的控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奠定了家蚕微粒子病研究的理论认识和防控技术基础。 在从蒸汽机到发电机发明与应用的两次科技革命期间(1830~1870年),科学研究繁花似锦,科技成果硕果累累。达尔文在拉马克(Larmarck,1744~1829年)和马尔萨斯(Halthus,1766~1834年)等科学家提出的进化论观点上,1859年与华莱士(Wallace)联名发表了自然选择的进化论,同年11月发表《物种起源》这部光辉巨作。同时代的巴斯德,则在介朗和内格里等学者发现病蚕体内存在家蚕微粒子虫,以及莱贝特、弗雷耶和奥西莫等学者发现家蚕微粒子虫在家蚕卵内存在,并可导致后代家蚕发病的研究基础上,经过系统研究后发表了《蚕病研究》这部关于家蚕病害防控的专著。 巴斯德不仅在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控领域做出贡献并成为经典科技成果,他在微生物学、消毒学和免疫学等领域的成就,为抵抗人类和动物疾病做出了更为巨大的贡献。 (4)家蚕微粒子病研究的发展 巴斯德有关家蚕微粒子病系统性研究成果发表后的150多年,有关家蚕微粒子病及其防控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进展,这些进展和成果也成为我国与其他养蚕国家产业重要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基础。 在病原学研究方面,除内格里和巴斯德等学者对家蚕微粒子病的病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外,也有学者从其他一些生物中发现了类似于家蚕微粒子虫QNosema bombycis)的微生物。例如,1838年格里格(Glugea)在鱼上发现了后被命名为刺鲳格留虫(.Glugea anomala)的微生物,克雷帕林(Creplin)和穆勒(Mtiller)分别在1841年和1842年观察到类似的微生物。巴尔比亚尼(1882年)在经过系统研究后,首次提出应该将家蚕微粒子虫(N.bowbvc/s)建立为单独的分类学阶元-微孢子虫。泰罗汉(Th6lohan,1892~1895年)提出并建立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的分类系统。其后,拉韦(Labb6,1899年)、斯坦普尔(Stempell,1902年)、韦森博(Weissenberg,1922年)、工藤六三郎(Kudo,1931年)、魏泽尔(Weiser,1947年)、施泰因彖斯(Steinhaus,1959年)、瓦夫拉(Vavra,1976年)、斯普拉格(Sprague,1977年~)、伊思(Issi,1986年)、维特纳(Wittner,1999年)和维斯(Weiss,1999年)等一大批学者对微孢子虫的分类学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Sprague,1992;Franzen,2008)。 在微孢子虫分类方面,重要或基础性的内容主要涉及寄主、生活史、形态和分布等综合性研究。在寄主种类方面,较早时期从家蚕和鱼类上发现微孢子虫后,1909年桑德尔(Zander)发现了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apis)和熊蜂微孢子虫(N.bombi),之后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