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首都高校党建研究报告.2019—2020

首都高校党建研究报告.2019—2020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中 图 价:¥32.5(5.5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首都高校党建研究报告.2019—2020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575104
  • 条形码:9787511575104 ; 978-7-5115-7510-4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首都高校党建研究报告.2019—2020 本书特色

本书是陈述首都高校党建研究基地的品牌化工作的成果,每两年出版1部,至今已经出版6部。如果把这些已经出版的研究报告串联起来,就是一卷记载首都高校党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历史画轴,是北京高校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心怀“国之大者”的生动诠释。按照《首都高校党建研究基地“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基地组织专门力量,对2019―2020年首都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做全景式描绘和评述,本报告是对前6部报告的延续,同时也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都高校党建工作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展望。

首都高校党建研究报告.2019—2020 内容简介

《首都高校党建研究报告》是首都高校党建研究基地的品牌项目,每两年一部,至今已经出版六部。本书以2019—2020年首都高校党建实践案例、政策文件、典型事件、关键人物、制度成果、学术文献等为研究素材,从重大历史时间节点中的首都高校党建、首都高校思政课改革发展、首都高校党的组织体系建设、首都高校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首都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实践探索、高校党的制度建设六方面展开阐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首都高校党建的新进展、新思路、新突破、新成效。

首都高校党建研究报告.2019—2020 目录


**章 重大历史时间节点中的首都高校党建……………… 001

一、2019—2020年高校党建的战略引领…………………………………… 001

二、新时代高校党建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方略……………………………… 007

三、高校党建主动融入首都工作大局……………………………………… 015

四、首都高校党建的实践探索及其理论阐释……………………………… 020

第二章 守正创新:党建引领首都高校思政课改革发展… 028

一、党建引领高校思政课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028

二、党建引领高校思政课改革发展的实现机制…………………………… 036

三、首都高校党建引领思政课建设的守正创新实践……………………… 044

四、首都高校党建引领思政课改革发展的主要成效与经验……………… 053

第三章 强基固本:首都高校党的组织体系更加坚强有力… 060

一、首都高校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理论创新………………………… 060

二、首都高校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实践活动………………………… 067

三、首都高校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制度完善………………………………… 079

四、首都高校开展党的组织建设活动的启示与展望……………………… 089

第四章 激浊扬清:首都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 092

一、压实主体责任 坚守政治担当………………………………………… 093

二、抓实思想建设 筑牢信仰之基………………………………………… 098

三、夯实组织基础 锻造坚强堡垒………………………………………… 106

四、推进正风肃纪 确保风清气正………………………………………… 110

第五章 党团联动:首都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实践探索……… 115

一、“党建引领高校团建”的时代特征与重要使命……………………… 116

二、“党建引领高校团建”的历史溯源与文献综述……………………… 118

三、研究方法与背景介绍…………………………………………………… 124

四、BH大学北京冬奥会志愿工作的全景过程… ………………………… 129

五、群团工作“群众性”的实践逻辑……………………………………… 139

第六章 高校党的制度建设…………………………………… 147

一、高校党建制度概况总览………………………………………………… 147

二、高校党的组织制度建设………………………………………………… 153

三、高校党的领导制度建设………………………………………………… 160

四、高校党的自身建设制度建设…………………………………………… 166

五、高校党的监督保障制度建设…………………………………………… 171

后记…………………………………………………………… 179


展开全部

首都高校党建研究报告.2019—2020 节选

**章 重大历史时间节点中的首都高校党建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应对突发新冠疫情的斗争之年。这两年,党和国家大事多、喜事多,风险多、挑战多,无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还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首都高校不仅是重大历史时刻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贡献者,处在重大历史时间节点的首都高校党建,在历史发展的逻辑中发展:以党建引领思政课改革创新,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全面加强高校党的组织体系建设,高校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社会号召力、群众组织力显著增强;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处,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校政治生态;党建带团建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广大青年学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校党的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党的领导原则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中得到全面贯彻。 一、2019—2020年高校党建的战略引领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政治底色和鲜明标志,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根”和“魂”。2019―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指示、新要求,中央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构建高校党建工作制度化发展的“四梁八柱”,为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强大政治动能、科学理论引领和坚强制度保障。 1. 在“两个大局”中定位高校党建的重大意义 战略思维是中国共产党想问题、办事情的重要思维方法,所谓战略思维就是从整体上思考问题,从系统上谋划工作,把所要解决的问题同历史大势、外部环境、机遇挑战、目标任务、实现条件等要素有机联系起来,增强工作谋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党中央对高校党建工作的谋划,始终是从战略高度来思考的,“两个大局”是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现实背景,也是实践基点。 “两个大局”是2019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部崛起座谈会上讲话时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常讲,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就前者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接续奋斗,高校党建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任务,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方面承担光荣使命;就后者来说,高校是意识形态交锋和思想观念交汇的“微缩场景”,高校青年学生历来都是各方势力竞相争取的对象,国际风云变幻的大气候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风吹草动必然在高校这个“微缩场景”得以展现,这对高校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挑战,因此必须“要统筹研究部署,协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更加主动办好自己的事情”。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大制度优势,应对百年变局,化解矛盾风险,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高校改革发展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 2. 高校党建纳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点和基本目标。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深化教育领域系统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此后党和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制度规范,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教育改革走深走实。2019―2020年,教育改革特别是高校党建改革在既有改革实践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向前推进,党建工作被纳入党中央重要议事日程,高校党建工作同国家治理体系各要素之间的衔接、联动进一步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迈上新的大台阶。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政治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各方面建设的首要位置。2019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意见》强调要强化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政治导向,“国有企事业单位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本单位党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重要作用,保证本单位工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取得良好政治效果”。同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就党内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原则、内容、程序等提出明确要求,这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为健全完善高校党委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加强党对高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提供了基本遵循。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中央根据党的十九大安排部署,于2019年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次主题教育的主要目标是: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新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做表率。主题教育分两批进行,按照党中央部署,高等学校于2019年9月至11月参加第二批主题教育。教育部党组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精心组织高校战线主题教育。据统计,2019年9月至12月,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期间,教育部负责指导的49所非中管直属高校的49个校级党组织、2524个院(系)级党组织、1.74万个师生党支部100%参加主题教育,31万余名党员干部师生参加主题教育。 党的旗帜在高校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高高飘扬。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位,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高校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方面军。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严峻斗争中,高校各级党委切实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在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社会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高校广大党员干部冲锋陷阵,舍小家为大家,党的旗帜在疫情防控**线高高飘扬,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迅速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有力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建设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党建的重要抓手和生命线。2019―2020年,党中央围绕加强和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一是首次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国家治理框架和社会主义制度体系。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一重大命题。二是充分发挥高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高校在公民道德建设、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使命、职责、任务提出要求。三是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建设。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思政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关键课程”地位得到有力巩固,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校、进课程、进学生头脑提供载体和制度保障

首都高校党建研究报告.2019—2020 作者简介

首都高校党建研究基地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委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0年成立以来,基地紧扣北京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聚焦首都高校党建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系统性、滚动式研究,形成关于党的建设与高校党建基础理论问题、意识形态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首都高校党建重大现实问题和实践创新三个研究方向。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