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女性主义40年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5-01
开本: 32开 页数: 376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6.6(6.2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女性主义40年 版权信息

女性主义40年 本书特色

★从“野丫头”到“女性学先锋”,上野千鹤子完整回顾40年女性主义历程。 ★了解上野本人,不可不读的一本书。上野为什么研究女性学?女性主义运动的出发点是什么?女性主义者是“获得解放的女性”吗? ★上野千鹤子直面女性的种种生存困境:职场歧视、生育权利、家庭分工、校园性骚扰、女性独立、教育……用充满震撼力、冲击力的语言,畅谈女性如何活出想要的人生。 关于女性——无论我是丑是美,无论我会不会被男人选择,无论我有没有乳房或子宫,“我就是我!我就是女人!这由我自己决定,不容他人侵犯。”关于家庭分工——家务不仅是劳动,还是不正当地没有薪酬的劳动。所有的母亲都是“工作母亲”。 关于生育权利——所有人都在鼓励(甚至强制)女性成为母亲,但与此同时,即将成为母亲的女性却孤立无援,只能独自承担生育的一切责任。 关于理想社会——我们需要的社会……是女性能够自由选择育儿或照顾老人,不受强制、不孤立无援、不因这种选择而蒙受损失的社会;是女性不会受到男性暴力或性骚扰的社会;是女性即使孤身一人也能安心生育孩子的社会。 ★我就是这样一路飞奔而来的,我希望读者能够结果我的接力棒。——上野千鹤子★风行日本图书市场,“这40年间的敌人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但这种变化也可以说是女性主义的发展,更确切地说,是社会蔑视女性风潮的变化。”

女性主义40年 内容简介

我就是这样一路飞奔而来的,我希望读者能够接过我的接力棒。——上野千鹤子
1970年,日本女性解放运动诞生了。二十出头的上野千鹤子接受了女性主义洗礼,前辈们活跃的身姿激励着她奔向*前线,并一路奔跑至今。40年后,上野千鹤子回顾自身女性主义的生涯。从女性主义草创期的初心到2000年后为女性主义的奔走呐喊,在本书中都一一再现。
——20世纪70年代,日本女性主义诞生,上野受到了女性主义的洗礼;
——20世纪80年代,日本女性主义处于被抵制和不理解的成长期,上野被卷入了以“社会性别”理论展开的“生态女性主义”论战,主动参与“带孩子上班之争”的“陈美龄论战”,又被卷入“女性抨击女性”的曾野绫子批判,这一时期的上野被贴上了“争强好胜”的标签;
——20世纪90年代,日本女性主义进入顺风时代,上野参加北京妇女大会参与“慰安妇之争”,**次以女性社会研究者的身份登上东大讲台,但媒体评价上野开始“保守化”了;
——21世纪00年代,日本女性主义被逆袭了,上野为女性主义奔走呐喊。作为当事人,她留下了关于取消讲座、下架图书、修改条例、冻结预算等事件的证言,提醒自己:“我们无暇绝望”“通过斗争得来的要靠斗争维护到底”。
40年来,女性直面的问题在改变,女性周遭的环境也在改变,但这些极具现场感、震撼力的文字,让我们看到她为女性发声的初心始终未变。有关职场歧视、家庭分工、女性独立、校园性骚扰等,我们在日常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将在这里得到有益的启发。

女性主义40年 目录

序 女性主义40 年
女性主义
女性运动论
**章 赋予燃烧的岩浆以形状 —— 20世纪80年代
围绕性别差异的无谓之争
女性主义种种
生与不生是女性的权利
参加全美妇女参政协会
若和这样的女性们在一起,21世纪也不错
重做馅饼里的馅料
总理鼓励“未婚妈妈”与女性主义的两难境地
当代女性发声才*有趣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导致主妇失业?
石器时代与现代之间
赋予燃烧的岩浆以形状!
工作母亲所失去的
女性们,不要再当“阿信”了
平女的陈美龄
神话破灭之后
掉队男与先锋女的危险关系
女性抨击女性的时代开始了
第二章 走向性别平等的地壳运动——20世纪90年代
女性与男性的历史性时差
女性解放的“文艺复兴”
女性堕胎的权利受到世界性威胁
企业社会的游戏规则
绵延至今的“军队与性犯罪”
以“进步与开发”为名的暴力
北京妇女大会报告
大学校园性歧视情况
大学校园性骚扰
语言变化改变世界
致“泡沫”二世的女孩
在逆风中
《男女共同参与社会基本法》的意义
农村的男女共同参与
日趋严重的女性就业难
性别平等的终点
第三章 抗击逆袭——21世纪00年代
新自由主义下不断拉大的女女差距
女性主义收获期
充满活力的韩国女性主义
关于“性别自由”
来自旋涡中心的声音
官员所在之处
抗击逆袭
对“社会性别”的干涉
逆袭势力抨击的大本营是“社会性别”
筑波未来市人权讲座的取消与对社会性别的攻击
堺市市立图书馆抵制BL 书籍事件始末
被问责“暴力”的自治体
社会性别论丰收年
通过斗争得来的要靠斗争维护到底
回归原点
第四章 女性学的创建与传承
联络会通讯创刊时
回归初心
担任《女性学年刊》创刊号主编时
编辑委员这份工作——《女性学年刊》的危机
自己渴望解脱
女性学是兴趣爱好
女性学是什么?
女性组织论
小贩道具组
《她的故事》——通过渡边和子看女性主义
30岁的礼物
自著解说
初出一览
展开全部

女性主义40年 节选

自立的陷阱
不少人认为女性解放的终点是“自立”,于是整天像念经似的念叨着“自立、自立”,把自己搞成“自立(律)神经失调”。这些人一说起“自立”,脑海中就立刻出现单身职业女强人的形象。这种简单粗暴地把“自立”等同于“经济独立”的做法,导致社会上开始宣传这样一个消极的女性形象——实现了经济独立,实际上却总是一个人寂寞地回到没有灯火相迎的家里,孤单地拿出冷冻速食加热……在反对势力逆袭时期,女性杂志不约而同地发出忠告:“女士们啊,不要落入自立的陷阱,不要愚蠢地选择放弃‘身为女人的幸福’!”
如果自立代表孤立,那么抛弃亲情、抛弃家人却换来寂寞孤独的这一形象,当然会让女性感到恐惧。如果自立只是这样一种贫瘠的形象,那女性自然会有“即使受点束缚也宁愿依靠男人活着”的想法。自立被赋予了如此贫瘠的形象,虽然与媒体的恶意反宣传有关,但是女性主义者也确实一直信奉这种咬紧牙关、忍耐坚持的“独立女性”形象,也就是所谓的“阿信”形象。这也难怪女性会觉得“这样的自立敬谢不敏”。
女性主义者在运动中发现的“自立”应该是“共立”。人的自立能力只有在集体的支撑下才能被培养起来。身边有伙伴,才能安心自立。自立绝不是孤立。
女性运动铸就的其实不是“自立”,而是“相互支撑”。只有存在一个个自立的个体,才能彼此依靠;只有知道可以相互支撑,才能安心自立。自立的女性逐渐明白了彼此之间是可以撒撒娇、可以依靠的。这不同于以往单方面对男性的依赖,也不同于男性之间不甘示弱的关系。女性主义已经跨越了“个人”概念,继续向前迈进了。
美国的女性主义者将这个过程用了3 个非常巧妙的单词来诠释。从“依存”(dependence)到“独立”(independence),进而发展为“互相依靠”(interdependence)。女性在品尝到互相依靠的甘美并掌握其技巧之后,就会转而成为教育男性的角色了吧。
掉队男与先锋女的危险关系
男性解放运动宣言
每次有人问我:“男人也能成为女性主义者吗?”我都会回答:“多管闲事!你们在掺和女性解放之前,不是还有自我解放这个大工程摆在面前吗?赶紧去做男性解放运动吧! ”
就像呼应我的话似的,很快渡边恒夫就出版了《脱离男性的时代》,高声发表男性解放运动宣言。我看到标题,不禁想喝彩:“好!等很久了!”但也按捺不住自己半信半疑的心情。打开书,读着读着我的半信半疑变成了彻底的怀疑。什么?为了恢复“被女性剥夺的美”,将夫妻关系搁置开始男扮女装,这就算男性解放了?容忍丈夫或者恋人的女装癖,接受他们性嗜好的多样化就是“女性与男性的良好关系”了?开什么玩笑!我真想说:“享受着男性至上主义的好处,用一时的感觉倒错作为代价去慰藉被压迫的一方,男权主义可真是好啊!小哥哥们,别太惯着自己了! ”
日本哪里有真正实践男性解放运动的男性一族啊?别说,还真有。远在 10年前有一群男性,他们不张扬不作声,不自称是女性主义或男性解放,但是在默默地实践着男性解放运动。他们的名字叫“育时联”。“育时联”这个名字起得好,非常谦虚,据说是“男女都该有育儿时间联络会”的简称。《劳动基准法》规定的育儿时间只有少得可怜的上下午各 30分钟。“育时联”负责人之一增野洁说,马克思描绘过“无论男女一天工作 4小时”的美好蓝图,这种革命性的提倡我们就不说了,一天总共 1小时的育儿时间好歹也给男性安排一下吧。他们如此卑微的要求真是让我潸然泪下。
但是他们也很清楚,在现实中,作为一个在企业社会里生存的男性,也要有这种卑微的要求被批判为“掉队男”的心理准备,赌上前途和命运。不信的话就在单位里提出来试试,首先就会被同性男人的冰冷视线淹死。就算你是工会的男性也不例外,说不定还会更糟。工会的男性会因为背负着所谓“劳动运动的大义名分”而陶醉于自己的英雄主义,这和只重个人情义的黑道美学颇有相似之处。他们不会支持“育时联”。当然,也是因为企业的强烈反对。育儿时间本来是为了给孩子哺乳的,连乳汁都没有的男人怎么能给你育儿时间呢?他们要想争取育儿时间,还不得不去反驳这种生物学角度的定论。除此以外,还有邻居的闲言碎语、保育园阿姨和别的年轻妈妈的白眼、七大姑八大姨的挖苦,可不要说什么“只不过是育儿时间而已”。“育时联”的男性要面对的敌人可是满天下的。
掉队男与先锋女
政府给妇女行动计划起的标题是“男女共同参与社会建设”,提出应当打破男女的社会分工,互相参与。不过,有多少男性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女性的分工领域中去呢?女性一直以来都热切地希望参与到男性的领域中,现实中也确实这么做了。走进男性领域的女性往往被讥讽为“野丫头”、脱离社会常识的女人,她们在女性领域中显然是掉队一族。但是我认为,在男女领域中有价值差异的地方,和男性一样能干的女性不应该被称为掉队女,先锋女才是更合适的称呼。事实上,她们不甘于受“女人味”压迫,都拥有超出常人的能量与力量。
提倡男性解放的男性也试图跳出固有的男性形象限制,当然他们也被称为掉队男。而且,他们是真正的掉队一族。只要女性领域中的育儿和家务被看低,对此出手的男性就会沦落到“像女人一样”的地步。在“男性领域”和“女性领域”间仍存有价值落差的情况下,“家务、育儿是充满创造性的人生趣事,男性也应该尝试一下”之类的宣传语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罢了。价值转换确实是革命性事件,但这种变革必须是从思想上和制度上同时让“男性领域”和“女性领域”变得真正平等才可以。“育时联”的男性还不得不与自己内心对从“男子汉”到“掉队男”的心理抵触感做斗争。
与“育时联”的男性相比,那些女装大佬装什么悲怆。剥夺了女性的工作与权利,将所谓的女性美强加于女性之后,现在又想把这所谓的“女性美”也拿走,想得真是美。男人所赞赏的价值,现在又想从女性那里夺取,自己直接拥有,男人的自恋与占有欲还真是个无底洞啊。
女性主义与男性解放的危险关系
女性主义者是先锋女,男性解放运动者是掉队男,那这两者应该关系不错吧?其实这还挺麻烦的。
在从“女人味”舞台上退下来的女性中,很多都是充满活力的有魅力的女性。事实上,一直以来女性主义者为女孩子提供了无数的正面榜样。但是在男性解放运动者中,这种印象就十分暗沉淡薄了,很少出现能让男孩子崇拜模仿的帅气典范。不过也没办法,因为他们是如假包换的男性社会掉队族。有谁会想要当掉队男呢?
更严重的是,连女性主义者对他们的评价也极差,原因之一是先锋女内化了的精英主义在作祟。主动追求“更高更强”的女强人只喜欢同样“更高更强”的男子汉。将精英主义深深内化到骨子里的精英女性绝对不会把档次不如自己的掉队男放在眼里。从这一点来说,她们自身也成了可怕的性别歧视主义者。
在今天,“女人味”开始包含“有力”“强壮”,内涵变得更为多样,但“男子汉”并没有出现多样化趋势。男人的帅气性感仍然只是高仓健或是冷酷无情的硬汉模样。造成这种情况,女性虽然有一半责任,但“掉队男”的努力不足也是重要原因。“掉队男”不应该自暴自弃地整天说“反正我们是失群之鸟”,而应该拾起你们的尊严,相信自己的信念,堂堂正正地“掉队”。首先,请打扮得再时尚一些吧。
那么,让先锋女和掉队男成双配对又会如何?这听上去像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不过我仍然只有糟糕的预感。就算在“育时联”,孩子长大也是一眨眼的事,好了伤疤忘了疼。那些“育时联”主力成员的孩子现在也已经像模像样了。在平均寿命长达 80岁的时代里,就算是女性,育儿期所占的人生比重也在不断变小,到底是什么样的男性会投身于养育子女,而把男性社会的人生游戏白白断送呢?这样的男人成为育儿爸爸的话,对孩子来说等于多了一个唠叨烦人的男妈妈。有一个妈妈已经够麻烦了,再多一个孩子都要窒息了。
话虽如此,“育时联”的男性也未必就变身为妈妈的翻版。短短的育儿期过去后,既不用为了家庭也不用为了公司,他们会变成一个自私任性的人。就像女性把育儿当作尚方宝剑一样,男妈妈也只不过是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走下男性社会的舞台,内心真正想的是“为了自己”而活罢了。
当然,女性解放运动原本就是女性追求“为了自己”的人生而发起的,不是“为了丈夫”也不是“为了孩子”,所以男性解放运动追求“为了自己”的人生不存在任何应受到指责的理由。说到底,无论是女性解放还是男性解放,*理想的状态就是双方都承认自己的自私,然后创建一个父母和孩子彼此支撑的共同体,但现实并不会如人所愿。现状是,这种组合的家庭往往落入“逆向性别歧视”的模式,强有力的先锋女如凶神恶煞一般,又或者像庄严稳重的“日式母亲”一样主宰着孩子与丈夫,宽宏大度地让掉队男在自己的手掌中胡作非为。这不就是古来就有的大家族当家主母的模式吗?日本的优良传统啊。不过今天的女性并没有足够的度量能任劳任怨地放手让丈夫胡作非为,所以不知不觉就开始抱怨、不满,或者为了泄愤转而走上偷情的道路。想想周围,这样的例子是不是不少呢?
致男性的声援词
综上所述,先锋女固然前途艰难,掉队男更是路途险恶。横眉竖目、英勇向前地面对困难,实在不太像你们的风格。你们还是尽量轻描淡写、时尚性感地处理好自己的人生吧。也许,我们希望能够从观众席上传来赞叹与掌声——“男性解放运动真帅气! ”

女性主义40年 作者简介

作者:上野千鹤子
1948年生,日本女性主义理论及运动的领袖人物,女性学和性别研究先驱,当代著名社会学学者。现任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社会学会理事、WAN(women’s action network)理事长。2019年以东京大学开学演讲《等待着你的是即使努力也无法得到回报的社会》引发强烈社会反响。代表作包括《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父权制与资本主义》《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等。
译者:杨玲
日语教师。日本国立广岛大学文学硕士,专攻中日汉诗。曾旅居日本九年,回国后任日语教师培训师。译有《不思议图书馆》《日本人眼中的美》《纸神》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