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大战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大战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作者:刘贵军 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3-03-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72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64.0(8.1折) 定价  ¥7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大战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220064
  • 条形码:9787100220064 ; 978-7-100-22006-4
  • 装帧:7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战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区域情况复杂、发展禀赋差别明显,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命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围绕“区域协调发展”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做,本书从理论到实践给出明确解答。 ☆本书对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历程和成就做系统梳理,对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做深入阐释,回望过去,启示未来。 ☆作者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专家,专门从事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著作编辑和新时代党史研究工作,其写作兼顾理论深度和通俗表达。

大战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内容简介

进入新时代,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的大战略、大政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必然。本书从中央决策层面系统梳理了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方法和实践成果。全书分为十章,阐述了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脉络,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重大战略逐一展开叙述,兼及政策、理论和案例。全书提纲挈领、条分缕析、叙论精当,向读者清晰呈现了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方法论和路线图。

大战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目录

**章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布局之变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任重而道远
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思路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第二章 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解决“大城市病”问题
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集中建设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
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

第三章 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

第四章 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扎实推进重大合作平台建设

第五章 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出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

第六章 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加强黄河流域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第七章 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
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
第八章 深入推进“四大板块”协调发展
第九章 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第十章 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大战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节选

  《大战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之路》:2019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会议强调,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要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更加注重抓好大保护,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到重要位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要更加注重抓好大开放,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内外通道和区域性枢纽,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要更加注重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党中央通过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是从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他要求重庆要抓好贯彻落实,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5月2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吹响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号角。该指导意见提出,西部地区要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首先,抓好大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底色。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西部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着西部地区,更关系全国,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多年来,西部地区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到突出重要位置,深入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着力守护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普惠的民生福祉。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资源富集区,同时也是生态脆弱区。西部生态脆弱,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大保护”被摆在突出位置。“大”,既意味着空前的保护力度,更激发着全新的保护机制。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正式确定了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流域上下游以及市场化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其中,西部地区纳入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的县(市、区、旗)占全国的60%以上。在中央转移支付这一纵向的生态保护补偿之外,多元化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也在不断完善。比如,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签订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广西、贵州等地开展省(区)内跨市流域上下游补偿。西部地区还深入开展祁连山、大熊猫、三江源、普达措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不断刷新自然资源保护理念和管理体制。比如,青海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让水资源量增加84亿立方米,生态补偿制度推动牧民群众从生态的利用者变成生态的守护者。在西藏,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已达60.8万平方公里,全自治区一半的区域都被列入*严格的保护范围;在贵州,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全省共划定1332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精准开展生态保护。在宁夏,每5度电中就有1度是新能源电力,越来越多的绿电通过“西电东送”通道输送到全国多地。截至2020年年底,西部地区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超过1.37亿亩,森林覆盖率超过19.3%。从沟壑纵深的黄土高原,到雄肆苍茫的青藏高原,再到色彩斑斓的云贵高原,绿色正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的底色。其次,抓好大开放是西部大开发的引擎。我国有陆地边境线2.2万公里,其中1.9万公里在民族自治地区。西部民族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能力、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必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要充分发挥西部民族地区沿边沿疆的区位优势和开放开发空间大的后发优势,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政策,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大开放的新格局。进入新时代,西部把扩大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引擎,着力打通大通道、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正迎头赶上,逐步从开放末梢走向开放前沿,成为我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战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

  刘贵军,副研究员,现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一研究部编研一处处长,国家高端智库核心团队成员。长期从事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著作编辑和党史研究工作,参与编写《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邓小平传》等重要著作,担任大型电视文献片《邓小平遗物故事》《陈云的故事》执行总撰稿。著有《两岸七十年:中国共产党对台决策与事件述实》《陈云的青少年时代》《邓小平在江西日子里的思考》等作品。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